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汉曲艺音乐文化交融渊源与流变的轨迹略考——以鄂西长阳南曲为例
2015-08-15李晓艳
李晓艳
﹙三峡大学 艺术学院,湖北·宜昌 430002﹚
鄂西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巴人的祖籍地,也是土家族少数民族聚居地,称为“巴人故里”。
“青山多见巴人迹”。在巴人故里现遗存着独具特色的巴土艺术风情:武落钟离山的古代巴人遗址,纯朴炽烈的土家跳丧舞,缠绵意切的“哭嫁歌”,古清雅韵的长阳南曲,唱响中华大地的土家薅草锣鼓,古色古香的竹枝词等等,透过这些悠久的文化历史记忆,一个远古的部落——巴人、一个年轻的民族——土家族就生活在这里。土家人是古老巴人的后裔,他们善良淳朴,性格豪放,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在土家地区生生不息,并在历史演化中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独特人文精神繁衍奋搏,世世相传,通过数以千年的纳新吐故,创造出了土家族独特个性色彩的巴土艺术。鄂西长阳南曲是巴土艺术文化的代表,是土汉文化交融的艺术结晶。
一、鄂西长阳南曲的历史渊源与流变
鄂西长阳南曲属于丝弦小曲类艺术,原为南曲,通过挖掘后1962年正式定名为长阳南曲。长阳南曲最早主要流行于鄂西南长阳县土家族自治县的资丘镇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柴埠溪,60年代流传到宜昌市区域,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最为繁荣与盛行。
长阳南曲起源于何时,发源于何端,尚无史载资料可考。目前关于长阳南曲的一些相关文献和音响资料大多是土家族老南曲艺人的回忆记录。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名叫龚复让的南曲艺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土家族自治县尊为的长阳南曲第一代祖师爷。龚复让(约1736~1795年)是鄂西的沙市、宜昌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小镇一带有名商人,经商之余不但自己演唱南曲还收徒传艺,南曲艺人向大毕、田开池、田世雍等皆是他的亲传弟子。[1]
土家族著名南曲艺人覃秉令(1889~1966年)曾回忆说:在清光绪末年(1909年)跟叔父覃森阶学习北调《悲歌》,也是现存仅有的一首北调。当时给南曲伴奏的一把三弦,那时已是他家的四代家传之宝,推算时间大约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著名的南曲艺人黄传珍1992年去世,她之前回忆说:“父亲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20岁时师从著名南曲艺人向大毕学唱南曲,向大毕是南曲祖师爷龚复让的嫡传弟子,父亲教我学唱南曲时使用的一把三弦,是当年向大毕亲手做的,依据父亲师徒学习的经历推算,现今我使用的这把三弦至少应有130年的历史。”[2]
根据诸多南曲艺人的学习经历回忆推算,南曲在清乾隆到光绪年间就已经在长阳土家族扎根,并在相邻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传唱。学唱南曲在过去多是富裕人家子弟的专利,大多数南曲艺人们上过私塾学堂,有着数年的私塾学龄,读过《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古典和野史话本小说,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文化水平。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资丘镇当时是南曲流传最盛行的地方,因是商业重镇繁华无比,五峰和长阳是毗邻的两个土家族自治县有商业互通往来,五峰自然也就有了诸多的南曲艺人。杜海卿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一位非常有声望的南曲艺人,常年活跃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火烧坪、柿贝一带演唱南曲。南曲艺人黄传珍、覃秉令、王仁山等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久负盛名的南曲艺人,他们在长阳、五峰两地境内大量收徒传艺,为长阳南曲的传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3]资丘镇原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商业中心地带,也是南曲最盛之地,90%以上的土家族人会唱长阳南曲,逢喜相邀聚会,乘兴弹唱,蔚然成风,所以素有“南曲之乡”的美称,
二、鄂西长阳南曲经历艰难重生
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等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下,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长阳南曲进行全面挖掘及系统整理,使南曲重新回到世人的视野,并取得丰硕成果,如今长阳南曲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长阳南曲的艰苦挖掘与收集整理
为挖掘和收集长阳南曲,1961年长阳县歌舞团派出青年演员组成一支采风小组,国家一级作曲家陈洪任组长,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扎根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村村寨寨进行田野采风,逐字逐句实录收集长阳南曲的文献与曲谱资料,如《四时乐》、《春去夏来》等南曲唱段就是当年采录到并留存至今的。1962年湖北省曲艺工作室的蒋敬生作为专家专程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参加第一次“民间艺人大会”,探讨长阳南曲资料的搜集整理成为会议的重点,特邀湖北省民间歌舞团的王直参加此次南曲搜集小组的记谱整理工作,南曲采风小组成员段宝琦、高翔、龚发达、方衡生、陈洪等参加了此会,对覃秉令、王仁山、田卜洞等南曲艺人进行采访实录,收集到《红娘递柬》、《长坂救主》、《扫松》等南曲曲牌。蒋敬生亲授指导长阳歌舞团的袁新秀、黄庆洪、谭宗兰等人,他们之后都成为了南曲的专业演员,将传统南曲曲目导排后呈现在了舞台上,南曲复而重生,为继承和发展长阳南曲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64年湖北艺术学院(现今的武汉音乐学院)聘请著名南曲艺人王仁山,历时一年之久为该校的专业老师们传授南曲演唱,用纲丝带录音保存音响资料。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在1981年召开了第二次“民间艺人大会”,对当时现存的三弦、简板等伴奏乐器及唱本实物进行拍照存档,著名的九位高龄南曲艺人到会分析探讨长阳南曲的历史沿革。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则在1982年召开了由数十位五峰籍南曲艺人参会的“第一次南曲艺人交流会”,国家一级作曲家陈洪作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唯一代表应邀出席会议,此次会议录制整理传统长阳南曲曲目35个,证实了五峰县境内现存有120多年历史的小三弦5把。[4]
长阳南曲因“文革”的十年动乱几乎消亡,挽救散失的南曲资料迫在眉睫,1973年由长阳作曲家陈洪整理的《长阳民间音乐资料长阳南曲集》问世,1979年由湖北省群艺馆毛侠编著的《长阳南曲唱腔研究》在内部发行,1981年陈洪编著的《长阳南曲资料集》由宜昌行署文化局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局联合出版,此书对长阳南曲的曲目文词及曲牌唱腔等音乐资料作了最全面、最完整、最系统的介绍,诸多南曲艺人为此收藏传袭,这些资料的存在为长阳南曲的传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5]
长阳南曲通过20多年时间和几代人的努力,现有150多个传统曲目和32支曲牌唱腔留存,从濒于失传的境地回到人们的视野,经历烈火般重生的它凝聚着诸多艺术文化人的智慧和心血,挖掘和整理长阳南曲是长阳土家人极有意义和价值的一件幸事,是长阳土家人的骄傲与自豪。
(二)长阳南曲的传承与发展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以及社会文化在各个方面的需求越来越丰富,长阳南曲的题材、表演范围得到了极大地拓展,也促使该曲牌唱腔必须进行继承上的发展与创新。
汲取多元化艺术的精髓,用肢体动作丰富表演神韵,发挥曲艺唱中带说,说中带唱特点是长阳南曲在继承传统演唱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借鉴曲种间的优势进行互补融会,探索发展日臻完善长阳南曲艺术形式。在形式和演唱上发展创新长阳南曲是南曲专家们的共同愿望,80年代后期经过改革的《一把三弦》、 《苦尽甜来凉水溪》、《红岩青松》、《七叶一支花》等现代南曲题材曲目相继问世,在全国各级专业和业余赛事中获得殊荣。长阳南曲终于迈开了脚步,离开土家山寨的吊脚楼,从土家人的火笼炕登上了人民大会堂,进入国人的眼帘,发出它最强的时代烙印和光彩。[6]
1983年长阳南曲尝试改编长篇单口演唱,经过改革的南曲曲目《白虎剑》由长阳歌舞团演员袁新秀首次演唱,在参加“湖北省第二届百花书会”中获得编曲、表演等三个奖项。1991年长阳南曲《昭君别乡》代表湖北省出征天津“首届中国曲艺节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表演、创作双获一等奖,获奖是对长阳南曲改革的肯定,赞誉使长阳南曲的创新春天又一次来临。[1]
长阳南曲失而复得后,在各个时期都有经典作品产出,从60年代初露曲坛的《七叶一支花》、70年代唱红湖北的《夜闯龙虎滩》、80年代苏州摘桂的《百虎剑》到90年代喜获“群星奖”的《高峡出平湖》等一批南曲曲目,这些优秀南曲曲目不仅在音乐唱腔、表演形式、器乐伴奏、服装设计等方面继承了土家族的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又融入了很强的时代元素,四十年的不断创新使之成为长阳南曲发展与创新史上跨越的巅峰时代。
(三)长阳南曲的传播与积极推广
长阳南曲能在土家地区扎根开花结果,可以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政府、宣传部及文化部门做了大量推广和积极的保护工作,90年代长阳县教育局把长阳南曲作为文学内部材料和音乐课补充歌曲,以本土教材的形式进入中小学课堂,文化部门则把长阳南曲的唱段录制成VCD光盘进行普及,积极利用多途径多形式对南曲做各种宣传,全县掀起了一股学习南曲的热潮,随时随地都可耳闻目染长阳南曲的存在,使长阳南曲深深地扎根在土家族的这片沃土之上。
长阳南曲是土家族优秀的艺术宝贵遗产,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标志性的“文化品牌”和“地域象征”,在积极的推广中得到重视和继承,如今已经是硕果累累,在现时代的艺术文化领域中发挥着它重要的作用和光芒。[7]在21世纪创新时代,长阳南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优秀而深厚的传统民族花朵,相信这束土汉文化融合的郁香山花在传播推广中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彩、鲜艳夺目。
三、鄂西长阳南曲是土与汉文化交融的结晶
鄂西南的清江流域是巴土文化的发祥地,巴人的祖先化石在长阳土家自治县的佷山。据考古学家王善才教授长期对巴土历史文化进行的研究佐证,长阳原是上古“巴方”和“虎方”的中心地带,是土家族集居地,土家族是巴人的正宗后裔。巴人在商末参与讨伐商纣王的战争,并正式成立了“巴子国”,这是关于巴人最早的可信史料记载。现今在湘鄂川黔接壤的武陵地区一带,拥有700多万人口的土家族,就是“巴子国”时期在鄂西、川东的峡江流域生活的那一支巴人,早前在豫州蛮、五水蛮、武陵蛮等地也是随处可见土里巴人的足迹。[8]
根据诸多专家对历代流传的长阳南曲曲牌、曲体等资料方面的研究,足以说明明清时候的俗曲就是长阳南曲,它是在中国民族民间曲艺艺术总源流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南曲系“改土归流”前后引进土家并被“土化”的曲艺艺术品种,传入土家地区的时间大致应在清雍乾年间,扎根土家迄今有200多年历史了。长阳南曲的传承受山大人稀的地域环境影响,主要系民间流传,子从父学,挚友相教,世代相袭为主要传承方式,至今在长阳土家山寨逢年过节以及劳动之余,人们会相互邀聚,三弦弹唱,打板邦腔,好不热闹,可谓是“吊脚楼上弦声响,曲萦山色夜来香”。[9]
长阳南曲是“改土归流”后引进巴人故里,在土家山寨“土化”的曲艺小曲种,是土家音乐艺术。楚史学家张正明说:“凡是后来的伟大艺术,没有不是多源的”。[1]鄂西长阳南曲正是巴、楚、渝文化长期交流,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曲艺品种,是土汉曲艺艺术文化的结晶。鄂西长阳南曲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大气,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集诸多优秀艺术文化的异质与风格于一体,彰显出古老精深而又耀眼灿烂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多彩的时代新鲜气息。
鄂西长阳南曲是外来而被逐渐“土化”的曲艺小曲种,定居在巴人故里并世代相袭,是土汉文化交融的艺术结晶,是无数代土家族艺术文化人用心血凝聚的艺术果实。鄂西长阳南曲是一批文化有识之士深入民间山寨挖掘、考证、整理、研究的艺术果实,他们的足迹遍及巴山夷水,用智慧和勤劳颂咏着土家民族的艺术之宝,他们是鄂西长阳南曲继承传颂和得以创新发展的根本力量源泉。
结语
鄂西长阳南曲是外来艺术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与土家族地方方言、土家族民间音乐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它是以长阳土家族聚居地为主要流行区域,以南曲艺人们的口传相授为主要传授载体,以土家族民族民间音乐为主要乐系的曲艺艺术。长阳南曲生存并能延续至今,是鄂西长阳土家族地区给了它最宝贵的生存土壤,是鄂西长阳土家族人民呵护与爱戴的结果。
鄂西长阳南曲是土汉艺术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曲艺音乐文化。应传承和发展鄂西长阳南曲的传统艺术精髓,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相互兼容的艺术桥梁,为适应新时代大众对曲艺艺术文化的审美需求,为中国民族民间曲艺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而有价值的推进作用。
参考资料:
[1]陈 洪.长阳南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1).
[2]陈 洪.长阳南曲资料集[A].宜昌:宜昌行署文化局,1982,(9).
[3]枫波.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1).
[4]田玉成.长阳南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6).
[5]毛 侠.长阳南曲唱腔研究[A].武汉:武汉群艺馆内部发行资料,1979,(9).
[6]袁 梅.长阳山歌声腔艺术探微[J].长阳:巴土研究,1999,(4).
[7]李晓艳.长阳南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唱艺术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7,(6).
[8]陈洪.土里巴人[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7).
[9]向 亮.语言学视域中的土家梯玛神歌研究[J].贵阳:贵州民族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