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2015-08-15沈瑜
沈瑜
(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沈瑜
(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和强大功能,推动着数学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它使数学教学逐渐摆脱传统的黑板静态模式,逐渐向动态演示模式转变,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高中数学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数学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模式等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实现数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的本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含义
所谓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也就是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将学科学习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1.信息技术开创了数学实验的广阔空间
要实现数学创新教育,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数学猜想和实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数学软件“几何画板”为进一步推广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2.信息技术是进行数学探究的有力工具
我们通常所说的数学探究,就是指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围绕某个或者某些问题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几何画板”能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几个图形,但其遵循的几何规律不变,利用它制作课件,能显著提高数学表达的准确性,有利于数学探究的顺利开展。
3.信息技术推动了个别化教学的实现
众所周知,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个别化教学,但实现难度较大,但是在信息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将个别化教学变成可能。例如,“几何画板”中的“显示/隐藏”按钮,能顺利切换不同的教学设计和解题方法,从而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信息技术能实现教学内容的形象化
数学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概括能力、抽象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信息技术的普及能将教学中遇到的抽象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5.信息技术有利于对数学对象进行多重表示,并相互验证
数学对象的表示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文字的、符号的,又有图形的。所谓数形结合,就是要求将图形与文字符号进行相互联系。多数情况下,“几何画板”能在较短时间内反映出函数图像的“形”,从而科学验证其“数”的结论是否准确。
二、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策略
1.实现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1)推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网络资源的丰富,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中隐藏的资源环境优势,能突破课本知识的限制,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相关资源优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数学知识的结构化。高中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内容,各个章节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站在宏观的数学结构体系中掌握具体章节的具体知识点。
2.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整合
将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有利于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率。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借助先进的数学软件,能使晦涩难懂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情绪和畏难心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充分利用数学软件开展教学。函数作图器、超级画板以及几何画板等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平台,有着强大的优势。
3.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整合
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能在一定层面上构建数学学习的基本知识框架,实现数学教学的再创造。将信息技术渗透进数学课程中,能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1)充分利用数学软件,大力探究数学的本质。优秀的数学软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实验环境,在数学实验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探究函数图像的基本类型以及内在规律。而且,实验为学生创造了参与数学探索的机会,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能力,加深学生对探究问题的理解。(2)利用数学软件积极探索解题方法。对于部分涉及图形的数学问题,利用数学软件能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问题,可以通过拖动鼠标来反映其内在的变化轨迹或者规律。(3)发挥数学软件的优势,积极开展数学建模等研究性学习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提倡为学生创造体验数学的机会,从而切实解决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数学建模要经历调研、试探、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以及实验验证等一系列过程,其结果也将最终应用于实践。计算机软件能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从而建构出所需的数学模型。
李祎.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探究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