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训练在中长跑训练中的运用探讨

2015-08-15魏莱李珂河南大学475000河南开封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长跑运动员心理

□ 魏莱 李珂(河南大学 475000 河南 开封)

古希腊文明虽不及我国古代文明这般长寿,但从文化角度而言,它并未死去,比如现代体育竞赛依然传承体现着它的奥林匹司诸神的精神。获胜,第一,冠军诸如此类的名号不是句空话,它是通过一系列的对运动员的训练提高在竞赛中脱颖出来的,除了身体上各项技能的增加增长之外,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尤其关键。

1、概观其内涵及意义

心理训练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联合身体方面的训练,共同增进竞赛中的超常发挥,以期突破人类的极限,创造新的纪录极为有用。通过对人的基本心理构成如情感,情绪,意识,意志力,精神状态等等研究,通过科学的心理学方面的指导,哲学学科的应用,甚至我国古老的中医理论的应用等综合开展研究,交叉起来研究,再如用十九世纪盛行的“比较 ”方法来研究,不一而足,使其可以增益无穷。

首先,理解心理训练,并将其运用在中长跑中,促进运动员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使其达于最佳状态,就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其方向,从全面而系统的角度来认知它,并在此基础上找寻出一个恰如其分的训练方法。心理训练即是对于心理能力的训练,目的是达到其在各类状况下还依旧能够保持稳定,平缓,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既然心理训练要求的是一种能力,那么必然就要对人的各种基本构成作以分析理解,比如人的情感,情绪的无始无终与突然发作,这些都是由于内部缺少一个支配者,简单讲即是缺失一个起支配作用的意志力量来驾驭、支配它们,管束、约束它们。用我国古老的哲学本体论来解释即是要用性来统情,而不至于内心不坚定。总括来讲,就是通过心理的一些基本训练来刺激,影响,控制,对中长跑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加以提高。

其次,心理与身体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自我感知的增强,可以增加各肢体的敏感度,而敏感度的增强使运动员在各种动作完成与协调方面可以做出快速反应。但同时由于心理训练,可能一些活跃状态也需要抑制,那么这本身又是自我感知能力的另一方面要求。用心理来影响身体,再通过身体的各种肢体动作来调节心理,互相作用,阴阳互补,缺一不可。

第三,人是一个复杂的构成,常被称作一个小宇宙,所以要综合起来来理解心理训练,比如按照我国传统的理论知识像方术类的一些引导术,呼吸法,佛教的一些坐禅法,现在流行的一些瑜珈动作等等都可借鉴,或者应用一些哲学上的理论,军事理论等等来研究人的整体状况。心理学本身综合性就很强。也许有人认为军事理论用不上,其实是不了解军事除了武器装备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对于人的研究,像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主旨就以谋略和对人心理控制作为主导,不仅仅是军事,最主要的还是讲人,人如何击倒对手,如何将自身武装,用什么办法来抑制那些不良情绪,面对危境怎样处理等。

2、从中长跑本身看问题

心理训练对中长跑参加者至关重要,但主体本身也各有差异,各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个性,之所以叫个性,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主要特征表现的不尽相同,各有千秋。中长跑一般运动量不算大,但从时间,从体能,从成绩等方面来看,它虽然是中长跑,但中间有准备,有开始,有冲刺,就是说它也是一种身体与速度之战。所以其间运动员的耐力,呼吸能力,调节分配体能的能力都要一一考虑进去,所以,心理训练要紧扣中长跑的特点,来设计其训练方法。

通常把800m-1000m间的项目称作中长跑,主要特征如同上面所说,但从人体生物学角度讲,它涉及到有氧代谢、糖酵解、磷酸原(ATP-CP)三种供能的混合代谢。新陈代谢有各种方式,并非是一块铁,难以变化。比如速度,距离等的改变,它也会不停的转变。那么除了上面说的三种之外,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一些诸如无氧代谢训练等也颇被加以运用。对这些代谢的能力培养与训练,使得强度训练越来越走向科学化。目前来说,一些中长跑中所运用的专项训练,强度训练结束之后,还加重了速度方面的巩固,以此来提升参加者在机体乳酸累积下的速度发挥。

如上面所说,运动者各有千秋,从另一面来说不良心理也各有各的特点,比如一有的情绪不积极,有的意志力不坚,有的精神状态萎迷不振,有的脾气不易受控,动辄发怒,容易冲动,还有的心理调节当,往往偏于失常,简直数不胜数,在此不一一列举。对于这些不良的状态和阻碍运动者正常发挥水平或提高技能的现实境况,必须通过心理训练来完成。身体虽然易于控制作,但心理的混沌不堪,需要加强疏理与培养。

3、心理训练应用要有方法

所谓心理训练,也即是对一些由于心智或情感以及天性的某方面的不足来加以适当方法,甚至是身本身肢体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运用它得到一些调整。因为有欠缺,所以才想办法弥补。方法本身即是对于问题的简化,对于问题的合理有效解决的手段。

首先,心理学方面注重暗示教学法,比如默语,对着自身的内心讲话,抚平情绪的浪潮,降低肌体紧张,身体本身就有自己所合适的节奏,一量不适,就必须通过暗示把积极性或消极性调动起来,看具体情况是要加快还是要缓和其节律。

其次,中长跑虽然距离不算大,但呼吸的调节必须重视。可以称之为呼吸吐纳调节法,平衡而匀称的平稳呼吸吐纳有助于耐力的提升,这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忍耐,从性格来讲,通过呼吸法的调节,性格方面的可塑性会提高,坚毅就来源于耐力,而耐力在于平静舒缓。

第三,根据法国历史学家泰纳的“环境理论”,把心理训练的过程融合到整个中长跑训练的过程里,这也是根据上面所说的表理关系来设定的方法。注重转移注意力,如何集中注意力。不停地把环境当作塑造条件本身,要知道斗争是唯一的竞争规则,必须用自身来对抗,克服环境的影响,也正如法国的诗人波德莱尔所提出的异议,环境可以改变人,但对人而言,有时挪得了地方,却依旧换不了人。

第四,学会运用大脑的基本元素,如想象力,联想能力,模拟能力,构思能力等等,把不利的所有因素都放在一种大脑设定的安全区域,以增强抵抗能力。

除了这些针对性的,还有比如对理性的运用,感性的控制,知性的丰富,对于中长跑运动来说都有裨益。总之,人是十分复杂的种类,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来全面了解,只有了解清楚,也才能对症下药,辨证施治。一直以来笔者即是从全面而综合的角度来看待人类,并以此眼光来研究体育,所以综合的研究,综合的运用,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因此,笔者只从初步的讨论来尝试,其研究还当继续,其运用还当不停尝试。

4、结束语

对于心理训练在中长跑项目的运用的探讨,是为了使这项运动更加科学,更加易于操作,更加有办法实现目标,本文从理论上来探查其根底,以综合的眼光来思考,对于心理训练的内涵及意义做了说明,从综合的方面探讨了一些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初步意见。体育是人类从竞技的角度对自身能量的释放,只有促进它的强势发展,人类才能把更多的精力转化成对自身的提高,才不至于如同已往的野蛮人一样将力量挥洒在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中,使世界陷于不安与无序。

[1]蒋玉跃,李俊斌.高校中长跑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2).

[2]张继磊.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1).

[3]汪磊.浅谈中长跑运动准备活动的意义及方法[J].改革与开放,2013(8).

[4]杨柳霞.中长跑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6).

[5]宋全征.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动机的量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中长跑运动员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心理感受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谈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运动员
中长跑教学中怎样使学生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