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促进策略探究

2015-08-15宋小凤集宁师范学院体育系内蒙古集宁012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弱势体育设施课程目标

□ 宋小凤(集宁师范学院体育系 内蒙古 集宁 012000)

我国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大学生军训、参加体育锻炼时意外晕倒、身体不适的事件频发。我国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有关部门针对高校大学生做了一个身体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学生的胸围、身高和体重都在持续增长,但身体素质却在持续下降,这些身体素质包括爆发力、耐力、力量和速度等。我国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需要我们全社会高度重视。全面提高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身体素质,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1、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根据我国高校体质弱群体的实际情况,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因为身体太胖太瘦导致身体素质差;二是曾经遭遇意外事故,比如车祸,不能参加体育锻炼;三是身体本身出了问题,比如患有慢性疾病和其他疾病;四是先天就有身体上的缺陷,不适宜参加体育锻炼。弱势群体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心理状况不稳定,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常常会感到自卑和压抑,因为他们他们身体上有种种缺陷,不能像别的同学一样,轻松自如的参加应有的体育锻炼。但是在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有强烈的渴望,去参加正常的体育锻炼,就像别的同学一样,追求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的快乐和幸福。因此,高校要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课程的内容和锻炼方式,要充分结合高校弱势群体的特点,提高高校弱势群体的身体素质,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2、提高高校弱势群体健康水平的措施

2.1、改革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

(1)课程目标。

制定体育课程目标一定要考虑弱势群体学生的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目标。比如,针对疾病类学生,课程目标是身体健康、疾病康复;针对伤残类学生,课程目标是发展健康器官功能、改善残肢功能;针对体质弱的学生,课程目标是强身健体、改善体型。我国教育部门对体育课程目标做出了指导性规定,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参与和技能、社会适应等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针对高校体质弱势群开展体育教学时,要围绕这些基本目标开展。对目标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要特别重视,促进体质弱势群体健康发展。

(2)教学方法。

体育课程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教学目标的特点,要选择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一是营造和谐友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和课后时间,关心、关爱每一位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了解到学生有恐惧心理,老师要积极开导,使学生克服困难。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老师与体质弱势群体沟通交流的重点,一旦发现,要及时帮助他们进行校正。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善良顽强的意志品质,对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非常重要。

(3)教学评价。

体育课程合理化、正规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目前,在我国普通高校中,体育课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比较单一、不规范。一般课堂表现、出勤率和运动技能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有些学校会设置最高成绩限制。这些方法和要求从一定程度上体质弱势学生享有的体育权利。所以,进行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时,应综合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理论,要考虑体质弱势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把实践中知识应用作为重点进行考察。另外,可以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进行对待使不同类型学生,在体能、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2.2、配备专业的体育俱乐部

虽然现在高校都普遍成立了教学和锻炼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但这些俱乐部服务的学生范围很有限,主要对象是普通学生,体质弱势学生一般不包括在内。所以高校应该给体质弱势学生建立专门的俱乐部,而且要照顾到体质弱势学生的需要,不如减肥俱乐部针对有减肥需要的学生,康复俱乐部针对有身体疾病的学生等。同时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可以有体质弱势的学生担任。这样才有助于体质弱势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体质弱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俱乐部里,体质弱势学生可以发展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俱乐部也是体质弱势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挖掘自己的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信。俱乐部的老师要时时关注和鼓励体质弱势学生,让他们大胆进行人际交往,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俱乐部对调节体质弱势学生的心理、增进他们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2.3、强化师资的专业培训

体质弱势学生是有特殊需要的,结合这一点,再加上健康因素,开设了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课。这个课程由于对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在框架上进行了很大的突破,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他们的知识必须丰富,要对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有所了解,他们的技能也要过硬。而目前,我国满足这些要求的体育老师相当的缺乏,根本不能满足众多高校可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课。因此,我们要这方面师资的培养。对想成为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老师的人,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培训既包括心理学、体育学等知识理论的培训,又包括体质弱势群体教学方面的技能培训。同时,要抽调力量,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老师也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学能力,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4、完善健全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是进行体育教学和锻炼的物质载体。没有体育设施,就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去,进而就不能了解体育教学的效果如何。学校应该健全和完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设备等体育基础设施,没有的要及时购置和建设,已有的要做好维修和保护。但是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设施和器材,要一定的特殊性,方便体质弱势群使用。而在目前我国的大学里,没有给体质弱势群体专门提供安全可靠、合适方便的器材和运动场所。学校的体育设施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学生,没有重视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运动的需求,这对实现教育公平是不利的。体育教育课程要面向学校里的所有学生,不论他是体质弱还是体质强,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同等的体验运动的乐趣。在此,为了提高体质弱势群体健康水品,就要求学校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完善健全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设施。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却在不断下降,他们的健康状况也在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从某种程度说,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水平可以反映了我国整体国民的健康水平。为了提高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水平,我们可以从改革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配备专业的体育俱乐、强化师资的专业培、完善健全体育设施等方面着手。我们全社会都要关心、帮助高校体质弱势群体,让他们融入到体育教育中,享受体育的魅力,推动我国体育教育全面发展。

[1]吕晶红,王汉臣.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09.

[2]王汉臣,吕晶红.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康促进干预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02.

[3]于晓东,李雪峰,钱来.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0,05.

[4]王茹,李卫东.健康促进计划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质与锻炼态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0.

[5]薛敏.高职院校增强体育训练对体质弱势群体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

[6]赖锦松.高校毕业生体质弱势群体现状与干预策略[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02.

猜你喜欢

弱势体育设施课程目标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比亚迪集团扶贫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将弱势变为优势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