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智慧型高中数学课堂的四个层面
2015-08-15李岗
李 岗
(山西省武乡县职业中学)
新课改要求高中数学课堂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以及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新型教学环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应该树立起智慧型的教学观,用智慧的教学观去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景象。智慧指思考分析、通情达理和寻求真理的能力。它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那如何建立智慧型的高中数学课堂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对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改革,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智慧,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思考、学会学习、锻炼思维、增长智慧。
一、教学观念上树立智慧型课堂教学意识
当今学生的心理知识与技能、经验与体会、反映与表现有着众多的共性,如信息来源广泛,知识面较宽,思想自由,自主意识增强等,但是他们接受能力和发展能力却是极不平衡的:有的学生自主性强,勤奋好学,效率高;有的学生讨厌学校,厌恶学习,不能吃苦,贪图享乐;还有一部分学生处于两者的中间状态。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要求课堂教学设计充满智慧,不同的命题给不同的学生练习、思考,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按照不同的目标去教学,按照不同的速度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同时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使他们人人都能达标,人人都有所收获。
二、教学目标树立课程目标意识,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能力发展为中心转变
“智”指的是学生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慧”指的是学生思维的反应速度,“智慧”指的是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型课堂要求教学目标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发展为中心转变,树立课程目标意识。高中数学除课本知识以外,还有一些隐性知识,如对数学概念、规律的理解,学科知识的思维和方法,知识的系统化,以及解答习题的能力、认知能力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应关注这些潜在的问题,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体验,在态度、毅力和理性精神上得到感受。教学目标不是对课堂情景面面俱到的设定,它只描述课堂大致的轮廓,只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各种目标,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出发设计教学目标,给各种不确定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收获。
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但没有实践的理论更是苍白无力的,只有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得到启发获得新的知识,才能真正使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概率的定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概率和频率的不同,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硬币,亲自动手抛掷硬币10次、20 次、50 次,甚至100 次,并且记录正面向上的结果,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了硬币正面向上这个事件频率的变化,也在心里感受着概率这个定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多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方法,例如兴趣激励法、集体讨论法等等,这些方法都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武装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数学课堂上粉笔、黑板模型有时候很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与具体的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习难度较大。比如函数概念,初中讲的是比较具体的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都有具体的解析式和直观的图像,而到高中后,就讲了一般函数的定义以及映射概念,抽象难懂,课堂上比较枯燥乏味,学不好的学生会觉得压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后,能通过多种感知方式,更生动、直观、鲜明地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现代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巩固教学成果,特别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方面尤为突出。
以上是创建智慧型课堂的四个方面,经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学生对学习不仅产生兴趣,学到了知识,而且可以进行创造性思维,产生智慧。
[1]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2]郑强.实施高中新课程前沿论坛[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
[3]赵祥鳞,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4]吴永军.关于智慧课堂的再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8.
[5]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