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合为时、事而编——数字化时代如何践行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
2015-08-15秦曰龙
秦曰龙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吉林 长春 130012)
一、在选题策划方面践行编辑主体意识便是“文章合为时、事而编”
主体意识,指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包括自主意识和自由意识两方面重要内容[1]。前者指人意识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在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人居于主导和主动方面;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自由意识是指主体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是克服主客体的对立,实现主体的自由。“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唐朝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的《与元九书》,是白氏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现实主义精神从中唐社会现实出发提出的新主张,即:诗文作品应该反映时事,为现实而作。
编辑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其主体意识集中体现在编辑意图中。学术期刊编辑,不是被动的文字加工机器,而是要主动策划选题、组织栏目、加工文章,从中体现出较强的再创作能力。这要求我们,时刻关注时代形势、关切社会现实,用心去感悟、体验生活,它是学术期刊编辑事业心的具体实现。故而,作为天下公器的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便是“为时为事”的具体实践。为现实、为历史服务,为校内外、省内外、海内外学术发展服务。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更为贴近现实,即物质的现实,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科学则强调通过分析文本,直指人的心灵。
围绕国家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计划、文化体制改革等实际,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及其他有关方针、政策,领会精神并落实在日常编辑工作中;遵守学术规律,严格执行国家期刊标准和规范;对文章语言文字、框架结构、内容形式等的具体加工是学术期刊编辑从业的起码要求,不在我们谈论之列。本文只是从栏目策划、选题组织、编研结合等方面来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二、优化稿件、稿源质量,打造出恰如其分的栏目
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笔者独立承担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及某些艺术类文章的编辑处理工作。十余年间,笔者不断培养、增强自己的编辑主体意识,努力研究所负责学科之间、学科内部各方向之间的关系,根据学报、学术发展需要独立策划选题、组织稿件。
(一)逐渐摸索,精心打造出长久持续的固定栏目:“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
数字化时代,面对专业类期刊的强势挤压,在学术期刊国际化、传播技术多元化趋势下,品牌栏目或专题栏目成为中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试图冲出“综而不合”困境的有益实践。根据吉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学术研究热点,曾经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和“中国美学发展研究”作为重点栏目着力打造,发表了数十篇相关论文,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考虑到时代形势、学术发展的需要,自2012年始将所负责“中国美学现代性发展研究”“中国美学发展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诸多细分的栏目整合为“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固定栏目,每期围绕一个专题组织稿件,具体编辑了如“中国传统美学”“中国古代文论”“词曲研究”“文学评点”“《金瓶梅》《红楼梦》研究”“鲁迅研究”“辜鸿铭研究”“莫言研究”“‘关于美本质是否伪命题’的争鸣”等等专题的文章。固定栏目专题刊发文章,能够集中力量打造特色,这既有利于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准,也有助于学报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的扩大。
此外,与其他学科编辑合作,共同建设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的品牌栏目。如与历史学编辑合作,共同办好学报名刊工程设置的特色栏目“边疆考古与华夏文明”,起初依托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历史系集中发表考古学、先秦文献、中华文明史方面的文章,现在则将出土文献、古文字研究方面的文章也归于此栏目中刊登,进一步提升本栏目的学术水平,拓展本栏目的涵盖力。
在省内兄弟院校期刊中,《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语文现代化研究”栏目分专题刊发相关文章,如“通用规范汉字表”“汉语词式书写”等,《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图们江区域发展研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满族文化研究”、《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的“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究”等等,立足特色,打造可持续性栏目,也是值得推广的优秀经验。
(二)关注社会现实,追踪学术发展,捕捉学术热点,适时组织专题栏目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新的事物不断涌现,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学术研究来反映。专题栏目因其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学术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故而对学科发展趋向的引导和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循着既要站在学科理论的前沿,探寻学科发展的路径、引领学科发展和研究的方向,又要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中关系全局性的热点和问题的思路,学术期刊编辑可以通过参加各类会议、论坛、座谈会、项目开/结题报告会等形式的学术活动,了解学界新动向,不失时机地围绕学术前沿与热点问题组织稿件。如2014年第1 期“清华简专题”三文,就是在2013年4月李守奎先生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项目报告会上谈成初步意向的,文章发表时又结合上了《清华简(四)》出版的新闻发布会,及时出刊,与会学者都收到了赠送的新杂志,实现了编辑、作者、受众、学报、新闻媒介、社会影响多方面的共赢。
约发当今著名语言学家李如龙先生文章两篇:一是《汉语和汉字的互动与和谐发展》是在厦门大学“汉语与汉字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约定的,是先生关于汉语与汉字关系多年来思考的力作。二是《略论官话方言的词汇特征——官话方言词汇论著读书札记》是第七届汉语官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约稿,与2012年约自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上的日本龙谷大学岩田宪幸先生的《从日本江户时代的材料看“南京”、“南京话”问题》、山东大学张树铮先生《19世纪末北京话中的异读——以富善〈华英袖珍字典〉为标本》二文配成“汉语语言学·官话研究”专题在2014年第2 期刊出,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卷等二次文献检索反映平台分别予以摘编。
2010年暑期吉林大学举办的“古典文学与美学高端论坛”上,笔者聆听王树海教授的即席发言,追出了《佛禅语言诗性化考辨——“诗俏禅门”再认识》一文,2010年第4 期刊发后被新华文摘全文摘编,被评为吉林省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在2008年桂林“文艺理论与文艺学学科研讨会”拜读了冯宪光先生的长文,将其前半部分约来,以题为《论文艺美学作为学科的事实性存在》编发,两大文摘同时全文转载。和王学谦教授的即兴聊天,侃出了洋洋洒洒近两万字的长文《九头鸟与猫头鹰——莫言与鲁迅的家族性相似》(本来是只谈莫言《檀香刑》之悲悯情怀的九千字小文),与另外两文配成“莫言研究”专题刊发于2014年第3 期。相关栏目的动态灵活设置,根据不同的主题或专题组团发表论文,有利于学报办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报的不断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关注重大选题、项目公示等信息,通过对每年、每批次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选题、教育部重大选题、国家社会科学/教育部/博士后基金项目网站公布等的查询,有助于了解和把握编发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截至目前,笔者所负责学科刊发文章中各类基金项目成果数,占发文总数的70%。
(三)通过内外稿件比例的搭配,优化稿源质量
在多年编辑工作中,笔者努力向着养成“兼容并包、胸有沟壑”的态度格局迈进,广泛约发海内外专家学者的优质稿件,与作者结下良好情谊,赢得了彼此的信任,形成了编辑与学者的良好互动。
1.争取内部优质稿件不外流。如对吉林大学文学学科二级教授张锡坤(《中国古代的“象思维”——兼评王树人新著回归原创之思》《西周雅乐的刚健风貌与刘勰的“风骨”——〈文心雕龙·风骨〉“刚健”之再溯源》《俯仰宇宙审美观照源起之再追索——从〈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谈起》《中国古代审美观照的拓展与深化——论郭象“独化”哲学中的“俯仰”与“虚静”的整合》《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原创性体系建设的初步构想》),王树海(《韩诗佛辨——兼论韩愈诗歌之于唐宋诗风变迁的过渡意义》《“衲子”未得衲子心欲矫“浮艳”落“苦”“僻”——贾岛入出佛门的尘俗遭际及其诗风的成型》《“荆公体”诗歌的佛家怀抱》《白居易佛学依止及其诗歌成就辩难》),王汝梅(《〈金瓶梅〉绣像评改本:华夏小说美学史上的里程碑》);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刘中树先生(《新时期的文化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改革开放30年文学实践理论研究的思考》《辜鸿铭历史行为的思想理论认识因缘》《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论》),李无未(《日本学者对“声明”与汉字音声调关系的考订》《汉语史研究基本理论范畴问题》,高本汉《“二手材料”构拟〈广韵〉之检讨》《日本明治后期〈支那语学〉月刊传播北京官话的历史意义》),李守奎(《表意字的表达功能与古文字考释》《古文字字编类著作的回顾与展望》《面向全球的汉字学——关于汉字研究融入国际学术体系的思考》、《先秦文献中的琴瑟与〈周公之琴舞〉的成文时代》),李志宏《根源性美学歧误匡正:“美”字不是“美”——兼向张玉能先生及实践美学谱系请教》等,黄也平(《文学:对“单语言时代”的历史告别——“全语言文学”实践对经典文学观的批判》《软传播:新世纪中国“国家传播”的方式选择》),杨冬(《一段令人缅怀的批评史——重读1946 至1949年的西方文论经典》《新批评派与有机整体论诗学》《英美现代诗论的“经文”——从柯勒律治的想象力理论说起》)等先生力作的追寻与约定。这些校内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呕心力作都不会外流。
2.为进一步扩大学报的学术影响,努力改变学报校内稿件占据多数的局面,大力刊发校外优质稿件。除自由来稿外(如杨春时《现象学的未完成性与审美现象学的建立》多文、张玉能《为什么“美的本质”不是伪命题?》等多文、吴小美《自然:美与美感之源(论纲)》)周荐《汉语字词典字条义项的词性标注问题》等),还多渠道吸引校外乃至于海内外优秀学者的力作,如通过学术活动(李学勤《〈归藏〉与清华简〈筮法〉、〈别卦〉》、王齐洲《春秋时期中国文学观念的发展》、耿振生《北京话“儿化韵”的来历问题》、岩田宪幸《从日本江户时代的材料看“南京”、“南京话”问题》)等,同行专家代约(马庆株《理据性:汉语语法的特点》、徐大明《全球华语社区说略》、曹俊峰《本体论意义上的美不存在》、卢盛江《论北朝诗歌声律的发展》、张法《生态型美学的三个问题》、施议对《立足文本走出误区——新世纪词学研究之我见》、李昌集《关于“词曲递变”研究的几个问题》)等,编辑同行交流(杨义《学海苍茫,敢问路在何方——治学的五条路径》、黄霖《〈诗经〉评点与〈诗经〉传播——以晚明时期为中心》、朱万曙《文情士心:明清文学评点的精神向度》)等方式组织、编发了海内外名家的力作,截至目前,文学学科内外稿发文比例平均为4∶6,提升了本学科栏目的学术影响力。
学术杂志的质量取决于所刊登的论文,稿件水平又取决于作者的素养。高质量的文章越多,刊物的水平越高,读者也会越来越多,刊物的社会影响力当然就越来越大,越能吸引来高水准的论文。期刊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编辑、作者、读者的互动便越来越多,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贡献就越来越大。
三、加强与同行交流,及时了解期刊发展新形势
(一)适应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参与文学学报等数字化期刊建设
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浪潮正在改变世界。传统学术期刊的办刊理念、办刊模式、传播方式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融合,极大地推动了学术期刊的发展。网络环境下,期刊竞争日趋激烈。网络化进程,对学术期刊本身、编辑自身,既是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作为学术期刊内容的生产者,只有改变惯性思维、克服职业惰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我们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办刊的现实要求。2011年由17 家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综合性大学学报自发联合创办“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实现了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各编辑部联合供稿、协同编辑,由中国知网以开放获取方式进行线上传播和自由下载。创刊以来,不断扩容,现在它已成为由《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历史学报》《哲学学报》《政治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社会学报》《教育学·心理学报》《传播学报》《民族学·人类学学报》《艺术学报》12 种一级学科学报以及《儒学研究》《三农问题研究》《青少年研究》《资源环境研究》《区域文化研究》《性别研究》6 种专题期刊组成的数字化期刊群。笔者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复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同人共同编辑文学学报,直接参与到综合性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去,收获良多。
(二)通过参加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省局、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等组织的各类培训、会议,了解形势,与同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提高自身认识与业务水平
在已有相关出版学、编辑学、著作权相关知识与技能基础上,笔者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更新自己的编辑出版知识,如自学新版《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通用规范汉字表》《汉语拼音正词法》等规范性文件,提高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笔者还通过《文学学报》编辑工作会、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研讨会等形式走访同行,了解到很多信息,如《复旦学报》关于海外学者的发文要求,《清华大学学报》侧重文史学科、发文少而精,《文史哲》以大文为主,《社会科学战线》的特稿,《南京大学学报》和《南开学报》的“南南合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与各文摘刊物、通讯评审专家的交流等。这些由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主办、具有强大作者群体的知名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其专业理念、专业水平与办刊经验,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给自己很多的启发。
(三)立足学报,面向专业类刊物学习
专业类刊物专题化栏目的长期持续性建设与学术选题经验,也很值得综合性学术期刊借鉴与学习。如与《文学遗产》《文学评论》《古汉语研究》《汉语学报》《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等专业类刊物或学术集刊的交流,促使自己在文学学科专题栏目的策划上形成了新的认识。吉林大学《东北亚论坛》在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国际化方面的探索,也给人以很深的启发。
四、编辑视野为杂家,学科研究做专家:编辑学者化的努力
“编辑应该是学术出版的又一道而且是决定性的门槛。编辑的学术素养、学术判断力、学术眼光决定了学术出版物的品质”[2]。20世纪初的某些大学者同时都是主办刊物的编辑,好的编辑同时也是某一研究领域里的佼佼者,如陈独秀、叶圣陶、鲁迅、胡适等。对于先贤们的标杆榜样,“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可通过个人在学术研究中的实践努力靠近之。
(一)围绕兴趣做科研,在论文写作中体验求得之乐,尽量避免“眼高手低”的后果
先入乎学问其内,不说外行话,才能与作者有效沟通,深切为学术服务。这是笔者学术研究工作由内而外的动力所在。为扎实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增强与作者的学术对话能力,笔者于2006年9月至2011年6月在职攻读语言文学博士学位,2014年4月开始在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始博士后研究工作,围绕相关选题发表了一些学习心得,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截至目前,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如《〈五音通韵〉所见〈字汇〉刍议》《高本汉“二手材料”构拟〈广韵〉之检讨》《〈五音通韵〉征引〈正字通〉考辨》《日藏〈五音通韵〉的版本与著作年代问题》《清初韵书〈五音通韵〉所见〈中原雅音〉》《〈五音通韵〉编纂特点述论》《清抄本〈五音通韵〉的语音意识》《明治时期以来中国语教科书中的“满洲语”资料》《现代汉语外来构词词素研究的基本问题》《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外来构词词素成因、特点及其影响》等),其中编辑学论文3篇(《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困惑与追求》《学术期刊论文代发产业链的调查分析》等);主编学术著作两部(《对外汉语教学论著指要与总目:中国语卷》《对外汉语教学论著指要与总目:指要与日本语卷》);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中华书局大型古籍整理研究项目《日本江户明治时期中国语教科书汇刊》的编辑撰写工作。曾经荣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吉林省语言学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等荣誉,在编辑学者化道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围绕博硕士学位论文及博士后选题深入持久研究,先后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五音通韵〉与清代北京官话语音形成研究》,编号:09YJC740034)、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五音通韵〉与清代吉林方音关系研究》,编号:2007019;《日藏〈五音通韵〉及相关韵书研究》,编号:2012BS05)、吉林省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清末民初吉林方言词汇考察》,编号:JYKL125YB-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 批资助基金(《新发掘清代北京官话韵书音系研究》,编号:2014M561900)等各类项目资助。这是笔者学术研究工作外在的促动和激励。
切身从事学术研究的实践,使笔者在对所编论文学术创新性、科学性、可持续研究性等方面的认识提高了,对作者创新研究潜力、成果创新品质等的把握也更加准确了,更深刻地体会到期刊编辑与学术研究的“互促”作用。将学术研究与期刊编辑工作结合在一起,初尝学术研究“登堂”之乐,专业研究的基础日益厚实,编辑工作水平也同步提高。
(二)编辑视野方面是杂家
入某一行当之内,又能出乎其外,置身于一个更为广阔的大背景下才能更有效地把握、编审好稿件。围绕兴趣点,拓展关注范围,从汉语理论及应用研究入手,围绕自己对“古”的兴趣,如古典文学、古典文学批评、历史学、版本文献学等拓宽至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等方面,将专家的深度和编辑的广度结合在一起,向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目标前进。
正是在主体意识的指导下,自己的编辑业务水平和学术科研能力逐渐提高。经过初评和复赛两轮程序,结合业务技能水平(含文字基本功和审编能力)、科研能力、前沿意识、主题策划与栏目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2015年1月4-8日哈尔滨市举行的“首届中国高校社科期刊青年编辑业务技能大赛”上与其他四位优秀同行荣获一等奖。这是荣誉也是激励,敦促着自己踏实前进。
关于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意识践行的经验总结,一言以蔽之,即“不停地和自己‘过不去’”,“不停地‘折腾’自己”。只有这样地持之以恒,才能永远做到“文章合为时、事而编”“文章合为时、事而作”。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waFznHBSMH2jK4YO2osN0TYu2eQ3LMMtvLA70R8cBVpufWRG SK9eky1wHzPoRtbtJ5SpxtplDootlbMaEENX5K,2014-07-25.
[2]朱杰人.学术出版是需要门槛的[EB/OL].http://www.gmw.cn/xueshu/2012- 09/content_5121443_2.htm,201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