APP下载

油气田开发工程的相关技术研究

2015-08-15叶琪西安石油大学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陕西西安710000

化工管理 2015年26期
关键词:油气田勘探资源

叶琪(1.西安石油大学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陕西 西安 710000)

我国油气田开发的主要对象是我国各地区拥有的能够被有效利用起来的油气田资源,依据现有的研究人员对油气田资源的探寻成果的相关资料,对油气田资源的能够被实际开发的可操作性试验得出的专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对那些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的油气田资源,综合这些油气田的所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系统的、合理的实际操作性较强的油气田开发方案,用以满足我国的生产需求和经济发展。

1 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的相关知识分析

油气田开发是一个对现有油气开发资源相关知识和实用技术的不断重复、并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完善原有的油气田资源的相关信息,进而对我国的油气田资源进行从有效开发到合理充分的利用的整个过程,它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油气田资源的地震勘探阶段,初步寻找并确定油气田资源的位置;第二个阶段是评价阶段,主要分析油气田资源的具体信息;第三个阶段是投入开发阶段,主要是在对油气田开发的准备工作完全完成的基础上正式开始开发油气田资源;第四个阶段是调整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合理充分的利用各种油气田开发的相关技术对油气田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并在开发过程中结合出现的相关问题对原有的油气田开发方案进行分析和调整,以求获得油气田开发的最大经济产值。

我国的油气田开发工程不仅仅是单纯的对油气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它更是一门能够教会油气田开发的相关工作人员有效认识油气田资源的特点,并且能够将所学到的有关油气田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充分利用到指导我国油气田资源开发工程中去的具体的科学技术学科。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基本内容是立足于现有油气田资源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建立油气田资源所在的地质模型和油气田资源开发的工程模型,运用相关的油气田资源开发的技术设备和方法去达到最高效率的开采油气田资源的目的。

2 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政府早已重点关注并进行油气田开发工程的项目研究,但是我国的油气田开发工程仍然面临着很多困境和难题。首先,我国近年来油气田资源的勘探人员发现的新油气田资源大多都是一些低渗透的油气田资源,这些油气田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是我国现有油气田资源开发技术难以动用的资源。除此之外,油气田勘探技术人员还发现了一些虽然油气含量较高但是埋藏较深的油气田资源,这种油气田资源在短期内也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其次,我国的较早发现的一些老油气田资源在对油气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油气田资源的含水率较高,这就导致了油气田资源的开发有效率大大降低了;最后,在我国油气田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往往会对油气田资源采用三次采油的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对油气田资源的原油采集率,但是这种采收原油的方法会给油气田资源所处的环境区域产生一定的污染问题,这也是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发利用油气田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并能够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的问题。

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所面临的这些困境要求我国的油气田开发工作人员解决原油开采效率不高、油气田单井产值较低、油气田资源勘探的成功几率不高、已发现并开采的老油气田资源的剩余油气资源需要继续寻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则要求了我国在油气田开发工程中实施先进的油气田开发相关技术。

3 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分析

3.1 生物工程技术在我国油气田资源开发工程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油气田资源的特殊性使其能够有效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促进我国的油气田开发工程的不断发展,主要变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即是生物工程技术中的微生物勘探技术,这项技术被有效利用到我国油气田资源的勘探期间,它能够对我国的油气田资源进行有效的区域确定从而大大降低盲目寻找油气田资源所产生的经济成本。同时微生物勘探技术能够有效指示并分析出勘探区域的地质构造,这样就为油气田勘探人员发现多种不同类型的油气田资源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在对一些老油气田资源的周围区域进行勘探时能够有效发现剩余的油气田资源。第二个方面是生物工程技术中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它不仅仅能够通过从单井激励、强化水驱等方式提高油气田资源的资源采收率,而且微生物采油技术能够对油气田开发工程中所带来的地质破坏和生物伤害以及相关环境问题进行一定的修复和处理。

3.2 纳米技术在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中的应用

虽然纳米技术在我国油气田的开发工程中仅仅处于初步发展的状态,但是纳米技术在对油气田资源的开发中有着极大的可利用空间。目前已经开发出来的并能够得以利用的纳米科技方面的技术主要表现为纳米分子沉积(MD)膜驱油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将油气田资源中的原油资源有效的提取出来,提高了油气田开发工程中的原油资源采集率。同时,纳米分子沉积(MD)膜驱油技术还具备其它油气田资源开发技术所不能与之比拟的优势,它在油气田资源开发工程中所运用到的整体工艺并不复杂,同时它对原油资源的采集率高,并且对油气田资源所在地区的地质破坏率低,已经被运用于我国一些油气田资源开发的工程中尤其是我国在东北地区的油气田开发工程中并取得了客观的成果。

3.3 开发地震技术在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中的应用

开发地震技术主要是油气田资源的相关开发人员通过利用现有的已经成熟的地震勘探相关技术,对油气田资源处于静态情况下和动态储存的情况下显示出来的不同特征而利用的符合条件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并综合应用与油气田资源开发工程相关的地质知识、钻井知识及测井技术的相关知识等涉及到多方面学科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开发地震技术能够准确探测并划分油气田资源的分布区域和分部形态,对油气田资源所处的地质中岩石或者断层等一系列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我国已经发现的油气田资源的相关特性进行更加精细的预测,它能够在我国油气田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对油气田资源存在变化性的特点进行及时的动态的监测。开发地震勘探技术比常规的油气田资源开发中运用的地震勘探技术要更加先进,它对地震数据的分辨率、信噪比等方面能够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它在数据采集上所用的方式和资源相关数据信息的处理也较常规的地震勘探技术要更为先进。

现阶段,我国已经被研发并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的开发地震勘探技术主要表现为时间推移地震技术、井间地震技术和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三种技术。首先,地震技术中的时间推移地震技术主要是指油气田资源的相关开发技术人员通过对同一个油气田资源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其进行的多次地震勘探,由于油气田开发工程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措施会对油气田资源的一些最初探测所得出来的特性产生变化,所以在不同时间段对同一油气田资源进行的多次地震勘探往往能够得到油气田资源的多组有差异性的地震数据信息,技术人员能够通过这些不同的数据信息了解到油气田资源相关的地震差异剖面,这样就能够对油气田资源中的流体流动、压力变化、温度变化等一系列由开发措施引起的相关效应成像。时间推移地震技术能够对开发过程中油气田资源的不断变化所呈现的动态数据进行连续性的有效监测,降低油气田资源开发工程中的一系列风险,减少由于油气田资源的开发从而给环境带来的一些污染问题。其次,地震技术中的井间地震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它在对油气田资源开发工程中的相关数据采集方式与众不同,主要表现为震源在单井井下激发的数据采集方式和检波器在相邻单井或多井井下接收的数据采集方式,它独特的数据采集方式能够对油气田资源分析出二维甚至三维的数据体系,结合井间地震技术高分辨率的优势从而有效直观地对油气田资源进行精准细致的描述,这就促使了井间地震技术有效弥补了测井方法不能充分反映井间储层的构造形态和物性变化特征和地面地震技术由于分辨率太低而无法满足油气田资源描述需求的不足,它能够动态监测油气田资源并准确划分出剩余油气田资源的分布范围。最后,地震技术中的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油气田资源进行纵向和横向两种地震勘探技术的联合勘探,使油气田开发工程中出现的一些异性问题产生了能够得以解决的可能性。

3.4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中的应用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开展较早并早已作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油气田资源开发技术而被应用到油气田开发工程中去,它最初是为了满足油气田资源的工程师在面对不同油气田资源的开采情况下,能够有效预测油气田资源的动态情况从而对油气田资源进行有效开采的技术需要而被技术人员研发出来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油气田资源中流体渗流规律的描述从而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同时油气田开发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利用计算机的基础上对此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最终才得以实现的,它能够大幅度控制和降低油气田资源开发工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风险。已经较为成熟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已经成为预测我国烃类油气田资源动态状况的一种有效工具,适应了油气田资源的相关工程研究的需求,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并得以完善。

4 结语

纵观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的总体发展情况,我国的油气田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较为可观的成绩,但是仍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不足,要想有效弥补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中的不足,有效控制并防范我国油气田资源开发工程的所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风险,则要求油气田开发的工作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利用我国现有的这些先进的油气田资源开发的相关技术,实现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实现。

[1]杨金华,郭晓霞.世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态势与其启示[J].石油科技论坛,2014(05).

[2]张仕民,梅旭涛,王国超,李亨涛,王宏生.油气管道维抢修方法及技术进展[J].油气储运,2014(11).

[3]赵瑞林,耿斌,郭兆刚.水平井地质导向与测井资料解释方法研究[J].化工管理,2014(15).

[4]匡玲,马献珍.开发低渗油气藏的三大“撒手锏”[J].中国石化,2012(04).

[5]赵有道,杨志炜.低孔、低渗油气层试油气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5).

[6]武恒志.低渗油气田高效开发钻井技术研究与实践[J].石油钻探技术,2012(03).

[7]黄灿,许发年,卢文涛.天然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新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19).

[8]伍勇,兰义飞,蔡兴利,刘志军,张建国,纪文娟,张军祥.低渗透碳酸盐岩气藏数值模拟精细历史拟合技术研究[J].钻采工艺,2013(02).

[9]刘福刚.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3).

猜你喜欢

油气田勘探资源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油气田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及其管理模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勘探石油
大数据统计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我国产量最高的油气田长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