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本土化
2015-08-15吴琳
吴 琳
(1.中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410083;2.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一
学习和借鉴外来理论和方法,最终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任何一种外来理论在被介绍、引入自己本国时,都面临着外来理论的“本土化”问题,亦即外来的理论与本国条件相适应、相融合,转化为适合本土状态、满足本土需要的理论。起源于西方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能否置于中国文艺实践的土壤中,这是一个值得中国文艺理论界重视的问题。
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西方女性主义者对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结果。1962年,美国女性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以通俗的文笔描述了化学杀虫剂对生物、人类、环境造成的毁灭性影响,让人们意识到科学的恐怖及其带给人类的灾难,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提上了人们的议事日程。环境和生态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于对生存的忧患意识,人们开始反思、自省生态危机的根源并做出自我调整。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自然本来的面貌。人类把自然视为可以无限制利用的资源库和科学研究的对象,肆意地掠夺和破坏自然,无计划地使用土地,毁灭性的科学技术(例如杀虫剂技术、核武器技术)造成荒漠化进一步扩展,导致全球性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德国哲学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批评说:“人类进行毁灭的能力是如此之大,如果这种毁灭力实现了,整个地球就会成为一片空地。”[1]恩格斯也早在19世纪时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
日益加剧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强化了公众的危机意识,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在1970年4月22日美国地球日活动的举行中达到高潮。1972年英国女经济学家巴巴拉·沃德在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上作了题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报告,成为这次大会的理论准备和精神纲领,她用经济学家的敏锐和女性的热忱传播着一个被人遗忘已久的常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1987年,另一位女性,挪威前首相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夫人,率先提出了今天已获得举世公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学者指出:“20世纪的关键问题是种族界限问题,21世纪最紧迫的问题很有可能就是地球环境的承受力问题。”[3]随着对生态危机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开始思考和寻找解决的办法。最初,人们从人口、经济以及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方面来思考危机的根源,进而意识到这一现代性的问题与其它社会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它不是可以单独解决的社会现象,而是与我们的文化、哲学、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深层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人们开始从思想和文化层面深刻反思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
197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已发展至第二次浪潮阶段,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和社会运动,它深得世人关注。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发展史表明,女性主义运动从来不是孤立发生的,它是与所在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发展与变革相随而行,其内容和关注的领域也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不断丰富和拓展。随着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运动的发展,许多女性主义者逐渐认识到妇女问题与环境问题等其它社会问题是密不可分的,认识到压迫女性与压迫自然、压迫有色人种和第三世界国家等边缘群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孤立片面地看待妇女问题,无法实现妇女的彻底解放,女性主义理论必须与生态哲学协调发展,才有助于推翻更普遍的压迫形式。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之下,许多女性主义者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运动中来。生态女性主义诞生了。此后,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股强劲的文化思潮,影响日益扩大,美国生态女性主义神学家查伦·斯普瑞特奈克指出:“生态女性主义者提出了当代最紧迫的问题,从生育(再生产)技术到第三世界发展,从有毒废弃物到新的政治和经济问题。”[4]
二
1990年代中期以降,受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学界开始关注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但是,一方面由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是一个引进的概念、一个旅行的概念,国内学者对这一新兴的批评方法和理论概念还相当陌生[5],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并没有产生西方那样的女性主义运动,在环境保护方面,虽然有一些个体生态主义者和民间环保组织致力于开展一些环境保护的事业,但是并未出现类似于西方的那种生态运动,所以,国内一部分学者对于生态女性主义思潮本土化的可能性以及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从人类文化交流的实践来看,当一国文化进入另一国文化语境,都会发生转化现象,西方文论的本土化是文化转化规律的重要表现形式[6]。从理论传播和接受的特点来看,任何一种理论想要在发源地以外的环境中扎根并开花结果,最主要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方面是与理论发源地和移植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有关;另一方面,是与理论的移植地对它的需求程度有关。简言之,理论的本土化一是受历史文化差异的制约,二是受“本土”实践需要的制约。
任何一种理论的原发语境与其接受语境的历史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只能依据自身的历史立场来理解理论的内涵、意义和价值,用爱德华·W·赛义德的“理论旅行”观点来说,即一种理论“进入新环境的路决非畅通无阻,而是必然会牵涉到与始发点情况不同的再现和制度化的过程”[7]。也就是,理论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改变,这似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赛义德看来,一种理论作为特定历史的产物先是在原发地产生,然后在不同的环境和另一种理由下使用,之后又在更为不同的环境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置身于历史的语境中,以历史化、语境化的立场,以“适合我们所处情景的方式”[8],才能真实地理解这一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论的本土化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过程。
此外,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引入中国的历史语境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一方面是由于受到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当代现实语境压力所致,是改变当下人们生存状态这一现实需要的呼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实践的镜子,当代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妇女自身的素质,而另一方面,这种现代化进程又加剧了贫富分化,大多数人尤其是贫困妇女的生存状况日益恶化。事实上,生态危机和妇女问题不仅仅是西方国家的问题,生态女性主义关注的问题是超越西方的,它与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妇女的地位在建国后有了很大的提高,妇女受教育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但是有了知识与能力的妇女是否就不再受到性别问题的困扰呢?事实上,中国依然存在尚未解决的女性问题。在男女平等的社会表象之下,女性问题普遍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女性在求职、晋级、生活压力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即使是经济独立的职业妇女,其生存状态也因多种角色的压力变得愈发忧郁(一份商业杂志报道:在职业妇女中20% -30%的人患有忧郁症),中国妇女早就发出过“做女人难”的感叹[9]。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中国妇女研究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现有的2820万贫困人口中,仍有60%是妇女。妇女贫困人口基数大……遭受贫困的深度和广度相对于男性贫困人口较为严峻……妇女的收入总体上少于男性。”[10]虽然中国的制度改革和资源支持为女性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女性受教育的机会逐年增多,但是据资料显示,“全国 15岁以上文盲人口中,女性占70%”,“教育费用的压力使经济困难的农民将教育投资倾向男孩,12-18岁大龄女童失学和辍学成为一个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在教育行政体系中,领导多为男性……担任决策和领导职位的女性数量较少……在晋升职称方面,女性常处于弱势”[10]。此外,妇女的人身安全、家庭暴力问题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拐卖妇女、强迫妇女卖淫、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性骚扰、性暴力等以及妇女因此自杀、“以暴制暴”等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另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力市场仍存在基于性别、年龄、身体、地域的歧视,而妇女面临的往往是多重歧视造成的伤害”[10]。
以上分析表明,女性的权利与她们所承受的负担是不成比例的。从整体上来说,女性仍处于弱势状态,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不仅压抑了女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损害了人类所追求的公平和正义的理想。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女性的问题是世界性的,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成为中国在新世纪里面临的最大挑战。虽然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这不但影响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中心主任、中国问题高级研究员伊丽莎白·伊考纳米女士在《河流变黑》一书中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大约占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 -12%[11]。2006年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坦言:“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过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12]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指出,中国当前的环境问题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生态破坏问题突出[13]。
通过对中国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相比,中国由于自身历史的、现实的背景,没有产生独立的女性主义运动和类似于西方国家的那种生态运动,但是,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面临的某些环境问题和妇女问题在中国也有发生,所以,中国当下的妇女问题和环境问题是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驱动力。在中国传播、发展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体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人类乃至整个星球的命运的思考,因为生态女性主义关注的问题不仅仅只是西方的,它与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中国探讨、研究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自有其合理之处,正如一些学者指出,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使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14]。
三
除了实践基础之外,生态女性主义的“本土化”还需要依赖于中国本土的思想文化资源,要在与本土的学术规则、话语生成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对西方文论加以吸收并改造,使之能切实有效地适用于批评实践①。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界相当程度上是被笼罩在西方文论话语之下,总体上处于对本土经验几近“失语”的状态。因此有观点认为,要恢复我们自己的本土化语境的能力,就必须完全摈弃西方文论的影响,寻求发掘本土言说的途径,而如果丢掉西方的现有话语,我们将无从说起。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未免有些失之片面。事实上,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张扬民族中心主义,并不意味着将西方中心主义换成东方中心主义”[15]。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本土化并不是要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对其全盘加以抛弃,而是要在新的人类与自然的概念基础上吸收西方生态女性主义乃至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的新鲜养分,同时注意审视自身传统,发掘本土的文化资源,开启并弘扬自身固有但未来得及充分注意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从横向移植到内外整合,使生态女性主义本土化在共享国际、国内资源的条件下蓬勃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世界生态女性主义发展的态势,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仅仅只靠固守西方文化的资源,本土之外的其他资源(诸如,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事实上也成为丰富和壮大生态女性主义力量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则是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这样才能切实实现生态女性主义的“本土化”,而不是“化本土”。西方的女性主义者和生态学家运用中国的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理论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中国的学者更应该有资格和能力去建构这个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美好社会。
从中国自身的思想文化资源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资源,可以作为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支撑。道家阴阳和谐的关联性思维,化二元性为二级性,避免了本体上的二元对立;道生万物的哲学观体现了人与世界的连续性。著名的美国汉学家安乐哲指出,关联性思维模式在道家哲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阴”和“阳”作为关联关系的核心概念,并不是定义现象某个本质特征的普遍原则,而是表述具体差异之间的创造性张力的解释性概念范畴[16]257-259。阴和阳不是构成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是在具体情境中相对而成的。在安乐哲看来,“阴”和“阳”二者之间不是逻辑或因果的关系,而是一种美学秩序。它揭示了一种由不可取代的个别项所形成的特定同一性。“具体事物的这种执着的特殊性和这种特定统一性的和谐具有紧张的关系。”[16]80也就是说,理解具体事物时,应承认其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整体性,把每一个具体事物都作为一个独立整体看待。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西方父权制的二元论思维模式导致了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宰制,因此,它提倡“彻底的非二元论”,主张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强调整体性,相信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道家哲学中的非二元模式的整体性思维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所追求的思维模式。
此外,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到人类和自然的亲密关系,所以极力主张改变人类征服自然的态度,呼吁人类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感悟自然,从自然那里获得爱、智慧和力量[17]。而中国的道家思想崇尚自然,主张返璞归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荣。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8]163这里,“自然”就是指自然规律。道家强调人应该遵循自然法规,取法自然,复归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统治自然、使自然为我所用。著名汉学家本杰明·史华兹教授指出,老子“将女性作为无为和自然原则的象征而加以赞颂”[19]。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18]89“强大处下,柔弱处上。”[18]342“天下之至 柔,驰 骋 天 下 之 至 坚。”[18]237“守 柔 曰强。”[18]265这里,老子明显表现出对与女性相关的品质“柔”的偏爱和推崇,强调女性的特性和价值,赞扬女性的智慧和品德的伟大作用。中国传统哲学与生态女性主义在主要观点上的契合是美国以及西方其他国家的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前提,是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可以直接对接的成分,中国文学理论界可以凭借自身的思想资源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
从理想的层面上讲,生态女性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定位应该是借鉴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论的合理内核的普遍性原理,并结合中国女性生存经验的特殊性,寻求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论的言说方式,探讨实现男女和谐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理解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核心的基础上,把它用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是中国文学研究者面临的任务。实践证明,国内学者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介绍和文本解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何实现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与中国本土文学资源和文学理论的结合仍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文化批评还是文学批评理论的建设,尚都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还处在“生成”的过程中,但毋庸置疑的是,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有着十分良好的前景。中国现实的妇女和环境问题证明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贵柔守雌”、“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可以作为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本土化的契合点,我们可以此为基础,立足于本土的知识结构,合理整合内外资源,实现整个世界文明的沟通与融合[20],构建和谐正义的世界。
注释:
①曹顺庆以及其他多位学者陆续撰文,探讨了西方文论中国化问题,并提出了这一观点。例如,《文学理论的“他国化”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载于《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若干策略问题》,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论西方文论的中国化》,载于《温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跨文明语境下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1]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13 -21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3]BUELL,LAWRENCE.The ecocritical insurgency[J].New Literary History,1999(30):701.
[4]SPRETNAK,CHARLENE.Ecofeminism:our roots and flowering[J].Woman and Power,1988(9):8.
[5]王宁.生态批评与文学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建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12.
[6]郭云.论西方文论的中国化[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5-100.
[7]爱德华·W·赛义德.理论旅行[M]//谢少波,韩刚,等,译.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38.
[8]SAID,EDWARD.Traveling theory[M]//BAYOUMI M,RUBIN A .The Edward said reader.New York:Vintage Books,2000:198.
[9]朱蓬蓬.审视男女平等的现实[J/OL].(2005-05-02) http:// www. xys. org/xys/netters/psi3/zhupengpeng.txt.
[10]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研究会.中国非政府妇女组织对中国政府执行《行动纲领》和《成果文件》的评估报告:中国非政府妇女组织《紫皮书》》[EB/OL].(2005 - 08 - 24)http://gov.people.com.cn/BIG5/46728/51992/52202/3640035.html.
[11]大卫·R·弗朗西斯.第三只眼: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环境问题[N].李丽,译.环球时报,2004-05-21(1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EB/OL].(2006-06-05)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 - 06/05/content_4646674.htm.
[13]解振华.新时期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J/OL].(2005-12 - 06)http://www.cas.cn/html/Dir/2005/12/06/6418.htm.
[14]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
[15]李兰生.外国文学研究该如何“中国化”[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49-351.
[16]安乐哲.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7]王文惠,李小洁,曾敏.生命和谐之歌:《裂缝》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解读[J].外语教学,2013(5):93-96.
[18]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9]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09.
[20]万燚.跨文明语境下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1):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