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大承气汤加减促进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早期通气的体会
2015-08-15陈翔云
陈翔云
(江苏省涟水县仁慈医院223400)
我院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共行化脓性阑尾炎手术67例,术后第二天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减1剂,97%的病人当日通便,均可口服流质,下床活动,无明显腹痛腹胀。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手术病人,因化脓性阑尾炎体征较重,大部分均伴有轻重不等的腹膜炎体征,患者常规行术前准备,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加腹腔冲洗引流术,根据2011年以前的病例,总结患者术后48h多数未能自行通气,腹胀明显;采取患者下床活动,针刺足三里穴位等措施效果均不理想,年龄最小15岁,最大77岁,平均43岁;男43例,女24例。
1.2 方法于2011年后我科对术后第二天,没有通气的,且没有明显腹部阳性体征的患者给予复方大承气汤加减1剂口服。基本方药组成如下:厚朴15g、炒莱菔子15g、枳实9g、桃仁 9g、赤芍 15g、大黄 15g(后下)、芒硝 9g(冲)、甘草6g。如气胀甚莱菔子可加至30g;如腹痛较重,在除外手术因素后可加川楝子6g或延胡索6g;如发热烦躁可加黄芩15g;如腹腔脓液较多,感染重者,芒硝可加至15g,亦可加蒲公英15g、金银花15g;如年老体弱有脱水者可加党参12g、麦冬9g、黄芪30g。制法:以上药1剂加水500mL,煎成100mL,混匀后分2~3次口服。
2 结果
显效:口服1次即通气排便者(多有腹泻),共57例,占85.1%;有效:口服2次通气排便者,共8例,占11.9%;起效:2例(3%)。因久病正气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而易产生气滞、食积、痰湿、瘀阻、郁热等。所以临床上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者并不少见,治疗上比较棘手,临床不好准确把握。
3 讨论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尤其是继发腹膜术后病人的及早通气排便,是术后康复的关键。复方大承气汤加减能够避免粘连性肠梗阻的形成及手术―粘连―再手术―再粘连的恶性循环,并能排除肠道内炎性物质、细菌毒素等,使肠功能尽快恢复,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我们借鉴该方在粘连性肠梗阻“总攻”疗法[1]中的临证应用,通过口服给药,85.1%的病人1剂给药即达到通气排便之目的。本方由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大承气汤加减而成,有通里攻下,行气活血,消除“痞、满、燥、实”之功效,为“釜底抽薪”法和“急下存阴”法的综合体现。方中重用厚朴、莱菔子下气除胀,更配枳实、大黄、芒硝荡涤积滞解除梗阻,桃仁、赤芍活血化瘀兼能润肠,现代药理研究[2]证实:大黄能增强肠壁的肌张力和节律蠕动;芒硝口服后不易吸收,在肠道内形成高渗液致泻;厚朴行气导滞,对金葡菌有较强抑制作用;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对大部分球菌和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莱菔子含挥发油和芥子硷,具有增强肠蠕动、抑菌、降压作用;枳实含挥发油和黄酮甙,有增强肠蠕动、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桃仁含脂肪油和苦杏仁甙,有润肠、抗凝、改善微循环作用;全方能中和细菌毒素、血清毒素,抑制炎性介质和产生消化酶,使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得到良好的调节[3],达到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腹腔内粘连的目的。实为价廉、有效、安全、实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武汉医学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474 ~ 475.
[2]雷载权. 中药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
[3]赵琪,崔乃强,吴成中,等. 寒下药物协同巨噬细胞对致病大肠杆菌的细胞毒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5,1(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