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校电子商务人才孵化新探索
2015-08-15钟伟康
钟伟康
(广东省兴宁市技工学校)
目前,电子商务课程及知识体系方面缺乏整体性和贯通性,往往只是把计算机、商贸、企业管理、物流等知识进行简单的连接,学生学完课程以后,所获得的专业知识是割裂或断层的,更为尴尬的是永远跟不上电子商务行业的变化,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站在企业的层面,对知识系统进行解构和重构,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进行了新的探索。
一、新探索的系统设计
电商意识(企业)进校园(校企合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创新,在我校已经试行两年。这种尝试不仅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岗位实践的平台,促进了学校课程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教师与企业的沟通、学生与企业岗位的衔接、教师与学生的管理形式变化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整个专业建设,最大的探索便是电子商务知识始终贯通于企业运营活动中。同时,积极探索专业与企业并进、学生与学员并进、学习与工作并进、学校与公司并进的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与市场同步的知识和技能,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并为公司创造价值。
二、具体实施
1.虚拟企业的教学概念
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跨专业性非常强,从业人员要掌握计算机常用技能、美工、营销推广、物流、企业管理(团队管理)、跨境电商的外语等多种技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打破了固有的行业模式,电商企业跨界跨行业已有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我们现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还停留在单一技能上,已不再适应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毕业就代表落后,代表淘汰。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引入虚拟公司的教学概念。
我们的具体实施如下:
1.一个班就是一个公司,每个班35 人;
2.虚拟公司内设5 个部门:分别是产品部负责产品的挖掘、美工等;运营部(国内、跨境)负责营销推广,提出最合适的营销方案;物流部负责产品的打包、发送、退货等;政策法规部负责掌握国家、地方政府及各大电商平台的电子商务相关政策研究;财务部负责财务、税务等;
3.班主任任虚拟公司总负责人,各科任教师任部门负责人,外语教师负责跨境电子商务语言的培养;
4.改造实训室,按企业环境打造(每个工作室设置35 个工作卡位、产品展示柜、电子白板、打印机、投影仪,并配备会议桌等),制订相适应的课程表,创新教学方式;
5.虚拟公司教学为期1 年,期间25 名学生进行不间断的部门轮岗学习;
6.每年进行一次以班为单位的校园销售比赛,可线上线下相结合;
7.第二年进入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企业内工作。
在虚拟公司的教学概念实施后,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计算机操作员高级证通过率100%,电子商务员通过率提高至87.5%(以往首次通过率不超过50%)。有的学生额外考取图像处理操作员(Photoshop)、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在2014 年梅州市技工院校电子商务员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包揽一至四名。
(二)引企入校,同步市场
加强校企合作,打造特色电子商务孵化园,为校内学生提供电子商务实习和见习岗位,扶持学生开展电子商务创业,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和创业服务。
1.设立分公司;
2.公司派出优秀的管理队伍,班主任担任对接人;
3.公司直接参与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教师、学生参与企业的经营;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学生在经营实践中为公司创造价值;
4.共同对学生进行各大平台开店、产品摄影、图像处理技术、网站美工、网店装修、产品上架、营销推广、成本控制等网店经营创业技能培训;
5.实践活动为期1 年,期间25 名学生进行不间断的轮岗实践。
电子商务校企合作的可行性在于寻找学校、企业、学生三者间的平衡点:学校要基础投入、企业要管理投入、学生要身心投入。由于学生接受了一年的虚拟公司教学,基础扎实,学生实践便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很好地解决了电子商务校企合作能长期进行下去的最重要一个环节。
在这种课程中,学生与市场接触,逐步与市场接轨,激发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这正是技工教育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