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015-08-15王晓风新乡市三中河南新乡45300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 王晓风(新乡市三中 河南 新乡 453003)

在体育教学中能否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是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文化课教学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可以尽情游戏和运动,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大脑思维与运动紧密结合,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展示与发展。如果在一段时间里,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使个体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说,体育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方面起着其他教育形式难以起到的独特作用。

目前,个性被看作是在一定的遗传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明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作为体育教育中研究的个性,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个性化的体育教育是个性化、个人化、特色化、和谐化的教育。

1、个性的意义

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人类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如果个性发展不和谐必然出现身体和心理上的病态,导致一种不健康的个性。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先天因素固然十分重要,但后天的培养、教育及环境的影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在每个人的个性中都有不平衡之处。例如:性格直爽的个性在有的场合表现为坦率,而在有的场合则表现为鲁莽。可见,有目的的教育和培养可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并且可以引导各种个性向有益于个人和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的体育教育必须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需求、身体需求、情感需求”,以求得每个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

2、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

体育运动是人的一种独立行为活动。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个性与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行为活动之中。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象在其它教学活动中那样,被固定在一张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尽情的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他们的个性也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展。如武术能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敏捷等性格;球类对发展学生协作、灵活、独创等个性大有益处;韵律操通过配合音乐、练习形体,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韵律节奏感,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等等。

机体运动与个性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机体直接参与活动,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在体育活动中,一个经常组织进攻的核心队员,在社会实践中同样也能表现出富有组织才能的个性特征。

3、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

体育本是一门活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课上应当是生龙活虎的。然而,我们现在的体育课往往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有时因为统一得过死而显得气氛沉闷这也难怪。如果一堂体育课学生比较放得开,自主性比较强,在传统的眼光里,这堂体育课肯定是老师不认真。于是,多数体育教师也只好按照传统观念,一招一式地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教学中,我们只有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大胆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改进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现代学校体育健身性、娱乐性、开放性等特征才能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

3.1、了解学生

青少年的个性常常表现在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之中,体育教师应善于从那些优点和缺点中识别出学生的不同个性。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们最能集中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不合群、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等方面,可以一览无余。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分析。只有在认识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才能施加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我们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强求一律。对于个性特征鲜明的学生不应用同一模式去强求他们,而应允许他们保留那些积极的方面并予以鼓励、支持。对于显得不合群、不合拍、不合时宜、不合常人情感的特点,不要轻易用“狂妄自大”、“性格古怪”、“不好管教”等语言来刺激、挖苦、讽刺他们,而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的组织合作性的游戏,让他们融入集体参与合作。

作为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用高尚的社会情感作为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动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体育社会环境。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有想法的进行活动,并给予充分的信任与尊重,以及提供更多的自由和指导,积极从事体育活动,感受体育魅力,使其在自主、自信、自尊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个性特征。在课的结束部分,让学生进行个人学习小结,每人谈自己的收获、体会,使他们在下次课上能有的放矢的练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由于学生有个性差异,课堂结构也为多元化,所以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也应灵活化、多样化,应因课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组织教学,即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进行教学,有针对性的加强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在具体实施中,多层次教学以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为主,而以分层教学、分层要求、分层指导为辅。这些多层次的教学与多元化的课程结构相配合,才能使学生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基础课和选项课中主要分层教学和分层要求的教学组织形式,基础课要求教学内容有层次、循序渐进的进行,而在选项课中分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水平以及兴趣,选择参加符合自己层次的项目、阶段。在活动课程中主要以分类指导为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对学生根据其自身个性、特长、爱好而选择的项目进行分类指导。

在体育教学中,依据学生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编写自主教材,更多地选择具有浓厚民族、地方特色,能满足学生趣味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学练积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3.2、激活课堂

教师要把学生引导“活”,教师的思想要放开,要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看过许多如正大综艺之类的综合性节目,节目于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否从中受到启发呢?我们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语言亲切、有感染力、充满激情,具备“主持人风格”的教学艺术;课堂组织应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不同的形式,这是把学生导“活”的前提。如耐久跑是一项很难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跑练形式,运用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我曾把“寻宝游戏”加入到长跑课中,利用“故事”串联,采用练习歇息的形式,既达到练习目的又让学生自己明确自己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3.3、探索新方法

体育课是一场生动活泼、紧张有趣的“戏”,体育教师就是决定这场“戏”成败的导演。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材教法,设计新颖有趣的施教方法,千方百计地挖掘体育活动内在的魅力,以吸引学生,培养其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一位出色的教师不是在讲台上讲解精彩。而是在学生学习中点拨得当。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其能动性,做到教学的设计在教师,教学的推动靠学生。比如,引探教学法,就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还有“尝试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教师主要是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求新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渐进地、有层次地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这样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大有裨益。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体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共同分享胜利。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创新和个性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个性发展决定创新能力的提高。每个学生都独立的个性,每个人都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他们所受和需要的可能正是我们教学中忽略的,所以我们中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

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首先,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讲解示范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的智力,讲解示范后,可以让学生复述,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采用提问、讨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提问和讨论中积极发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表达能力。第二,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防止骄傲自满和自信心不足,因为这都不利于能力的发展。第三,在体育课中,还可通过小组长轮换制,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能力,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事、做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友爱、合作、爱护集体。第四,在体育课中,经常有些裁判工作,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也还有许多单项竞赛活动和组织编排工作,均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做,发展学生的组织能力。

3.4、身体力行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处处都应起表率作用。无论健壮的体格,优美的姿势,还是言谈举止,以及工作中表现的高度责任感,坚强的意志,自信、自强的精神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必须做到拥有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转变旧观念,勇于创新,大胆改革,用教师的美好形象和个人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竭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楷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完成培养学生个性的重任。

总之,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并进行有效的运动指导,有灵活的选择教材内容,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把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1]邱来栋.体育运动个性化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1).

[2]陈坚华,欧海燕.个性化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体育科技,2006,(04).

[3]丁勇江,林宗德.体育教学应重视个性化发展[J].文教资料,2006,(09).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