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茱蒂斯与华蓉形象的比较研究——兼谈朵丽丝·莱辛对我国“剩女”问题的启示

2015-08-15段湘怀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剩女蒂斯老五

段湘怀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娄底417000)

朵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英国文坛的常青树。其创作关注女性,尤其关注知识职业女性的生存境遇。她在其短篇小说《吾友茱蒂斯》中塑造了一位大龄未婚女性茱蒂斯的形象,作品中的茱蒂斯属于独立自主的知识职业女性范畴。无独有偶,我国新写实派代表作家方方也以写知识女性著称,她也关注了大龄未婚知识职业女性,并且通过其作品《树树皆秋色》塑造了华蓉这一鲜明的女性形象。而像茱蒂斯、华蓉这样的女性,就是我国目前倍受关注的“剩女”形象。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2007 年8 月公布的《2006 汉语新词语选目》的解释:“剩女”是“指那些生于70 年代的大龄女青年,也被称为‘3S 女郎’——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简单点说,就是大龄未婚女,婚姻市场上被剩下的女人。目前,这些被剩下的女人经过媒体、学界的审视、塑造,在我国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茱蒂斯和华蓉这两个“剩女”形象的比较分析,发现隐含在她们背后的作者的表达与思考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尤其是朵丽丝·莱辛的独特表达更是对我们正确看待理解“剩女”问题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 茱蒂斯与华蓉的形象比较

(一)茱蒂斯与华蓉的相似之处:面临亲友压力的大龄未婚知识女性,渴望真纯爱情

茱蒂斯和华蓉同为剩女形象,着实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人年龄差不多,茱蒂斯年届40,独身、独居;而华蓉也已年过40,依然单身。其次,两人都有知识,有职业,经济独立自由。茱蒂斯牛津大学博士毕业,主修生物和诗歌,是一位诗人,并在一所学校讲授诗歌;而华蓉也是博士,在大学教书,并且是行业精英。再次,两人因为一直单身都同样面临着来自周围朋友同事的压力。像茱蒂斯,被一个加拿大女人称为“典型的英国老处女”,一位在宴会上碰面的美国社会学家也好奇她是不是已经放弃了婚姻,她的朋友贝蒂更是不能理解她的所作所为。华蓉也一样,就连同为她大学同学兼同事的梅芜和王志强夫妇都不能理解她,认为她必须快点结婚,并一而再地煞费苦心地告诫她作为一个过了40 的女人不要在婚姻上挑三拣四,甚至为她介绍大了她差不多20 岁的男人。最后,两人内心都渴望真纯的爱情。茱蒂斯是一个特别自我的人,任何时候都看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可当她在意大利旅行认识了一个叫做卢格·雷的理发师后,虽然内心感觉到了两人可能存在的不合适,但她很享受跟他在一起的时光,甚至想象过自己嫁给他和他一起生活的状况。而之前,茱蒂斯也曾和一个大学教授同居,并表示自己也喜欢这种亲密的关系,但当那位教授想娶她的时候,她却拒绝了,因为她知道自己和教授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来,茱蒂斯内心其实是渴望爱情的,只是她没有碰上她自己理想的真纯爱情,所以她一直独身。华蓉也一样,在《树树皆秋色》里,至少先后有3 个男人追求过华蓉,有两个人是华蓉所不喜欢的类型,所以直接就被淘汰了。而第3 个追求者,华蓉其实是考虑过的,只是那人很不真诚,华蓉的心扉就彻底对他关闭了。在她自己一路读书,评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过程中,她其实是很寂寞的,正如梅芜所说,她只是不愿意在梅芜面前承认罢了,以至于后来她会盲目地爱上一个仅仅是通过电话的男人,这其实都是她内心寂寞、渴望爱、渴望被在乎、被牵挂的体现。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朵丽丝·莱辛笔下的茱蒂斯和方方笔下的华蓉确实非常相似,但两人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下面我们结合故事来分析。

(二)茱蒂斯与华蓉的不同之处:寻爱之旅中,一个主动、因循自我,一个矜持而顾虑重重

作为经济独立的知识职业女性,又都大龄未婚,面临周遭人们的不理解,内心深处自然渴望真纯的爱情。但是在寻爱的过程中,茱蒂斯和华蓉却表现出了迥然的差异。

在《吾友茱蒂斯》里,茱蒂斯敢于尝试各种各样的情感生活,在尝试的过程中探求什么样的生活适合自己,任何时候都主动而遵循自我内心。她喜欢男女间的亲密关系,就和一位爱慕她的教授同居,但教授必须在第2 天早晨离开,并且她不需要教授为了她而离婚。当她在意大利对理发师卢格·雷产生好感后,虽然觉得两人有距离,但那种好感让她愿意去尝试和卢格·雷在一起的生活,甚至努力去克服自己的不习惯。而当她深刻体会到她和卢格·雷在精神上的巨大鸿沟时,她也很果断地选择了离开,完全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面对贝蒂的不理解,她回答说:“人要是不能依赖自己的感受去行事,那还能依赖什么?”[1]218在她寻爱的过程中,她一直是很主动、很自我的,从未迷失自己。正如她的朋友贝蒂所说:“不管她嫁给谁都没有什么两样,反正她永远都会保持她自己。”[1]208

而华蓉则不一样,在她的寻爱之旅中,她表现得矜持而顾虑重重。正如作品所说,华蓉与人交往从来没有主动过,因为她成长在一个女人矜持的时代,她没办法在寻爱的路上大胆主动起来。在她拒绝了前面的3 个追求者之后,她就一直只是在等待爱情,等待她的真命天子出现,等得烦了,倦了,就连等的感觉都没有了,最后干脆自我安慰地把自己所住宿舍楼外面的山当丈夫,湖当情人,表面淡然而内心孤寂,所以后来她才会爱上从未谋面,只是通过电话的老五,落得一个被玩弄的结局。这样的结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矜持和不主动。她明明意识到了自己和老五关系的暧昧,却连老五的基本信息都不敢主动询问;明明知道老五认识她、熟悉她,而她连老五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这样的交往方式完全不平等,但她还是连见面的要求也不敢提,因为她怕失了自己端庄稳重的身份。一直到她在感情上对老五欲罢不能又担心自己成为老五和他的朋友的一个游戏实验的时候才觉得内心恐惧,终于下定决心约见老五。这时候老五突然不再跟她联系,手机也关机了,她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办法找到他,她对他的信息除了手机号码外一无所知。而当她为了老五大病一场再次接到老五那目的非常明确的电话之后才如梦清醒。在这个过程中,华蓉其实一直都在揣测着老五的信息,也一直都想问清楚,甚至想过要和他见面说明白。但由于她的矜持、保守而一再退却、妥协,最后导致一个难堪的结局。

二 导致茱蒂斯与华蓉形象差异的原因

(一)英国社会经历了两次女权运动的洗礼,广大知识女性已经形成了鲜明自觉的自我意识

朵丽丝·莱辛的《吾友茱蒂斯》创作于1960年代,当时的英国社会正经历第2 次女权运动的洗礼。第1 次女权运动让广大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获得了更多的权利,生活中对男性的依附性减弱,独立自主能力显著增强;而第2 次女权运动经过波伏娃、贝蒂·弗里丹、以及米勒特等女权主义者的努力,广大女性以更高的激情全方位地思考了有关自身的问题,其中强调对消除男女的性别差异更是让广大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认识到了自己是和男人一样具有平等价值和尊严的“人”,从而形成了鲜明自觉的自我意识。美国女权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贝蒂·弗里丹在其《女性的奥秘》里就明确指出:“妇女和男人一样,存在着同样大小的潜在能力。妇女,还有男人,都只能在施展了自己全部能力的工作中才可能寻找到自我,一个妇女是不可能通过其他的人——她的丈夫和孩子——来找到自我的。她也不可能在乏味的家务琐事之中找到它。”[2]这样的女权思考深深地影响了欧美女性。这种影响体现在有许多的欧美女性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更加关注自我的内心需求,注重人生意义的追寻,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茱蒂斯作为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有自己独立的经济能力,所以她更加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并且很好的遵循自我的心灵感受,不盲从,不虚荣。她穿上贝蒂送她的衣服,像山林女神一样美丽优雅,可她却脱下来重新换上了自己的旧衣服,因为她觉得人应该保持个性,而不是什么漂亮就穿什么;她是一位诗人,但是她从不讨好评论,她认为“她的作品本来就是要留给少数能够欣赏的人看的”[1]204];她为电视台录制节目,内容只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而不让钱牵着鼻子走。她选择跟教授同居,不在乎贝蒂不理解的目光;她对卢格·雷有好感的时候,不在乎两人身份的差别,而当她从处理小猫事件上感受到两人心灵、精神上存在的不可调和的鸿沟的时候,她也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她不议论别人的生活,也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生活的议论。她就像一位自由独立的山林女神,她认识自己,任何时候都是自己的主人。正因为这样,她的寻爱之路主动而遵循自我心灵,时刻都体现着现代理想知识职业女性的自信和自由。

(二)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广大知识女性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既反叛传统又因循传统

方方的《树树皆秋色》发表于2003 年,时间远远晚于《吾友茱蒂斯》。这个时候的中国社会虽然也受到了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并且法律上已经明确规定了男女在各方面权利平等,但因为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自发的女权运动,中国封建传统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广大女性并没有建立起鲜明自觉的自我意识,尤其是广大知识女性,在这个走向独立的过程中难免表现出既反叛传统又因循传统的特点。“尽管妇女获得了空前解放,但滞后的封建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在妇女解放的表象之下,中国妇女陷进了一个对性别问题既十分敏感又认识模糊、既言不由衷又无法言说的境地”[3]。像作品中的华蓉,在事业上,在生活品味上,她能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和追求,是一位既优雅又自信的女性。但面临婚姻问题的时候,她就彷徨了。她渴望真爱,却不敢大胆追求。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她敢于反抗,但同时内心又很脆弱。如当梅芜夫妇为她介绍对象,两次提及大她差不多20 岁的张教授时她内心的反应。第一次谈话对华蓉的冲击:“王志强说的每一个字,都像是被她的一根根头发串了起来,然后就吊在她的耳边甩来荡去,害得她所有的事情都做不了,所有的书也看不进。”[4]273第二次谈话对她的冲击:“梅芜的话还是一点点从这静中浮了出来,嗡嗡地聒噪个不停。无论华蓉怎样抵制,它都不歇,就如江水一样不肯断流,华蓉渐渐便有些恼怒。”[4]277这说明她平时的我行我素其实是一个假象,在她的内心深处,她是很在乎别人对她生活的看法,尤其是她的这种大龄未婚状态。正因为这样,当她在电大上课,一学员问及她丈夫是否和她同一学校的时候,她都不敢真实作答,而是撒了谎说是。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华蓉对自己其实是缺乏了解的,她并不是如她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一个独立自由的女性,她的内心有太多束缚和羁绊,她始终都没办法超越传统世俗的眼光做真正的自己,所以她的寻爱之路顾虑重重,以悲剧结尾。

三 茱蒂斯形象对我国“剩女”问题的启示意义——朵丽丝·莱辛的独到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在一个“剩女”问题充斥报纸、荧幕以及人们茶余饭后的社会生活里,茱蒂斯形象的可贵显得尤为突出,这体现在朵丽丝·莱辛的独到思考上,同时对我国学界关于“剩女”问题的探讨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剩女”是一个充满自以为是的词汇

在我国媒体、学界的解读中,“剩女”就是婚姻市场上被剩下来的女人,隐含着她们是被挑剩的女人的意味,所以这些女人是不幸的,是值得同情和怜悯的。正因为这样,社会应该严肃对待这个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严阵以待。甚至有学者专门撰文分析“剩女”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剩女”问题的办法:科学调查预测,掌握准确数据;扩大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动员社会力量,提供有利平台;协调城乡发展,扩大择偶半径[5]。在这样的语境下,总感觉“剩女”们就像滞销产品,需要通过各种渠道使之尽快脱销,充满了歧视和自以为是的心态。这些学者们是否想过,“剩女”难道真的就是婚姻市场上被挑剩下的女人?

朵丽丝·莱辛显然不这么理解。她笔下的茱蒂斯虽然年届40 依然单身,但她有知识、有才华、有美貌、有让她自我成就的事业以及对自然万物难得的尊重之情和爱心。她能认识自我、遵循自我,随时都能主宰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女性怎么会是婚姻市场上被挑剩下来的人?还有文章中的的艾茉莉姑妈和玫瑰姑妈。这两位女士都70 出头了,一直独身,当然是普通人意义上的“英国老处女”、中国的“剩女”。但她们“花费许多时间服务教会,参与善举,和世界各地的朋友通信,关心亲戚的孙子辈、重孙辈”,“《观察报》和《时报书评》上评论的每一本书,她们都阅读”,“音乐造诣颇深,常写信鼓励一些她们认为未受重视的年轻作曲家”,“身为保守党党员,消息灵通兼具判断力,既可能写信支持内政部长,也可能拍电报去表达抗议”[1]199。她们独立自由、有知识有思想、智慧而博爱。面对这样的女性,当人们煞有介事地对她们没有男人共同生活,完全依靠个人单打独斗的生活进行研究审视,指指点点,甚至还带着一种怜悯、嘲笑的态度的时候,该是多么悲哀的一种讽刺;当人们策划着各种各样的方案、途径以期帮助她们脱离这样的单身状态的时候,该是一种多么愚蠢的无知。朵丽丝·莱辛通过自己的作品告诉读者,大龄未婚女性并不等同于婚姻市场的滞销品,她们之所以单身并不是自身不够优秀,相反,有时候恰恰是因为她们太过优秀,独立而坚韧,在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爱人时,她们宁可单身,活得自我、悠然。所以,用“剩女”来归类这样的女性无疑是非常可笑的,“剩女”实在是一个充满自以为是的词汇。

当然,我国学者们所关注的“剩女”不可能都像茱蒂斯或者艾茉莉姑妈、玫瑰姑妈一样,但在她们中间,肯定不乏这样可敬可爱的女性。所以,我们在关注审视这一群体的时候,要尽可能客观详尽,不能用“剩女”一词一言以蔽之,对她们进行自以为是的指指点点,因为,这只会让人觉得可笑。

(二)广大“剩女”们要认清自我,勇敢自信,遵从内心,不随波逐流

中国封建思想几千年,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根深蒂固,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时至今日,广大女性依然处于这样的传统中无法自拔。华蓉在寻爱之路上为什么一直矜持被动?梅芜为什么给华蓉介绍一位快退休的名教授而不给她介绍一个年纪相当的普通工作人员?一位年方30 的女博士为什么宁愿选择嫁给可以做她父亲的张教授?因为我们的传统就是这样,女人是被动的,是处于附属地位的,女人必须找一个比她强大的男人才能大树底下好乘凉。人们在这样思考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时代的变化。现代社会的女人已经站立起来了,她们在各方面都不比男人逊色,某些方面甚至更强。她们不需要依靠男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她们完全可以遵从自我心灵,安排自己的生活,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伴侣。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经济实力、权利、地位不再应该成为一个衡量人的要素。可惜的是,广大中国女性,即使是知识女性也很少有这样的觉醒,就算意识到了,也往往缺乏突破的勇气。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剩女’现象是在传统婚恋观束缚下的现代化都市中产生的。‘剩女’婚恋的困窘实质上是社会的进步与观念的固守、经济的独立与择偶的传统之间的一场博弈。”[6]像《树树皆秋色》里的华蓉,这么一位优秀的女性之所以被剩下,就是因为她的朋友都抱着这样的观念:华蓉是博士,教授,有文化,经济条件也优越,那她的丈夫就不能比她差,至少要跟她差不多才般配,所以她们宁可给她介绍一位老头也不愿放弃这些条件。而华蓉自己虽然敢于突破金钱名利的束缚去拒绝这样的婚姻,但她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主动选择,为自己找一位心灵契合的人生伴侣。

在中国,像华蓉这样的女性显然更具代表性。那这些所谓的“剩女”们到底该何去何从?是极力从各方面推销自己,甚至不惜委屈求全,让自己在婚姻市场中从滞销变得畅销还是从容淡定的活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精彩?面对这样的疑问,朵丽丝·莱辛通过其创作给了我们直接的回答,她笔下有着清晰的自我意识、独立自主,遵从心灵自由的茱蒂斯无疑是广大中国“剩女”们学习的榜样。大家应该像她一样,在寻爱之旅上,认清自我,勇敢自信,做自己心灵的主人,淡定从容地追求圆融自然的婚姻,而不是迫于压力,随波逐流,为了结婚而结婚。

(三)社会媒体要正确理解看待“剩女”现象,努力为她们营造一个宽松的语境

在《吾友茱蒂斯》的结尾,朵丽丝·莱辛借茱蒂斯之口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不懂人家为什么爱谈论别人的事。哦——我不是批评你们。可是你们为什么那么有兴趣。”[1]213这里,作者所质疑的其实是人们一种不成熟、不正常的窥视心理。

女性大龄未婚,往往容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目前的中国社会,由于人们对这一现象认识的不足,导致所构建起来的语境无法让她们轻松生活。如人们按照年龄阶段分门别类地给这些超过了国家晚婚年龄,依然在为解决个人问题而奋斗的大龄女性们取外号:剩斗士(25-27岁)、必剩客(28-31 岁)、齐天大剩或斗战剩佛(32-36 岁)、剩者为王(36 岁以上),各种称呼,不一而足。从这些带着明显调侃意味的称呼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这些大龄女性所持有的一种旁观、窥视、嘲笑的态度。这样的关键时刻,本来应该是发挥我们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的时候,可我们的媒体却很不适宜的扮演了一个同谋者的角色。陕西师范大学的危琼老师通过研究《广州日报》、《新民晚报》、《华商报》、《女报》4 份具有代表性的报纸在2009 年1 月到2010 年2 月6 日期间的73 份报道样板,指出“报纸对于剩女的报道中代表讥讽和调侃的负面情感色彩比较浓重,而代表同情和鼓励的正面色彩相对较淡”,“不利于剩女积极形象的塑造,使得读者对于该群体的偏见和误解加深,不利于社会对剩女群体的包容和理解”[1]。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报纸在谈及“剩女”时,很多时候所采取的确实不是一种严肃的态度,关于“剩女”的报道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种调味品吸引读者的注意,注重的仅仅是眼球效应。而报纸作为舆论的喉舌,它们的倾向性自然非常容易影响读者,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不太热衷于思考的快节奏时代。工作之余,那些把阅读当消遣的人内心充满的是一种窥视的欲望,报纸所策划的“剩女”话题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为了迎合人们内心深处的窥视欲望。这样的舆论导向无疑是非常错误的。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媒体对自身缺乏这样的深刻审察,或者说缺乏这样的人文情怀,不由自主地成为了挤压广大大龄未婚女性生存空间的帮凶。

朵丽丝·莱辛借助主人公茱蒂斯一句“你们为什么(对别人的事)那么有兴趣?”直击人们无聊、浅薄的内心,启迪人们在反省自身的同时学会尊重个人心灵的自由,尊重那些为了自由的身心而敢于反抗、敢于承担的人。而我们的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更应该走在前列。面对广大大龄未婚女性群体,媒体严肃负责的态度和对道德底线的坚守确实就是她们生活轻松自由的保证。我们的媒体不应该在“剩女”现象的问题上采取一种家长里短式的话语模式,社会也不要对这一群体抱着一种窥视、嘲讽的心理。只有这样,广大“剩女”们的生存语境才能更轻松,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自主、自由。

通过上文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位女作家关于所谓“剩女”问题的表达和思考。方方作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品更加注重对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缺乏一种居高临下的视野,她对故事的讲述更加接近普通庸常的人生,故她的《树树皆秋色》中的华蓉只能成为这种庸常生活中的一位悲剧“剩女”形象。而朵丽丝·莱辛作为一位两度离异的单身母亲,她对女性的生存境遇有着独特体悟;作为一位历经各种社会思潮洗礼的睿智女性,被瑞典文学院称为“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她对女性走出这种困境的道路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索和探求。因此,她的《吾友茱蒂斯》依然秉承着她一贯的写作态度:在去粗取精、琢石成玉地呈现女性生命状态的过程中给读者最大的心灵震动。与方方相比,她恰恰拥有的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视野,正是这种视野,让她的作品更具有启示意义。

[1]朵丽丝·莱辛.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M].范文美,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2]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程锡麟,朱徽,王晓路,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350.

[3]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8.

[4]方方.方方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5]魏彤儒,张刚.中国现代社会“城市剩女”问题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0(5):22-24.

[6]王蕾.中国都市“三高”“剩女”的婚恋困境研究:以电视剧《大女当嫁》为例[J].华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18.

[7]危琼.报纸对“剩女”的媒介形象塑造[J].新闻世界,2010(9):112-114.

猜你喜欢

剩女蒂斯老五
娘走了,妈还在呐!
找找看
裸背
巴尔蒂斯的绘画艺术
Boarding school holds “Failure Week” to celebrate failure Victoria
老五
“剩女”感到多方压力
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