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台湾地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动因
2015-08-15李琳
李 琳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以下简称“文复运动”) 是我国台湾地区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发起的一场社会文化运动,对我国台湾地区可谓影响深远,两岸学者给予高度关注。正如许多研究学者所论述的①相关学者及研究成果主要有: 宋淑玉: 《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述论》,《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年6月。李厚刚,洪明: 《浅析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年第1 期。关志钢: 《关于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几个问题》,《台湾研究集刊》,2001 年第2 期。席富群: 《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述评》,《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年9 月。,“文复运动”发起的直接原因是针对1966 年大陆的“文化大革命”,丢失大陆的蒋介石一向狂热反共、日夜梦想“光复”大陆,抓住这一攻击共产党的绝好借口,以孙中山的合法继承人自居,宣称台湾要保卫中华文化,振兴中华文化,实现“三民主义思想向大陆更积极、更全面的进军”[1](P2920)。除此直接因素之外,学者们也分析了“文复运动”发起的深刻社会背景,一方面,迁台后,蒋介石着手对台湾国民党进行改造,加强集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社会受到西化思潮的冲击影响,自由派的知识分子对这种“一个领袖”的集权统治并没有从心底认同,他们无视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有的甚至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以民主为名追求全盘西化。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台湾的地方力量对“外省”来的国民党统治者,存在一定文化和心理上的隔阂。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进、自身经济地位的确立,这部分地方势力产生出一种相对于台湾国民党当局越来越强烈的政治离心力,现在常说的“台独”势力出现并渐渐壮大,经常从事针对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激进活动。并且,“自由派”知识分子与地方势力两部分力量迅速结合,追求欧美的社会文化,批评台湾国民党的专制政治,台湾国民党当局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舆论压力。伴随着社会对外开放、经济高速发展,西方腐朽风气、色情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如同细菌一般侵蚀台湾的每一个角落,以致台湾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吏治腐败、道德败坏、吸毒盛行、色情泛滥……民众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和生理刺激,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准越来越没有底线。对此,一般民众极为不满,呼吁重整伦理道德,改良社会风气。另一方面,短短几年丧失整个大陆政权,这对蒋介石来说,是其走上中国政治舞台以来前所未有的打击。他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原因,更重要的是思想文化问题,是“败在革命精神的丧失”,败在“对革命的理论和革命的方法,欠缺认识,欠缺研究的上面”[2](P2224)。因此,除了进行各项政治更张与经济措施的工作,我国台湾地区的精神动员几乎一个接一个。
以上固然是“文复运动”的背景或原因,但用其来解释台湾国民党当局推动运动的必要性、为何规模如此宏大等问题依然牵强。若换个视角,把“文复运动”理解为一套当局对其处境和施政作为的自我解释体系时,便会发现台湾国民党当局无时不在赋予自己意义,以证明其存在的理由。实际上,“文复运动”有着台湾国民党当局塑造并维护统治正当性的主观要求这一深层次原因,以下就由此视角对“文复运动”的动因进行分析评述。
一、从内外形势看,强化统治的正当性需要急迫
1949 年南京国民政府垮台后,国民党退至台湾,在美国支持下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政府对峙,海峡两岸从此陷入分裂,我国台湾地区成为“中华民国”实质统治的主要疆域,“中华民国”对外面临中共政权的强大压力,对内因应欠缺民意正当性的事实,“中华民国”塑造统治正当性的要求更为迫切。
(一) 内部政治气氛紧缩,专制统治与民主宪政的矛盾日渐尖锐
1949 年12 月7 日迁台,面对一连串军事失利,台湾成为抵抗共产党势力的最后据点,虽然大陆没再持续进攻,然而两岸对峙的严峻情势形成。国民党虽然立身台湾,但仍时时提防大陆攻势,加紧巩固领导中心并确保社会稳定。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协防台湾,这为苦撑待变的台湾国民党当局注入一剂强心针。蒋介石趁此外在环境有利的机会,进行国民党内部的改造,确立以党领政、以党领军的原则,巩固了其在台湾的地位。此外,还以“戒严令”、《动员戡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等非常手段弱化不同层面的威胁,进一步加强对罢工、集会与经济等的管制工作,加重刑罚与检举工作,紧缩思想言论与集会结社等基本权利,肃清台湾内部在行动思想上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可能性。在加强集权统治的同时,国民党政府又想树起民主宪政的“牌坊”,于是1950 年通过《台湾省各县市实施地方自治纲要》,在地方民意代表与地方首长选举上放开,让民众有直接的民主经验与政治参与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本土政治精英参政的需求,还扶持标榜自由民主真实价值的《自由中国》,展现政治与言论上较为开放的作为。
然而,我国台湾地区形式上的民主也并未长久,随着1954 年美国反共防堵政策施行,我国台湾地区外部安全获得明确保障,其通过民主以争取支援的需求减弱。在政治层面上,为因应“国会”无法如期改选的“违宪”问题,1953 年台湾“行政院”以“整个大陆尚为匪帮盘踞,选民无法行使选举权”为由,宣布第一届“国代”继续行使职权。1954 年之后,不论是国民党中央或地方层级,均以大陆“被匪占据”为由,采用“大法官释宪”的方式,使“国民大会代表”“立法委员”“监察委员”得以不被改选,继续行使职权,“万年国会”体制正式形成。同时,在地方自治问题上也以大陆“被匪占据”为由,停止“省县自治通则”的审议等,大幅限制自治的权限。1960 年,蒋介石以“修改宪法临时条款”的方式,打破“总统”只能连任一次的限制,成就了“终身总统”。“万年国会”与“终身总统”都严重背离国民党当局所标榜的民主宪政的常规,国民党得以不必接受民意的选拔与监督,在“国会”中一直保持优势,确立了国民党与蒋介石在台湾难以动摇的权力基础。在社会层面上,台湾国民党当局延续戒严体制,陆续公布诸多限制级别权利的法令,在舆论与言论的容忍度上明显下降,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修正“出版法”①参见台湾“中央日报”,1958 年6 月21 日。,对出版物进行内容检查、查禁等,严重戕害言论自由。乃至于1960 年发生了震惊岛内外的“雷震事件”,《自由中国》被迫停刊,组党运动随之烟消云散,显示了台湾国民党当局强硬清除异声的决心。
进入20 世纪60 年代中期,一边收紧权力,确保稳固,一边标榜民主,争取民意,取悦美国,两条路线的矛盾已相当突显,民主宪政因动员戡乱下的非常体制而被强烈扭曲,台湾国民党当局只有一再宣称即将发动反共复国战争,转移矛盾,也以此证明其统治合理性。
(二) 国际活动空间的动摇,“反攻复国”可能性降低
国民党迁台后,隅守一角,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正当性受到严重质疑。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发表声明支持台湾国民党,提出中立化原则,并展开大规模的军事与经济援助。在美国强力且实质的帮助下,台湾得以在联合国“代表”中国,阻止台湾落入共产党势力的目的已然达到,生存空间得以确保。
从1954 年5 月开始,浙江沿海陆续发生战事,9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向金门开炮,台湾国民党当局面临不能再“沦丧国土”的压力,积极备战,向民众大肆宣扬反攻时机的降临,并宣称要打回大陆,“第一次台海危机”拉开序幕,台海大规模战事一触即发。然而此时,美国介入这一态势的发展,坚定表明且实质地站在台湾国民党这边,也明确表示美国不支持台湾国民党反攻的立场。
1958 年8 月,解放军再次向金门发动炮击,美国提供大量军事物资,帮助台湾国民党防卫金门,金门得以无虞。但金门炮战使台湾国民党的军事实力缺陷明显浮现,没有美国的支援,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反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外,台湾国民党在对外关系上过度依赖美国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一旦国际形势改变,美国态度转移,台湾国民党地位将不可避免地动摇。
1959 年开始,美国参议院开始有声音主张中共政权进入联合国②1959 年11 月,康隆学社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上发表康隆报告,主张使中共政权进入联合国。台湾“中央日报”,1959 年11 月5 日。,显示美国正在开始朝着“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方向思考。1964 年,法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中华民国”在国际上的认可性开始动摇,这让台湾国民党当局非常不安。
综合内外情况,台湾国民党当局以“反攻复国”为名在台湾实行战时集权统治,而战争却因外在压力日渐丧失可能性,动员戡乱与民主宪政的冲突日益尖锐化,国际地位空间岌岌可危,为统治正当性正名、转移民众视线的需求相当迫切。
二、从其各年政策来看,军事反攻或战争准备口号越来越无力
国民党迁台后十几年,每年元旦蒋介石都要发布文告《告全国军民同胞书》,文告所提到的重要工作代表党政军系统当年预定或正在执行的重要任务,较具代表性。从梳理“元旦文告”着手,可管窥国民党在迁台的十几年间,如何动员民众顺应其统治,以何种借口或说辞向民众解释其隅守一角的合理性。
1950 年元旦,蒋介石发表题为“总裁号召全国同胞,万众一心反共到底”的文告,浓厚的战争气息扬于字间,以领袖的姿态与战时动员的内容,向“自由中国”的人民呼喊拥护台湾国民党当局,“反共抗俄战争动员”成为台湾国民党当局统治正当性的来源。1951 年蒋介石在元旦文告中宣布“过去告一结束,今后从头做起”,为国民党在大陆军事挫败的结果解套,也向民众宣示国民党改造成功,信心满满地以国民党的改造精神进行“国家”改造。这两年,蒋介石用金门与登步岛的捷报显示仍然处于激烈的战事中,并以战役的胜利宣称统治正当性。随着战役的逐渐减少,这种正当性基础也逐渐减弱。
1952 年,蒋介石将工作总目标定为“反共抗俄总动员”,提出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四项改造运动,反映实质战事结束,以战时动员的方式,从事台湾内部的各项建设,以维持缺乏战场时“中华民国”统治的正当性。从这一年起,台湾进入漫长的战争准备时期。在1953 年文告中,将年度目标设定为“继续”推行总动员,完成“反攻复国”准备,并从心态上加以规范,明白表示以“精神动员”达成“反共抗俄”的目的。1954年被定为“反共复国决定性的一年”,因为按既定时程,1952 年“反共抗俄总动员”开始,1953 年完成准备,1954 年应该赋予更积极的意义,然而文告宣布将实际进行的工作,却是召集“国民大会”与召开反共救国会议,文告简短、语气软性,不但没有“决定性”的意味,而且反攻备战的进程似乎有停顿的感觉。
1955 年,在外部安全获得明确保障的情况下,巩固反共抗俄基地,成为保障集体安全锁轮的精神,便反映在文告当中,其内容大部分都是重复1952 年以来所推行的总动员内容。但是,以即将进入战时而厉行法治纪律,开始将矛头指向自由民主的主张。紧接着,1956 年就明确指出“决不容许共匪假借自由的名义,以破坏我们大家的自由,假借民主的名义,以毁坏我们法治的民主”[3]。战争尚未开打,言论空间已在战争的名义下进一步被压缩。
1957 年被设定为“反共形势转捩时期”,1958 年为“决定世界命运严重关头”,延续战时动员,两年都是主张要促进与掌握“复国”机会,持续地充实战备并建设台湾为“三民主义模范省”。
由于1958 年台湾国民党当局军事反攻大陆的企图被美国明确拒绝,并透露出承认反攻可能性微小。1959-1961 年的元旦文告,蒋介石选择从国际情势证明该年是共产党崩溃的关键时刻,但这三年应加重非“纯武力”的途径,军事比重下降,“心理”与“精神”的重要性提高,色厉内荏的感觉跃然而生。1961 年接下来五年,文告中不再出现“今年是胜利奠定年”之类的口号,但一再重申反攻时机已到,却未将军事行动置于优位,说“反共的力量是精神大于物质,反共的步骤是政治先于军事”[4]。
实际上,1950-1966 年元旦文告的各项主张,早在1950 年均已提出,蒋介石只是在不断地复制既有的概念,扩大某些片断再重新组合,一再地重申陈词滥调。其以“反攻复国”口号宣称的正当性基础从军事反攻到战争准备,再到精神准备,可以说已到退无可退的境地,号召力和说服力也越来越弱,反映出台湾国民党当局无法突破外在结构的困境。
三、从手段方式看,文化动员经验促使其选择精神动员的方式
退至台湾后,蒋介石在总结和反省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经验教训中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思想文化问题是重要原因,是因为国民党思想不够统一,对“三民主义”不能笃行,“我们今后要领导革命,完成革命,就必须要党员言论一致,行动一致”[2](P2224),可见蒋介石对思想文化统一的重视。再者,从国民党执政几十年间几乎从不间断的文化运动来看,文化运动是其惯用手法,从内容和形式上都积累了不少经验,“文复运动”是其用文化手段配合解决政治问题的又一实践。
(一) 迁台前的新生活运动
1934 年开始的“新生活运动”,以复兴“礼义廉耻”的传统道德为旗帜,具体从“衣食住行”入手,借助行政力量,以官办政治运动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治理。该运动一度搞得轰轰烈烈,最终因1949 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无疾而终,影响效果也比较有限。
但是蒋介石对“新生活运动”的评价很高,尽管也确对“新生活运动”总体效果并不满意,然而他肯定“新生活运动”对于抗战的正面意义,使整个民族焕发出勇往迈进的新精神,“不知不觉的进步,正是我们对敌抗战最重要的力量”[5](P248),使民众“领略了精神制胜的意义,认识了我们民族道德的真价值”[6](P57)。民众之所以能够坚持抗战,不是全靠武器的,“这种成绩,乃是我们前后方军民同胞接受了礼义廉耻的精神力量所造成的”[5](P249)。
(二) 迁台后,文化运动不断
1.文化改造运动。1952 年元旦,蒋介石正式提出开展“文化改造运动”,倡议民众要发扬革命精神,提高科学技术以“振起全民对反共抗俄的敌忾心”,养成青年担负“反共抗俄”的新活力。运动内容包括民族精神教育、学术研究、奖励科学、文武合一教育与生产教育。运动开始之后,通过“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的决策与“行政院”以行政命令的形式,迅速而广泛地进行“文化动员”,号召民众以“四维八德”等民族道德作为精神武器,攻击毁坏传统文化的中共政权,以及惕厉忠勇爱国、拥护领袖的爱国情操。在该运动中,台湾国民党当局以传统文化为标榜,用道德修养为武器,积极引导“反攻复国”与巩固领导中心的方向,成功地排除了其他势力,得以全力维持战备状态,提供单一的思考方向。
2.文化清洁运动。1954 年,台湾国民党当局又发动“文化清洁运动”,简单地说,就是要扫除当时文化界里隐藏的“赤色的毒”①指蕴含共产主义思想的读物。、“黄色的害”②指内容伤风败俗的刊物。与“黑色的罪”③指某些“不肖”新闻工作者专门揭人疮疤或捕风捉影捏造事实的刊物。,以保持优良淳美的文化创作环境。在运动中,台湾国民党当局通过由国民党要人主导的民间团体,为处理当时的问题,引用或略加修改蒋介石的著作谈话作为理论依据,发动各方面人士响应,并安排每日见报的曝光率,顺其自然地汇集民意,以决定铲除对象的名单,交由政府机关处理,以此为依据,进一步铺陈增修法令的正当性。
3.战斗文艺运动。1955 年,蒋介石宣布“展开反共战斗文艺工作”,指示联合文化团体、策动媒体响应战斗文艺作品等组织工作。1956 年“战斗文艺应积极推行”④参见台湾“中央日报”,1950 年5 月9 日。、1957 年“全面推进战斗文艺”[7](P227)、1964 年台湾国民党召开新闻工作会议,通过“加强新闻与文艺工作合作,以扩大文艺战斗功能,促进反攻大业案”[8](P111)。1965 年第一届“国军文艺大会”通过议案,以“倡导革命文艺思潮,以求高度发挥战斗文艺的功能”[9](P329)为宗旨,推行国军新文艺运动,1966 年台湾国民党九届三中全会通过“加强战斗文艺之领导,以为三民主义思想作战之前锋案”⑤参见台湾“中央日报”,1966 年3 月9 日。。一直到“文复运动”前夕,该运动都是台湾国民党当局很重视的一项工作,发动媒体大量刊载鼓吹的文字与符合标准的作品,铲除危害“中华民国政府精神动员”与“反共抗俄”的障碍。
可以说,自“新生活运动”以来,在国民党统治区域,以精神动员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运动不断推出,这些文化运动已成为国民党文化动员必备且不断出现的理论根源。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国民党在我国台湾地区的统治正当性越来越站不住脚的时候,我国大陆“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台湾国民党当局正好以此为借口,掀起一场盛大的“正名运动”。1966 年11 月12 日,在孙中山先生101 周年纪念日,台湾国民党当局在台北阳明山新落成的中山楼中华文化堂举行纪念活动。蒋介石主持并发表了《中山楼中华文化堂落成纪念文》,大讲中华传统文化与“三民主义”的关系,鼓吹要以台湾为基地,建设“三民主义”,保卫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与会者孙科、王云五、孔德成等1500 人联名上书“行政院”,倡议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并定孙中山诞辰日为“中华文化复兴节”,“为我中华民族文化启明复旦”[10](P565)的倡议被台湾国民党当局采纳。同年12 月26日,台湾国民党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方案》,正式拉开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帷幕。
[1]蒋介石. 中山楼中华文化堂落成纪念文[C]//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第3 册.台北: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
[2]蒋介石.三民主义的本质[C]//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第2 册.台北: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
[3]告全国军民同胞书[N].“中央日报”,1956-01-01(1).
[4]告全国军民同胞书[N].“中央日报”,1962-01-01(1).
[5]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31 卷[M].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
[6]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32 卷[M].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
[7]李云汉,林养志.中国国民党七至九届历次中全会重要决议案汇编:上册[M]. 台北:“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1.
[8]第五次新闻工作会谈实录[M].台北:“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文化工作会”,1978.
[9]中国文艺年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文艺年鉴[M]. 台北:平原出版社,1999.
[10]“中华民国”年鉴社.“中华民国”年鉴[M].台北:正中书局,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