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院校辅导员深入参与课堂教学管理
2015-08-15雷丽莎
练 波,雷丽莎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160)
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教育形势和社会环境,作为一名高校的辅导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开展工作,推动高校的发展和建设,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在高校中,培养专业人才无疑是最重要的,教学是占中心地位的,而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群体,辅导员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最了解,在辅导员的参与下,对促进教学的中心地位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辅导员工作与学校的教学工作时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的。教学工作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辅导员的工作也会对教学工作产生影响,促进或制约教学工作。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围绕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在平时与学生的联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保障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应该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应该参与到课堂教育中来,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高校的教学、服务和管理工作中,教学工作应该居于中心地位,科研、后勤、管理等都应服务于教学工作,共同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校辅导员要参与到学生的课堂中来,就要求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辅导员对学生所学的专业,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不能很好地跟学生进行沟通。另一方面,要求辅导员应具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要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在高职院校里,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应该深入课堂查课、听课,要加强学风建设,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高校中,辅导员是学校里各个部门联系学生的纽带,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与专业任课教师相比,辅导员了解学生的时间更长、渠道更广。辅导员除了加强在日常的活动和生活中与学生沟通外,还应加强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交流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便于学生接受。辅导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心理状态、家庭情况甚至感情情况,因为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帮助、辅导,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
辅导员深入课堂管理,能够更好地加强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及时掌握教学中的各种情况;能够得到任课教师的信息反馈和建议,了解学生在平常学习中的状态,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入课堂后,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可以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辅导员参与课堂,这是辅导员工作的延伸,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深化,这对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实现:
(1)辅导员要坚持长期参与专业建设、教研室讨论等工作。通过与任课教师的相互联系、沟通,辅导员可以熟悉专业特色、课程要求,从而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
(2)辅导员要不定时地听课,进行记录,并主动与学生沟通,要成为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要将学生对课堂的建议和意见等,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辅导员要参与到专业的教改项目中,与其他教师建立起合作关系,为教学教改作出相应的贡献,并享受项目相应的利益。
(4)期末时,辅导员应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参与对学生的试卷分析,总结经验。
(5)高校要为辅导员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多让辅导员走出去,学习其他院校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理念。
高职院校辅导员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深入课堂,能更好地管理学生,可以与任课教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学风建设。辅导员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行为能起到一定的督促和教育作用,但是课堂的整体效果还是需要任课教师来掌握,这两方合并在一起,能解决辅导员查课治标不治本的问题,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辅导员的管理理念中,应该主要抓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通过学生来管理学生,把学生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结合在一起。实现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再到“文化育人”,最终形成独有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化氛围的熏陶,让学生自觉管理,这才是最理想的效果。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的重要性。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学习,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知识,今后才能发展得更好,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而创新。辅导员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维护校园秩序,领导好学生班级和团队组织。在高校中,辅导员的工作是学生工作的根本,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 曹燕.高校辅导员工作如何促进教学中心地位[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11).
[3] 孙玲.辅导员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艺术和方法[J].教育管理,2009(2).
[3] 曲倩劼.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J].中国冶金教育,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