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学专业民族器乐普修有效性教学研究

2015-08-15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器乐民族教材

杨 清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高校音乐学专业“民族器乐普修”是指打破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大班制教学。一个教学班少则5人,多则20人以上。这虽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扩招后师资不足的被动之举,但也契合了民族音乐“民众性”这一特征。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庞大的群众基础,需要大面积的普及与教育。因势利导地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理念,选用恰当的教材,也不失为民族器乐与文化推广的新举措。

在民族器乐普修大班制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习惯了“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师生们都很不适应。不仅教师对组织课堂教学无所适从,而且在课堂上,教师根本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学生的“个性化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个性化特长”也不能及时发挥,相对于以往“一对一”的专业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作为高校教育者,应从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技术与文化等几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新形势下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

一 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音乐艺术本来崇尚的就是自由,只有思想的自由,才会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因此,对知识的开拓性教学是我们普修教师应该引起重视的。民族器乐演奏方面的很多技术性问题已经定型,少有扩展、创新的余地,但技术与文化、教学与技术的融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可能会使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技术动作的过分苛求,以及不断机械地重复练习一个技术动作,容易禁锢学生思维的灵活发展。自由的思想和学习自主性的丧失,是人才培养的大忌,是当今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过于强调学生做好每个技术动作,似乎不做好就不继续后面知识的讲授,结果学生在一个问题上被卡住,就无法继续前行,导致学生看不到学习的进步,久而久之,产生厌学心理。其实,绕着走,撇开现有的问题,先学其他的知识,也许会有好的效果,只要学生认真思考,不断练习,很多技术在融会贯通之后,就会恍然大悟,这是我国传统艺术所强调的“妙悟”。

二 推动以兴趣为动力的学习导向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不断地保持学生的兴趣,对新学的一门课程,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有浓厚兴趣的,但兴趣如何转化为持久的动力,是民族器乐普修教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譬如,在练习曲的选用上,除了保持教学所需的传统曲目外,还可将技巧训练与流行音乐作品结合,增加一些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改编的练习曲。又如:不断地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包括课堂、课外的演出等),以往教师大都以专业水准来要求演出者,但对于民族器乐的普修生,甚至是结业了的学生,演奏水平都不可能像专业学生那样高,如果不改变以往的观念,普修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几乎得不到任何表演机会,因此,要以齐奏、合奏、简单的参与演奏等形式让学生得到锻炼。一是让学生的每个小进步都得到教师、同学、社会的认可,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二是给学生演出的压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高标准地要求自己;三是让学生在舞台上得到锻炼,增加演出经验,提高舞台心理素质。

三 提倡以多元化为特征的教学手段

以往一对一教学的过程大体是:先听学生弹上节课的作业,然后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布置新练习曲或作品,简单讲解一下要点,学生回去自己练,教师好像只是一个布置作业的监工。这样的教学,对于那些基本功扎实、自学能力强的主修学生,也许还有效果,但对于普修学生,恐怕很难奏效。这就要求教师耐心指导、谆谆善诱,甚至是陪伴式教学。不仅要将演奏中的问题解决,还要教给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学习方式的科学性不在于形式上的新颖,而在于是否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实现学习目标[1]。很多普修学生以前未接触过器乐学习,对器乐演奏中的乐句、乐段的“气口”把握不到位,甚至无法用形体语言表达出来,或者是做了也很生硬,没有美感。那么,教师让学生多观察中国太极中动作的连贯性与力度、内在气韵与外在气息等方面的关系,然后设计一系列的无琴练习动作来提高对“气韵”的理解和表现,借助其他专业领域的动作或技术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器乐普修的学习。

现今高校民族器乐专业教师教学的技能、技巧和方法,大都是从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无意识地学习的,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学模式,很少根据新形势下新的教学环境与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所教课程进行专门的教学研究和设计。很多方法未必就适应当代的教育形势和社会需求,也未必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但凡一门成功的课程,都是经过课程研发组针对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生理、技术、技能等诸多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由教师多次试讲,研发组跟踪听课,不断反馈、研讨、打磨,设置各种可能的事件并进行应对方案的制定,制定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道具、语言,甚至是教师的表情等各种预案,以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因此,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技巧等的培养,要形成体系性、专门性的制度,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大班制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一堂课当中解决学生常见的问题,是教师要思考和研究的。因此,自创一些课后无琴辅助练习是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手指、手腕、手臂的放松即灵活性练习、气息练习、身体的放松与协调练习等等。当基本功的问题解决后,很多演奏技巧方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针对大班制的教学模式,笔者还尝试过采用教师“助手”制,取得了一定效果。因为是普修教学,相对于主修来说,其技术程度要求会低很多,因此,让高年级的专业主修学生来做教师的助手,既解决了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现状,也让高年级的学生得到了教育实习的机会,正所谓“教学相长”;既解决了课堂教学不够细、不够全面的问题,又让高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锻炼。

与“一对一”的精雕细琢的教学模式相比,大班制课堂教学效果有差别实属正常现象,但考虑到我们开设民族器乐普修的初衷,就是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器乐艺术,也就释然了。只有了解,才会喜欢,才会有兴趣和志趣去传播和推广它。因此,对技术的要求不用很高(事实也无法在短短的两年普修当中达到很高的演奏水平),但对民族器乐文化的深邃内涵的理解,却是我们要重视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不仅要教基本的演奏技巧,还要将民族器乐丰富的文化传递给学生,如针对民族器乐的旋律线条美的特征,教师就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思想入手进行讲解,至于中国音乐“协和”与“不协和”的问题,则可以结合“儒、道”两家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思想来讲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艺术形态特征的源头,也可以拓展性地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接受演奏技巧训练的同时,接受到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

四 加强以普修为目的的教材建设

建国以来,我国民族器乐教材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规范不够、标准不统一、内涵不足等诸多问题,特别是普修层面的教材极其缺乏。若让只有两年学习时间的普修学生使用专业教材,勉为其难,若使用业余或者儿童教材,又达不到高校音乐专业对应用型人才与民族文化传承者培养的要求。因此,加强民族器乐普修教材的建设是有效性教学的重要一环。针对教材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真正将有效性落到实处。

(一)规范与灵活并举

民族器乐普修教材既要有严格和规范的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既要给教师一定的规范,又要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度;既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基本的训练,又要让学得好的学生“吃得饱”、“吃得好”,还要让学得不好的学生“吃得轻松”。因此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技术的把握,都要有一个最低水平要求,还要有最高水平追求,允许学生水平差距的出现,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找到成就感。

(二)技术与文化并举

现在教育界使用的教材,大多以乐谱为主,缺少对作品全方位的诠释,特别是对传统文化与民族乐器相结合的文化层面的关注就更少。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现今市面上的民族器乐教材中理论、文化类的教材不足5%,传统文化与技术相结合的教材更是至今未见。就普修层面的教学而言,主要是以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为首要目标。在教材建设中,注重技术讲授的同时,更要注重民族文化内涵的传递,这是我们追求的至高目标。

(三)传统与流行结合

传统乐曲和练习曲是教学的首选,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载体,但针对当代青年人的特点,也要与时俱进,编写出既适合教学,又是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现代流行音乐改编的乐曲和练习曲,是最好的方式。

(四)歌、舞、乐结合

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歌、舞、乐本来就是一体的,只是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才开始分化,各自独立成为一个乐种形式。还民族音乐一个本来的面貌,应是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追求的,这也是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的。

高校音乐学器乐普修教学,承载着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广,影响的因素也很多。要打破以往的习惯性思维,不断创新,进行有效教学,唯有如此,民族音乐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继续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1]王一军.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学习观及其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4-49.

猜你喜欢

器乐民族教材
我们的民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演奏剧场”:器乐表演新形式——以筝作品《人生几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