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业余短跑训练的方法

2015-12-25唐正东南京市六合区体校江苏南京2115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体校业余训练方法

□ 唐正东(南京市六合区体校 江苏 南京 211500)

1、训练实践与指标评价

众所周知,身体素质敏感发展期都在中小学阶段,而现在应试教育制度又严格限制了少年儿童在该阶段所投入的业余训练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运动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既不影响学习又能在最大实效上获得训练水平的方法已成为区业余体校教练迫在眉睫的任务,笔者从几年业余田径训练实践中试行了三种基本训练方案,下面将这三种方案的特点及反馈信息作一个比较分析。

三种方案的特点及突出成绩见表1,三类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及反馈情况见表2。根据上述比赛成绩指标和效果反馈情况 (表1、2),说明以往实施的三种训练方案以及实施训练的系列指标是基本可行的。若对三种方案进行判断和评价,显然第三种方案更具有价值,更值得在区级体校推广。

表1 三种训练方案的特点及突出成绩

目前很多区业余体校都是实行“两集中”,这就决定我们的训练面临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每年的比赛任务又使我们的心理压力大,肩上担子重。而我们最迫切需要的却做不到,早晨运动员基本上没有时间可以训练,特别是毕业班,既要保证运动员的学习又要进行适当的训练,因此就更不宜在早晨进行大运动量和大强度训练,而下午学校放学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要在这很不宽松的时间里取得好的训练效果,就要摸索出较科学而且合理的训练方法。因此,采用既有正常运动量但却突出了负荷强度的第三种训练方法,很适合少年儿童运动员训练的特点。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在较短时期的训练过程中,既发展了绝对速度,同时速度耐力也得到了提高,加速和冲刺能力也都得到了提高,因而参赛项目比较全面,运动员的全面素质得到了发展和提高。突出负荷强度这一训练方法从理论上讲,强度刺激引起的机体反应比负荷量要强烈得多,能较快地提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应答水平,所产生的训练适应也比较深刻。而且比赛也主要就是比专项强度。对于负荷强度的影响作用,加拿大学者博南曾对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做过三种不同安排的实验研究,他设计了三种方案:一、以运动员本人的100%的极限强度,每周训练1次,每次15min;二、以运动员本人75%的中等偏上强度,每周3次,每次60min;三、以运动员本人50%的强度,每周5次,每次120min。上述三种方案,第一种显然是突出负荷强度,第三种是突出负荷量。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案取得的训练效果是一样的,但第二种方案所取得的训练效果是最好的。这三种实验充分说明要取得单位时间里训练的最大效果,增加负荷强度,特别是专项负荷强度是极为有效的途径。本人在训练中采用的方法与此也是一致的。

表2 三种方案训练成绩比较

另外,突出专项负荷强度是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必须采用的有效手段。因为负荷强度直接反映了训练的目的。任何训练都是以竞赛为目的的,而任何竞赛都具有发挥运动员的最大强度的特点。负荷强度在单位时间里直接反映了练习时机体的用力程度,对机体的适应影响起着比负荷量更为重要的作用,否则难以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和成绩。在训练中采用的主要手段应与比赛项目密切相关,应特别强调完成的质量。本人根据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几年的训练实践,结合上述理论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少年儿童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和合理的方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

2、实施方法和手段

由于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有限,因此在训练手段和方法上更应考虑实效性和科学性,这就需要一个完整而详细的训练计划。通过几年的实践训练,本人总结出了以下年度、月、周训练计划和主要训练手段。

(1)全年训练计划。由三个在训练方法上互不相同的时期组成: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过程;保持已有水平的过程和恢复过程。随着运动技能的提高,在每个年度的循环时,恢复和保持专项训练水平的时间逐步增长,而发展身体素质的时间应逐步缩短。若将一年分为12个时间等份,第一至第三个年周期的三个不同时期比则为 7:3:2;6:3:3;4:4:4。

(2)月训练计划。由4个周计划构成,在同一时期,每周的训练目的相对不变,但内容和手段应丰富多样,日计划和月计划之间的训练量应逐步增加,而且使其增加的手段是以大运动强度来达到这一目的。

(3)周训练计划。是少年儿童运动员训练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计划的制定既要完成年计划和月计划所制定的目标,也要考虑其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更要考虑训练内容的合理搭配,特别应注意的是负荷强度刺激,当然技术训练同样不可忽视,必须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当中。在区级业余体校,如果把技术训练与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对少年儿童运动员获得优秀成绩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束语

少年儿童运动员的短跑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它需要我们教练员用心地去慢慢摸索,同时它也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环节的过程。本文仅就三种发展短跑速度的训练方案以及效果指标进行评价,并对业余训练总结出了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即以同时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并存的方针指导训练,并以负荷强度手段为主制定训练计划,重视技术训练,以达到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取得最优效果的目的。

[1](苏)勒斯霍科夫.田径教练员教科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2]喻慕侃.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R].武汉:湖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1988.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体校业余训练方法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业余也疯狂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