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视阈内语文教改的精神家园创建探索
2015-08-15李富荣
李富荣
(广东省清远市技师学院)
职教视阈内语文教改的精神家园创建探索
李富荣
(广东省清远市技师学院)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开启理解、分析的钥匙学科。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重专业轻文化等现象,提出创建语文教育改革新天地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开展进行详细的阐述。
中等职业教育;教育改革;课堂教学;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紧跟着时代的潮流,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某些弊端进行梳理、分析、改革,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各有千秋,虽说语文是一门必修课,但仍然对这门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如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职教语文教学模式,创建良好的精神家园,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改的必然性
在我国的教育纲要中,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都有明确的规定。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职业综合能力是职校的职责,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定位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文字阅读理解能力欠缺,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薄弱,都大大地影响中等职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今后的就业存在着影响。因此,语文教学改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环境存在着不足,致使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就业能力下滑。具体表现为:
1.进入中等职校的学生普遍语文基础差,底子薄,听、说、读、写等基础性能力相当有限,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内容繁多,范围广泛,作文题材以生疏的应用文为主的教学,学生感到十分吃力,难以适应,加上在思想上不重视对语文基础性课程的学习,认为与今后的就业不存在直接的关系,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理所应当地被他们列入了专业候补的行列。
2.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没有相互融合,使语文教学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相脱节,成为相互独立的学科,各自为战,严重冲淡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热情。而且在课程设置安排上,语文基础课都在第一、二学期中学习,后期的专业学科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语文课的渗入,造成学生对语文课的偏见和误导,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也难以实现。
3.职教语文教育的使命感功能不够突显,纯粹的文化课气息比较浓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教育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积极参与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道德规范、肩负历史使命、履行社会职责的理念等方面的教育还不够到位。
三、做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课改,创建精神家园的措施探讨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拓宽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有效促进学生近期和远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突破教师照本宣科的围城,充分利用教材这个载体,结合社会实际,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与时代发展同步,与社会合拍。在校学生经过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所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语言应变能力,最终是要接受社会企业的挑选;训练有素的文学修养,具备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处世谈判应变能力及自我推销等能力,能为学生提供进入企业大门的金锁匙。任何一名专业毕业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同时,都要接受企业填写简历、签订文书、撰写文稿等工作内容,文学的蕴涵、语言的魅力此时就发挥了作用。因此,要从学生本身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学习和思考,将语文这门充满灵性的学科视如珍宝,为今后的就业之路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2.改正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当沉默的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和管理,认真指导他们的语文学习。对于基础较好的部分学生,引导他们向规范的、研究性深度去尝试学习,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增长才干;对学习基础较弱的部分学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基础知识的巩固,鼓励他们参与研究性学习,并对具有学习热情的学生予以褒奖。
3.打破学科各自为战的局面,重视行为导向,加强专业知识和文化基础课程的理论交叉,形成学科间整合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认知线条,结合语文教学规律,设计出不同层面、不同项目的教学课件,由浅入深,难易结合,对语文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采取穿插式的归纳总结,在学习语文这门基础课程的同时,加强职业能力的训练。例如,服装、美术等专业学习,通过语文的文化学习,学生对美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感悟至深,在审美方面也独具慧眼;服务、旅游和酒店管理等专业,丰厚的文学功底,超强的组织策划能力,有利于学生培养自身的礼仪修养、高雅的气质和广泛的社交能力;技术专业较强的理科专业,如电子计算机专业,语文的学习也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超前的理解能力,能促进专业精细判断,使学生驰骋在电子信息的天地中游刃有余。
4.改变教学理念,采用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科学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师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着、引导者,洞察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和学生要互动,共同探索知识,成为真正调动课堂学习气氛的核心人物,扩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形成阳光、外向、友爱的性格,成为综合能力不断加强的全面性发展人才。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独特的个人魅力,提高自身能力。改革教育体制,强调对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积极引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开拓创新之路。比如,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设计一个研究性专题,告诫学生不要满足现成的结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探索精神,用敏锐的眼光,坚忍不拔的毅力,对专题进行研究,时间和空间任由学生自行来安排,允许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解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洞悉学生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经验及心理变化等,耐心指导,答疑解惑,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较好地整合所学的知识,不利用教师的权威身份,命令或强迫学生,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论研讨的结果如何,教师都要给予高度的赞扬和鼓励。这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非常关键。
职教改革是国家教育委员会做出的最具时代意义的决策。综合当前职教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保证职教教学符合国家的教学目标,在职教改革过程中,语文教改一定要根据职教的特点来展开教学,建立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找到学生的闪光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1]胡德胜.《荔枝蜜》教学案例的深度审思[J].文学教育:下,2011(07).
[2]任静.课堂上请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J].青春岁月,2012(04)
[3]彭爱国.教案该不写的还是不写为好[J].语文学刊,2014(07).
[4]高建宏.初中语文教育初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Z1).
[5]王金虎.新课程下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J].考试周刊,2010(23).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