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
——有效课堂永恒的追求

2015-08-15陈浩荣

新课程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材课堂教学课堂

陈浩荣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发展中心)

“活”
——有效课堂永恒的追求

陈浩荣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发展中心)

我国有效课堂永恒的追求就是一个“活”字。这也是教育工作者们一直研究的重点话题。基于新课程背景下,我国课堂教学的本质与追求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话题。重点强调有效课堂中所追求的“活”,详细阐述了重建有效课堂的价值观以及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分析了我国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构建有效课堂通过对“活”的追求,使其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效课堂;发展;活;价值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课堂教学作为传授知识的简单过程,简化了教学课堂,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导致课堂教学逐渐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远离学生情感的世界以及审美,甚至还远离学生的道德与生活。因此,本文进一步探索了有效课堂的开展,阐述了如何将传统课堂转换为有效课堂这种模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以及升华学生生命价值的目的。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永恒的主题就是追求有效,它属于一种理想境界。想要将其实现需要由教师进行实践以及思辨和提升。其教学根本的价值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资源全面发展。课堂教学需要由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过程和情感态度,还有价值观这些构成教学的目标综合的达成。而“活”是有效课堂永恒的追求,它可以提高我国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重建有效课堂价值观

课堂教学的研究离不开价值问题,因此重建有效课堂价值观成了有效课堂中研究的重点话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课堂,课堂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叫做课堂,通常是指各种教学活动所用的场所。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应该更加注重以下几点:首先,课堂应该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与互动的平台,而不是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其次,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发展的引导,而不是将其作为训练学生的场所。最后,注重充分地展现教师教育的智慧,而不能将其作为教师教学行为的运作场所。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课堂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课堂应该属于促进人们生命发展重要的场所。

二、传统课堂的现状

1.知识至上

在课堂上,知识始终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课堂上所有教师以及学生的活动全部围绕知识来进行。在课堂中只有掌握以及记忆知识等认知活动,没有体现出情感以及意志的活动。使教师成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使学生成为锻造知识的产品。导致知识成为整个课堂的统治者而教师和学生成为工具与产品。而教师和学生则是接受知识的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情感上的交流以及精神上的沟通。

2.始终计划至上

教师为了能够在课堂上准确地传授知识,在上课之前都会进行备课,制订详细传输知识的路线,并且将其写成教案。在课堂上过于强调严格的控制,对于和教案上不同的观点与意见,通常采取不予理睬或者是将其扼杀。教学过程始终如一,显现出程式化以及封闭化的倾向。

3.效率至上

传统课堂中的效率指的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需要传授的知识与内容。因此,忽略了师生间的交往以及学生间的交往和合作活动。虽然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环节,但只是机械地进行应答。其根本目的就是尽快将所需传授知识讲述给学生,并不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导致学生学习十分被动,缺少对于知识的探索以及重新构建,对于知识的体悟更为缺失。

三、构建有效课堂

将“活”字作为有效课堂永恒的追求。

1.有效课堂人本体现的“活”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改变传统课堂将教师作为课堂主体的错误观点,必须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与指导的作用。改变以往所采取的灌输式的方式对其进行教学,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经过教师的引导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教师必须明确以学生为主的观点,同时要追求学生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学科或者是某一方面的发展。

2.有效课堂的识别体现的“活”

有效课堂的识别也就是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识别,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客观的差异,同时学生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基础和学习的能力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教师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一情况,这也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条件。通过明确学生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采取适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学生接受能力的快慢将其分类,而不是根据学生优秀与否去分类。分别对其施教,而不是分等级地去传授知识。对于学习来说,人人平等。

3.教材中所体现出的“活”

我们都知道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依据,想要做到活用教材教师必须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理。对于思维的广度进行巧妙的拓展,同时还要把握好教学的难易程度,脱离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材的观念。这属于理念上的转变。课堂教学不可以完全脱离教材但也不可以拘泥于教材,不能唯本是听。教材主要的作用就是为教师提供开展教学服务的依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一定要做到活用教材。

4.有效课堂中教学适度所体现的“活”

所谓的教学适度就是把握教学的难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度地来设置教学的难度。将学生实际认知的水平作为标准,教学的内容在难易程度方面一定要保证学生能够使用。教学内容不可以过难,也不可以过于简单,因为若教学的内容过难学生将无法对知识进行理解与吸收;若教学的内容过于简单,则无法达到提高的作用。在把握教学的度中还需要控制教学的进度,所谓的教学进度就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对教学内容所进行的量度。因此,在教学进度的控制方面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调整。无论进度过快还是过慢,都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有效课堂中教学方法体现的“活”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教学时所使用的方法,缺少良好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必须符合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前提,必须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的优势这三者相结合。同时,还要将教法以及学法并举,否则即使教师的教法再优秀也无法达到绝对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学习的方法给予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6.有效课堂中问题体现的“活”

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提出问题。有效课堂不在于解决问题的多少,而在于提出多少问题。教师创新问题使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拥有思考的价值,同时还需要思想以及想象的空间。这样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够起到有效激发的作用,不仅可以将课堂的价值很好地反映出来,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重要手段。使学生质疑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不断地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7.有效课堂评价体现的“活”

有效课堂中的评价属于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教师教学工作中重点研究的内容。实施课堂评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自身的进步与成果。对自己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学生自信的建立,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并且还可以反映出教师教学反馈的信息,使教师能够及时反思,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对学生交互的机会进行合理的利用,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状态和构建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总之,“活”是有效课堂永恒的追求,它将最终实现升华学生基本素质以及生命价值的目的。

管哲英,温丰明.有效——语文课堂永恒的追求[J].教育科研论坛,2012(6).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教材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美在课堂花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