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2015-08-15刘厚丽
路 冰,刘厚丽
(1.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蟠龙镇中心小学;2.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镇川中心小学)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路 冰1,刘厚丽2
(1.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蟠龙镇中心小学;2.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镇川中心小学)
主要从学生、备课、教学方法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为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备课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共同的学习者、参与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爱好,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呢?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是备课的前提,只有真实地掌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其智力发展水平,还要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充分做到了解学生的一切行为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之前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的好坏有时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心理等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教师也必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二、认真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节课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备课的好坏。备课首先要备学生,这是先前介绍过的,以及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其次是备教材,一名好的教师,往往在备课上要下很大的工夫。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备课的同时,都是要先进行教学的预设,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备课时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学生的认知观各不相同,知识结构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综合所有情况,做到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节课,这才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在备课时,应该想一想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怎么样导入新课,怎么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怎么样提高学生课堂听课的效率,怎么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等。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层出不穷,但是未必所有的教学方法都适用于特定的班级或学生,也不是特定的班级就只适合某一种方法。不同的班级、不同基础的学生之间往往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知识水平不同,所需的教学方法也会不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做到因材施教。教师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率。为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应对,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
对于特定的知识,有着特定的教学方法。如,当教师在进行几何图形教学的时候,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很生动形象地将所学图形直观的展现出来,学生就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再者,可借助教学用具或模型,使学生充分感受图形的形状、特点等。
因此,好的教学方法就等于一节好课的开始,好的教学方法不仅是学生可接受的,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被看作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关系。试想,如果师生关系不好,那么学生势必会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一个见到老师就吓得发抖的学生在课堂上能轻松的学习么?一个不喜欢老师的学生在课堂可能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么?一个在内心深处抗拒学习的学生,你即使用再多的时间教他再多的知识,他又能记住多少呢?因此,作为我们教育者一定要明确,教学不是由教师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双方。
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教育引导好学生,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师生之间相互理解、互相信任、民主、平等。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
1.尊重学生人格,树立平等意识。
2.宽容学生错误,维护学生自尊。
3.辩证地对待“问题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如何看待学生是教师学生观的体现,教师要辩证地看待学生,尤其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与赞扬,使学生客观科学地评价自己,看到自身的缺点错误,明确自身的优点。这样,才能既激发其积极上进之心,又改变其“烂船划陡潭”的消极观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应该了解最前沿的教育观念,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取,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1]伍振庭.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扩展[J].科学教育,2004(06).
[2]刘伟.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的引入[J].教学与管理,2004(19).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