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好语文课 提升教师素养

2015-08-15李彦平

新课程(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一节课语文课程细节

李彦平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教师进修学校)

新课程下如何评价一节课?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是大家都十分关注而又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著名教育家薛法根在《我的好课设计观》中说: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由此,语文课千头万绪,模糊一片,甚至失去了纯真的“语文味”!我以为“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那么,我们如何评课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授课教师的提升呢?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六点,才能评好语文课,才能提升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的语文素养。

一、要关注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程度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作了明确的界定,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有的课堂教学行为都应该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们应该看到,要真正理解语文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一是语文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涉及古今中外,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处理,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教师专业限制的影响。二是社会对语文的期望总是高于其他学科,并以语文教师的语言运用为规范,教师的语言运用必须成为学生的榜样。对语文教师来说,只有很好地理解语文课程的要求,规范言语实践,才能顺应社会对语文教育的高要求。

我们在评课过程中,可以从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讲解、教师对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的调动等方面去评价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并尽可能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给这个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作出明确的定位,以使教师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

二、要关注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恰当,直接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而目标的达成度,就是教学设计所设定的目标,通过一堂课的实施最终是否能够圆满实现。

由此可知,目标的设置与达成一致的课才算是一节完整的课,反之则会出现预先设定的目标与实际的教学效果“两张皮”。

三、要关注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过程积极性的调动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而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学生,课堂上死气沉沉,不够“配合”,那么学习效率也就不言而喻了。我认为,学生不主动参与学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有的是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是评价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是学生对教师本人有抵触情绪。

四、要关注教学细节绽放出的精彩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因此,评价一节课时我们自然也不能忽视对课堂教学细节的关注。打造教学细节是成就精彩课堂的必要前提;关注教学细节是增强教学智慧的必由之路。

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智慧与艺术的统一,就是真正践行新课程、新理念。

五、要关注教学效果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不但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而且还要分析教学结果。”教学效果的评价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堂课的评价不应与整体的教学效果相割裂。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对照教学三维目标,看在学生知识的增长、学习方法的获得、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以及思想方法、政治观点、道德信念和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的收获。学生学习的品质情况,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在师生、生生相互碰撞中有无创新火花的迸出。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情况,在学习中获得了多少激励和满足,学习的信心和能力有无得到增强,学生的个性有没有得到张扬,学生健全的人格有没有得到培养。

六、要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

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要恰当选择教学的媒体和手段,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在这个方面,我们既要努力避免教学手段过于传统陈旧,影响教学的效果,又要防止过分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因形式而影响了内容。

评课,是教师教学思维的源泉。我们只有博采众长,才能评出好课,进而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1]顾志跃.如何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5.

[2]方贤忠.教师专业发展的4 项基本技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

猜你喜欢

一节课语文课程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细节取胜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斯诗私塾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