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015-08-15宣城市宣州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安徽宣城242000
骆 皓 (宣城市宣州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安徽 宣城 242000)
1 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被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衡量绿色建筑的标准与建筑类型无关,而在于建筑是否健康舒适,对资源的节约程度,以及对环境影响的大小。
2 绿色建筑的主要特征
2.1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是1个广义范畴,包括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保护环境、循环利用、降低污染。在城市规划、建筑的设计与建造甚至使用等流程中始终贯穿“绿色建筑”理念,首先在建筑规划、选址时就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不破坏周围环境,尽可能采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与材料[1]。同时,绿色建筑从规划建设到运营使用及拆除都具有降低资源消耗的特点。
2.2 适合居住
绿色建筑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居住、工作、活动的生活空间,绿色建筑并不能够单纯的追求节能和环保而降低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如果绿色建筑抛弃了其基本的使用功能而单纯的追求节能和环保,就会适得其反,反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所以绿色建筑所追求的是节能环保与使用功能的最大效益比。可以说,绿色建筑比一般建筑更为健康、舒适和安全,是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生活空间的宜居建筑。
2.3 自然和谐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场所,不可能孤立于自然环境而单独存在。绿色建筑并不是盲目的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建筑的节能与环保,而是根据气候、资源、环境、文化、习俗等地域性差别,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在降低资源消耗、减小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4 可持续性发展
绿色建筑是在全球推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提出来的,绿色建筑与生俱来的一大特点便是可持续性。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的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结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利于子孙后代。
3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概述
随着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扩展和深入,以及相关设计与检测方式的不断更新与进步,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建设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0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对于明确绿色建筑设计方向、统一设计思想以及规范绿色建筑发展模式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是按定义对绿色建筑性能一种完整的表述,用于评价已建成的建筑物与按定义的绿色建筑相比在性能上的差异。它借鉴国际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经验,针对我国的地域、经济、社会情况,强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2]。《标准》中对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因而《标准》对于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具有同样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4 绿色建筑评价内容与方法
4.1 评价内容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应用在绿色建筑整体寿命周期内的一套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以一定的准则来衡量建筑在整个阶段达到的“绿色”程度,同时通过确立一系列的指标体系,为各个方面提供具体清晰的条例以指导实践[3]。作为一种辅助工具,绿色建筑评价是注重环境特性的建筑系统决策思维,它对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使用管理等整体过程进行系统化、模型化和定量化的分析,并全面考虑全球环境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建筑形态、建造过程、使用方式、建筑材料以及室内环境等等方面,是建筑、人和环境关系认识的新阶段。不同国家绿色建筑评价的具体内容和项目划分不尽相同。目前,各国绿色建筑评价的主要内容有五类指标:①环境问题,对水、土地、能源、建材等自然环境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负担,包括对水、土地、空气等的污染,对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破坏等;②健康问题,室内环境质量;③社会问题,主要考虑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及其使用管理等社会问题;④规划问题,包括场址的环境设计、交通规划等;⑤设计问题,设计中旨在改进建筑绿色性能的手法等。
4.2 评价机制
各国在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方式中所采用的评价机制也不完全相同,一般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①确定评价指标项目,即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区需求、气候因素、绿色类型等)以及建筑因素(包括建筑形式、发展阶段、地区实践)等条件,确立在当地(或本国)适用的建筑评价指标项目的详细构架。②对以上确立的各项指标项目确定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但一般都以现行的国家或地区规范以及公认的国际标准作为最重要的参照和准则。现行规范中没有规定的项目,则根据地区实践的实际水平和需要,组织专家进行编订[4-5]。在有些评价工具中,评价标准还被设为标尺的形式,用来动态地反映地区实践的最佳水平和最新进展。③根据标准对有关项目进行评价。
4.3 评价过程
绿色建筑的评价一般采用如下的评价程序。
第一步,输入数据。根据评价指标项目,输入相关设计、规划、管理、运行等方面的数值与文件资料。这些数值与文件资料可以通过记录、计算、模拟验证等途径获得。
第二步,综合评分。由具备资格的评审人员,根据有关评价标准,对各评价项目进行评价。一般采用加权累积的方法评定最后得分。
第三步,确定等级。根据得分的多少,确定该绿色建筑的等级,并颁发相应的等级认定证书。
5 总 结
由于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大部分绿色建筑目前还处于建设阶段和运营使用阶段,还没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项目完整地经历了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因此,在绿色建筑经济性的研究过程中,只能对运营使用阶段和处置阶段成本和效益进行预估而无法准确计算,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偏差。
我国对于许多环境指标的监测起步较晚,而且还有很多环境指标未被列入监测范围,致使难以准确测量绿色建筑的污染减小量,也难以估计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程度。于是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就难以被准确衡量,也就无法将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纳入经济指标的范畴[6]。同理,社会指标监测的缺失和社会研究的欠缺也使得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面临同样的问题。无法完整地衡量绿色建筑的效益量,就不能建立完整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所以,各项环境和社会指标的监测,以及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和量化计算将成为我今后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性继续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
[1]刘春江.绿色建筑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2]齐安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3]丁依霏.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初探[D].北京:清华大学,2007.
[4]赵喆.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5]丁松.绿色建筑经济性评价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6]毛志兵.中国建筑推进绿色建筑最新进展[J].施工技术,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