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
2015-08-15江苏省沭阳县七雄中心小学蔡红艳
江苏省沭阳县七雄中心小学 蔡红艳
语言是我们进行沟通的桥梁,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我们情感文化的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学语言是语言的一个分支,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熟练掌握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工具。对于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依据其特性准确地和学生描述它的实质,既可以是由浅入深,也可以是寓情于景,既可以是托物思人,也可以是寄直于曲。我们还可以依靠它在同样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增加教学密度。
一、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相对于之前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我甚至惊讶地发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尝试性地添加了名言警句,课本密度得到显著的增加,不仅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更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不同时代的人文情怀。
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得到扩充,对于学生是一件好事,可以扩充视野,认识更大的世界,但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讲,就是一个更加严峻的挑战,因为教材的丰富意味着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备课,不仅要对教材有一个准确地把握,同时还需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教材中,创造出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语言才能更加具备感染力,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
二、在小学语文课中充分表现语言的魅力
据有效研究表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听课效率和教师的语言修养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自身的语言修养,寻找时机锻炼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在讲课过程中,熟练掌握化抽象为具体的语言魅力,能够将课本上较为复杂的知识,转换为学生听得懂的浅显明了的话语。当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上述技能,努力地提升了自身的语言修养,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保持高效率,思维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开拓。
例如:当我在课堂上讲解《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一课文时候,在讲解之前,我先放了一段与课文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彭德怀大将军对自己的大黑骡子的爱和最后为了红军将它杀死的不忍,在学生有所触动的时候,深情朗诵这篇文章,从而进一步从内心打动学生,学生自然对这篇课文印象深刻,由此再进行课文讲解就能事半功倍。
1.合理运用艺术性的语言。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一般以生动形象的思维为主基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学生的想象力是随着年龄逐层递减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活跃的,我们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意识到这样的特征会带来的问题:课堂注意力不能保持有效的集中,逻辑表达能力并不是很成熟。针对学生的这类特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相关联,并附以具备想象力的语言来进行描述,从而让学生对我们所讲述的内容有一个较深的印象。
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够很浅显地分辨“拨”和“拔”这两个字,单单依靠字面意思的讲解是不够的,因为不够生动,学生是不能够明确地分辨这两个字的。我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让学生将右手摆放成手枪的形状,告诉学生这样是“拨”,然后让学生将大拇指拿下去,这就是“拔”了,学生一下就记住了,运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具体操作,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2.巧妙创设风趣幽默的课堂氛围。
我始终信守这样一句话,幽默永远是教师最得意的助手。在笔者多年小学语文教育第一线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发现,课堂上巧妙地利用幽默的话语、幽默的情境,学生的课堂关注度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课本知识大抵还是枯燥乏味的,这时候,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语言魅力,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幽默,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在学生犯错的时候,学生本身就很紧张,如果教师严厉地批评学生,学生自尊心会受到创伤,如果教师此时能够用幽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既能够得到教育的目的,又能不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挫伤,一举多得。
例如:有一次,学生在书写“口干舌燥”这个成语的时候,将“燥”写成了“噪”,之前关于这两个字,因为我已经详细地讲解过,学生感到害怕,怕我骂他,我就对他说,我上课讲得口干舌燥,哪里还有力气来训斥你呀,讲了一节课,舌头都干燥了,难得有休息的时间,我要喝水休息,如果我还能用口字旁的噪,我就是神仙啦!学生很感激我,既可以明白两个字的区别,自尊心也没有受到创伤。
语言是极具魅力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不断思考,逐步提升自身的语言魅力,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艺术性。当我们能够娴熟地驾驭语言的时候,我们的教学效果自然可以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自然地得到保障。这样既可以达到教学指标,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1]党志波.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学周刊.2013(1)
[2]李华平.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3)
[3]李立实.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