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演文化的外语教育专业特色化综合改革研究——以贵州民族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为例
2015-08-15陈永红
陈永红
(贵州师范大学 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一、选题缘由
从国内外经验和发展趋势看,囿于本体一隅的单一向度外语教学正逐步转向以社会文化所要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向。但教学实践中造成的一些关键问题,如非双向文化教育,即过分突出目的语文化输入而忽略了目的语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互动,使外语学习者走向世界时遭遇了中国文化失语症,造成跨文化交流障碍。外语教学缺乏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也造成外语学科的边缘参与窘境,学科结构遭遇极大挑战。外语教学要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必须转变课程理念,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区域外语教育改革。一方面要适时地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专业融合,另一方面,应切实加强目的语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之间的双向文化交流,在教学中加大学生用英语表达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语言能力训练,因地制宜地把本土的民族文化融入双语文化交流中,增加语言学习的社会性目标,充分挖掘语言课程资源,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获得知识与技能。这应当成为外语教育专业特色化方向发展的重要课题。
鉴于此,本文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探索将丰富、特色鲜明的贵州民族文化融入课程资源中,从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加强学生对目的语文化、本国民族文化的了解、理解、体演、评价和比较。通过贵州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传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语言学习和研究能力。
二、外语教育专业特色化综合改革的理论依据及可行性
(一)体演文化教学法理论
体演文化教学法理论认为[1],用文化的方法教学语言,就是要创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是特色化改革的课程设计原则。因此,在设计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时,一些关键问题必须考虑,如首先确定富有意义的学习目标、重要的情景因素及需要收集的信息等,然后构建课程的内容结构、选择或创建教学策略、建立总体的学习活动计划。最后建立评分体系,并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吴伟克(Galal Walker)在阐述体演文化教学法若干原则时认为[2],一个准备充分的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目的文化中努力体现自己的本土文化,很多文化的知识其实是从本土文化中得来的。学生认知结构中有目的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联结点和异同点,建立有意义的学习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学生能够掌握相关主题并且能做讲解和演示的学生,无疑就是成功的。
《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 作者莫兰(Patrick R.Moran)教授特别倡导体验性的文化教学,提出让学生在文化实践中体验文化、发展文化行为规则,最终形成个人文化能力[3]。这无疑深刻把握了文化教学的本质,因为通过体验才能真正获得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符合综合实践教育的思想。
两种文化教学理论其实质都是以真实的或模拟的任务为基点,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及自身的经验,以多元方式参与另外的文化,采取“做中学”的方式,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避免单项的文化与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二)可行性分析
贵州民族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瑰丽多姿愈益引起海内外的关注。传播优秀民族文化,是实现世界范围的多元文化共享。由此,作为外语教育综合改革的特色化道路选择,我们肩负着区域教育责任,应主动承担继承和传播贵州民族文化重任。
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4]中强调,“在语言教育的一切方面,最主要的是不要忘掉实践的意义。”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确定英语学科培养目标、专业怎样发展,是必须认真思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探索在体演文化视野下把学生作为贵州民族文化的实践者、体演者和研究者,以观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使民族文化在英语教育上的实践超越外语教学内容“动态与静态的对立”、“多元与单一的对立”,挖掘课程资源,改善教学形式,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理解、认同,并进行积极的民族文化传播,最终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在大学校园开展贵州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活动,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和极大的可行性。
1.丰富课程内容
贵州各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把其中一些最具特色的内容和亮点,通过体验式学习,要求学生对典型事例和材料进行学习、演示讲解和研究,以探究贵州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展示贵州民族文化性格,呈现民族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从而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2.改善教学形式
从课程内容、课堂主题活动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通过校园丰富多彩的贵州民族文化体演活动,既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性认识,也使学生深刻体会贵州民族文化之“魅”,更重要的是借此培养学生用目的语传播贵州民族文化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理论与实践能力
体演和体验文化教学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明确了教学实践的内容和方法。特色化教学的实践又反过来验证了文化教学理论,为文化教学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更多现实的问题,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素材。在探究贵州民族文化与学生英语语言实践能力培养时,针对英语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出现的问题,通过问题驱动、输出驱动,师生共同研讨设计研究课题,如“试论传授贵州民族文化知识促进英语语言学习”、“贵州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播方式研究”、“贵州少数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教育开发”等,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研究的热情,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教育研究成效。学生的民族文化体验及研究成果也将为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三、特色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特色化教学改革必然会带动教材的建设和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特色化教材以创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达到提升语言能力和增进某一领域知识的目的,以贵州丰富的、特色鲜明的贵州民族文化为英语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突出了贵州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特色。在教材编排及教学资源的开发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学习领悟——收集整理——审议筛选”的贵州民族文化研习思路。
(一)从学习入手,明晰分类
通过学习,了解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内涵的丰富性和形态的多样性,如民间文化资源有文献形态、器物形态、技能技艺形态、仪式活动形态、场馆景观形态等,涉及面广,物化的和文化形式的资源都富有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多渠道开发资源
除了文献查阅途径外,还应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并实地调查民间文化教育资源,不断充实资源内容。例如,通过对贵州民族文化的调查与整理,开发了《贵州民族文化寻迹》和《贵州文化之旅》教材资源,和《贵州英语导游》网络课程资源,把民族地区博物馆、展览馆、民族村寨等作为社会活动基地。同时,我们还走访贵州民族文化传承人,收集民间艺术教育资源,聘请文化传承人等民间艺人作为特色资源教师,开展校园体验式学习活动,对各类贵州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进行研习。部分学生还参与了中美学生《西行贵州》、《东行贵州》贵州民族文化摄制活动,有效提高了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
(三)关注资源教育价值
本着民间文化资源的教育性、适宜性、操作性等原则,我们尝试对每一类民族文化资源的内涵进行解读分析,提取其核心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形成系列贵州民族文化活动方案,通过课堂内外活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
四、贵州民族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案例及分析
贵州民族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从2013年7月启动,历时半年。在体演文化教学理论指导下,整个教学实践环节从贵州民族文化资源调查与收集、分类与筛选、学习与体演、总结与评价,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即教学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每个阶段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贵州民族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过程,分析内容包括教学理念和实践目标,以及部分具体教学措施及评价等。
(一)教学理念和实践目标分析
特色化的教学理念体现为文化的实践性、目标的明晰性、过程的可操作性和方法的简明性。在文化人类学的论域里,语言的性质问题就是一个关于语言使用的问题,而文化则被定义为实践。在很多情况下,文化实践表现为语言实践。贵州民族文化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实践目标是,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原则是将学生学习社会化,既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又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贵州民族文化研究者。贵州民族文化实践的总体设计是让学生对一系列贵州民族文化热点话题进行学习、理解、比较,然后以体演和评价作为最后的反馈。贵州民族文化实践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贵州民族文化研究者。
(二)具体教学措施分析
以英语为工具进行贵州民族文化研习,目标是培养学生进行得体的跨文化交际。因此,以从调查到分析,最后再讲演的形式来带动语言文化学习,比只是一味地跟着课本一课一课地学习本身对于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而且更富有挑战性。以学生的研究为例,在一篇题为“贵州少数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教育开发”的论文中,作者分别从官方表述下的贵州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学者对贵州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观点,和大众舆论中的贵州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等多角度讨论了贵州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不同观点及看法,避免了片面化处理问题的倾向,培养了多角度、多视野分析问题的能力。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在体验文化过程中,通过观点与观点的碰撞,最后提出了从教育角度传承传播贵州民族文化的策略,充分展现了学习和研究的综合能力。实践项目把现有的优势和教学目标相结合,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另一方面也达到了增强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目标。
从具体实践环节上分析,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贵州民族文化体演方案设计,将贵州民族文化体演项目进行模块分类,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民间传说、景区文化、传统技艺、宗教文化、歌舞文化,等等。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选取学习模块,并组建团队。然后进行资料收集和研习。进入实践项目实施阶段,各组通过文字资料、图片、实物等,通过电子课件进行课堂模拟演示和轮回讲解,师生进行适时意见反馈。进入大型校园贵州民族文化英语讲演活动时,学生的综合语言文化能力得到充分展现和评价。模块中的各个活动所蕴含的人文观念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以“节庆文化”为例,有很多“资源核心点”:团结协作、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享受绿色生活。学生在节日的氛围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再如民间艺术中的“侗族大歌”体演活动,学生能初步了解贵州民族文化的艺术特点,体验快乐与成功感,促进了审美、语言、探究能力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整个体演活动过程,学生唱“主角”,是语言文化“运动员”,而老师转为“配角”,“教练员”。实践活动后期,师生共同编撰了《贵州民族文化寻迹》中英文学习用书,录制了贵州民族文化体演活动视频光盘,编写并出版了《贵州文化之旅》英文教材。
(三)评价
在体演文化教学法视野下,将贵州民族文化与英语教学相融合,其特点有几个方面:
第一,以贵州民族文化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第二,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对学生,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第三,教学实践效果可测评性好。贵州民族文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发展和培养了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有效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第四,可控性好。整个教学特色化改革探索都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由教师全程指导,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实践。
第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贵州民族文化体演有“体”与“演”之分,“体”的焦点是对文化的理解,“演”是获得可言、可测的实体的过程。由“演”知“体”,由“体”促“演”,促进从直接的、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向深层的、终极的跨文化能力发展。学生从做中学,体验贵州民族文化、理解贵州民族文化,再讲解贵州民族文化、宣传民族文化。
(四)实践成果
2013年教育部125项目资助推出的英语内容依托教材《贵州民族文化》,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围绕能充分代表贵州民族文化的主题组织素材,延伸课堂教学,提供语言和文化交流主题。此外,在贵州民族文化实践基础上,由师生共同编撰的贵州民族文化宣传资料《贵州民族文化寻迹》 (中英文),对贵州頗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历史传说、习俗、民间技艺等文化主题的挖掘,丰富了教学内容,为英语语言输出提供了丰富素材,对同学们既是一次丰富的贵州民族文化学习活动,又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能力强化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彰显了贵州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特色。
五、结语
贵州民族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表明,外语课程教学目标应该通过语言教育来获取跨文化交际能力。当文化真正成为语言学习过程和内容的中心时,学生必须通过比较本土文化与目标文化来理解文化概念,通过其所学语言与文化获取信息并且获得跨文化交际的独特视角。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顾问、导演,引导学生在文化实践中体验文化、发展文化交流行为规则,构建丰富文化学习记忆,最终形成个人文化能力。贵州民族文化与英语教学的结合在民族地区高校外语教学中全面实施无疑会存在一定困难,但也展现了独特的优势,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坚持和发扬。
[1]吴伟克.体演文化教学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
[2]吴伟克,王建琦.体演文化教学法若干原则[J].国外汉语教学动态,2004.
[3]莫 兰.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袁家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