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究

2015-08-15龚易男

新课程(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班级体系班主任

龚易男

(武汉外国语学校)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要求我们顺应互联网时代与人本思想发展的潮流,从传统思想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班级管理,在形成班级合力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一、传统班主任工作及其缺陷

1.漠视学生个性价值追求。实际上,学生既是“班级”的学生,更是具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个体”的学生。传统班主任工作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人价值追求,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2. 以典型的家长式管理思维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生硬的执行,甚至有时候还要落实个别领导的意愿。这种只进行管制,而不进行服务的方式容易压制学生。

3.以事为中心忽视了对学生的认同与激励。传统方式只负责“管得住”而很少考虑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习惯于以家长式、命令式的方式压制学生,因而造成衙门作风与学生逆反。

二、班主任工作的出路:以学生为中心

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学生成长过程是伴随着知识增长和更新、经验积累、能力开发与个性发扬等一系列自我成长发展的独特过程。班主任应以平等心态支持学生并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去实现预定的目标。

1.从价值观念上,要重视学生的需求。班主任应追求工作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匹配,追求学生价值和班级价值的统一,追求近期价值和远期价值的统一。

2.在工作内容上,要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积极性不断提高,开创班级管理良性循环的可喜局面。班主任的工作重点是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活力,使其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成长。这样,学生才能实现知识的不断积累,能力的不断发展,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3.在工作形式上,要以动态管理思维规范学生组织纪律、安排学生生活作息、完成学校布置的其他工作,根据班级目标和学生个人情况,为其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充分发挥学生才能,人尽其才。这就把班级管理与学生发展进行了动态结合,使得学生学习、班级成长与学校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4.在工作方式上,班主任应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价值与自尊心,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多激励,少惩罚;多授权,少命令,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体现每个学生的价值,最终实现学生发展与班级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要领

新时期班主任的工作要领包括构建合理的组织与制度,建设并完善班级文化,实现现代化的班级管理等,具体又应以如下四个步骤依次建立与实施。

1.班级管理制度奠基

班主任工作必须先有规范和制度以达到促进学生成长目标的实现。其内容至少应包括:考勤制度即考勤的办法、迟到早退及旷课的处理、请假程序及审批权限等;组织制度即班委、团委及课代表等系统的组织管理规定等;考评制度即德育考评项目设定、德育衡量标准等;奖惩制度即应以奖励为主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对学生有充分激励作用的制度。

2.班级组织平台架构

在基础工作做好之后,班主任工作的着眼点应放在优化班委成员配备与组合,达到优化管理的效果。比如,课代表团队的设置,由什么学生担当,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这些工作要求班主任要对各学科有相当的了解,更要对学生的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

3.班级资源体系建立

班主任工作需要有制度、有组织,因而必须搭建组织平台。但的班主任工作还必须建立班级资源体系。班级资源必须开发出来,才能创造价值。班级资源至少可包括三大部分:学校、社区与家庭。班主任工作要有资源管理思想才能明自棘手问题可能出现在哪个环节,再去有重点地建立班级资源体系,并利用这一体系更好地服务学生:

(1)学校资源体系。学校作为班级所依重的最重要的平台,除了提供各科教师、教室及教学设备之外,更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如学生德育工作方面,可以依托政教处、心理咨询室等资源;学生文体活动方面,可以依托音体美教研室等资源;其他相关工作还可通过学校依托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网络、媒体等进行资源对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社区资源体系。学校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学生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因此,社区能为班级工作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丰富的资源。首先,社区特色文化历史资源及建筑自然环境等作为班级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其次,社区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基地。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以社区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社区自然成了班级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最便利的资源提供者。

(3)家庭资源体系。家庭作为教育主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勇于承担教育责任,并提供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积极配合学校教育这样才能对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信息时代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好地联系并协调与家长的关系,指导家庭对教育采取一种“动态适应”的充分投入,协调与教育主体的关系,并充分发挥协作力量。

(4)信息资源体系。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班级信息资源体系不仅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广泛获取相关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服务。班主任可以通过信息资源体系更合理地评估学生,通过信息资源技术及相应的考评体系来提升班级与学生的适应能力与成长能力。借助信息资源体系为班级管理服务也将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必然趋势。

4.班级健康文化的培育

优秀的班级文化表现为班级全体成员的整体精神、道德准则、价值标准及管理方式的规范。学生都意识到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分子,要维护班级、学校的声誉和形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应该是上下贯通的,班主任和学生既是班级文化的倡导者、实践者、传播者和捍卫者,也是班级文化的发起者和变革者。

班级文化建设分为表层、中层与深层。表层的建设包括班级环境美化、日程行为规范等等。中层的建设主要是班级制度的制订与实施。深层的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每位学生心中共同的信念,包括班级价值观、班级凝聚力、班级精神、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等等。班级精神既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文化特征,又都有一些中心要求,如:爱国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服务精神、团结精神、民主精神等等;也存在很多的共性,如争取最好、尊重每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为班级出谋划策,尊重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支持创新、允许失败,动员全体学生、认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学习目标和坚持不懈、终身学习的意识等等。

本文反思传统班主任工作及其缺陷,认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应变传统的家长式平面管理为平等式人本管理,立足于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班级管理制度奠基、班级组织平台搭建、班级资源体系建立、班级健康文化培育,从而实现班主任工作品质的提升。

[1]张利荣.班主任的科学管理需要张弛有“度”[J].教师教育论坛,2014(08):55-57.

[2]梁志湖.新时代下班主任的职责[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220.

[3]龚易男.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的五维匹配法[J].音乐时空,2014:(19)127.

猜你喜欢

班级体系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