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减少汽车的污染

2015-08-15蔡甲斌

新课程(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液压油废气发动机

蔡甲斌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教育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汽车已经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逐步进入普通家庭,汽车拥有量不断攀升。由于我国的汽车制造水平、工艺、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故这些年国家对汽车准入的门槛比较低,在源头上没有认真做好限排限超。诸多的因素造成汽车产生的污染对我们大众所赖以生存的,已经十分脆弱的自然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根据自己长期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作经验,经过认真实践、总结、积累,认为只要能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完全能够在汽车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减少对环境、大气产生的污染的危害。

一、对汽车机械部分的密封性能要求

1.在发动机的运行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水箱、水管接头、发动机水道堵头处是否有防冻液渗漏。

2.发动机上、下罩油底壳及周边附件是否有机油渗漏。

3.方向机助力泵总成,高、低压油管、转向机等油管接头是否有液压油渗漏。

4.汽车空调系统中,压缩机总成、冷凝器、蒸发器、高、低压管路接头是否有冷冻油渗漏,系统中制冷剂134a 是否有泄漏点。

5.变速器总成动力输出端及各传动部分的油封处是否有液压油或齿轮油渗漏。

6.发动机的进气通道(空气滤芯、进气软管、节气阀)是否畅通。如堵塞,会影响进气歧管的进气量,增加喷油量,形成浓混合气的不良后果。带三无催化装置和涡轮增压(废气再循环装置)的排气系统是否正常,如损坏堵塞,会出现发动机动力不足,发动机噪音增大,油耗直线上升的现象。

7.检查发动机(PCV 阀)的工作是否正常,如损坏,发动机机体内的油气蒸气直排大气,也是一种污染源。

8.检查油箱燃油蒸气回收装置(活塞碳罐)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

以上是对发动机的要求,因为发动机中的防冻液、机油、变速器的液压油、齿轮油、空调系统的冷冻油、制冷剂和汽油蒸气等对我们的水源、大气污染是极其严重的。一些维修保养单位只考虑经济效益,完全没将这维修后产生的下脚料妥善地处理好,形成了二次污染。

二、对司乘人员的要求

1.认真按照驾驶操作规范,做好每一次的启动、预热起步、停车的相关流程。

2.减少发动机停车急速运转的时间。努力养成在停车等待红灯或遇前方有突发情况时,停车关闭发动机的良好驾驶习惯。本人极力提倡在等待红灯或需停车3 分钟以上时,养成关闭发动机,静心等待的习惯,减少“路怒”行为。

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匀速行驶状态,尽量减少“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的驾驶陋习。依据相关的试验表明,急加速时所消耗的燃油是通常匀速状态下的1.5 倍。汽车由静止或慢速突然升至快速或高速,对车辆的传动部件和底盘的一些橡胶件容易产生疲劳,扭裂等不良现象,加上车轮上轮胎的不规则的滚动,胎面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细小橡胶颗粒,散落飘浮在大气中是形成PM2.5 指数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油耗的增加,加大了废气的排放,又增加维护保养周期和成本。因此,我建议司乘人员在每次踩下加速踏板时,做到轻踩、缓放。需要制动或停车时,要有预见性地提前制动。车辆的行驶速度尽量保持在合理速度内,因此时的混合气浓度比在(14.7∶1)之间,发动机处于充分燃烧状态,废气排放的各项污染指标也为最低。

4.合理使用远光灯、喇叭、音响等设备,尽量避免用“远光灯照人、喇叭吓人”的坏习惯,极为提倡“关爱、友好、共处、合理”的行为,努力减少对行车、行人、居民休息的影响。

5.在出车前,选择好行车路线。尽量避开人多、车多、路窄的复杂路况的路面,多走高速、省道、国道、快速内、外环线,减少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时间。

三、对所涉及汽车行业的建议

1.建议相关部门对汽车维修行业加大管理、培训、督查的力度,使其能认真为广大的汽车使用者提供优良、保质的满意服务,确保车辆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对更换后的废油、废液、报废配件等要统一妥善存放处理,地点要远离下水道和水源地带。

2.对废旧、闲置的车辆要集中统一地点存放,交由有回收资质的回收单位处理,努力减少次生公害的发生。

3.建议质检部门对加油站的油品质量,做到实时监控,油品的质量是否达标,关系到汽车使用年限和废气排放中的一项重要参数指标。

4.建议汽车生产厂家,加大技改力度,将新技术、新成果运用到汽车上,大力发展绿色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构建大公交体系。使我们的汽车能够在不以损害环境的基础上,快速、及时、人性化地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猜你喜欢

液压油废气发动机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环境可接受液压油性能要求及开发意义
影响液压油寿命的外在因素
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废气控制与治理
发动机空中起动包线扩展试飞组织与实施
新一代MTU2000发动机系列
安装螺旋桨用液压油顶结构的改进
浅谈飞机合成液压油现状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