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电联调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2015-12-16夏继军

新课程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数控机床机床机电

◆夏继军

高职“机电联调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夏继军

“机电联调技术”是高职制造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由于种种原因,开设该门课程的高职院校很少。本文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保障几个方面对该门课程进行了研究,并建议高职院校重视该门课程的教学和课程建设。

工业机器人;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机电联调技术”课程是高职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制造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核心专业课程。机电联调技术涉及金属切削机床、数控机床程序编制、机床电气控制、机床夹具、金属切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等技术,综合性很强;学生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学习困难、效果差;该课程对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高,基于上述原因,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开设该门课程。机电联调是现代企业机械产品应用、生产、管理及工装选用、设备检修与维护等工作岗位必备能力,对此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一、“机电联调技术”课程的基本定位

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加工工艺”“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机械加工工艺”及“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等课程,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缺乏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组织企业工程师、技术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对机电联调技术所面向的工作岗位对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系统分析,该门课程定位在数控程序编制、机床机械装配、电气安装、优化参数调整和设备统调等工作任务上。通过该门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对机电设备的控制、机械、电气等方面进行调试、运行、维护与维修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企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强化学生的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现代机械制造企业对机电联调技术人才的要求。

二、“机电联调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机电联调技术岗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掌握机床的基本机械结构、性能、选用与操作的基础上,熟练进行机床的机械、电气安装调试,通过有效的参数设置与优化,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该课程可以数控机床为载体,达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效果。通过实际工作任务的实践,培养增强学生安全、质量、成本、效益等意识,培养沟通和合作能力。

三、“机电联调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1.内容选取依据

数控机床是现代企业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加工设备,具有典型机电设备的特征。可以利用数控机床设置机床认识、选用、操作、编程、机械安装与调试、电气安装与调试、参数设置与测试和机床联调等项目教学。因此,选用数控机床作为载体来组织该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考核最为合适。

2.教学内容与安排

“机电联调技术”课程可以数控机床中任一类典型机床(如数控车)为载体,设置机床选用、机床主传动及进给机构、自动换刀装置及导轨、位置检测装置、数控编程、机床电气部件、参数设置、机床联调等8个教学项目,共计80学时。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四、“机电联调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

表1 《机电联调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1.教学模式

课程内容教学以项目为导向,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学过程学生为主体,项目为中心,以能力训练为主线,自主学习;教师为主导,是辅导者、管理者、咨询者。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讲、讲中做”的教学思想。

除课堂教学外,还应以“特长班”“二课”“技能比赛”等形式,开展典型控制过程分析与设计、综合实训、工程实训等课外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与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1)现场教学。该教学方法旨在加强学生对机床的直观认识,其实施过程是先在现场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控机床外观、机床参数等,亲自体验设备的操作,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能增进学生对机电设备感性认识,理解机电设备的作用与功能,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教学中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尽量选择有代表性、实用性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讲评。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等方法学习讨论,让学生知道所学习的知识在实际企业生产中可用在哪些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这种教学方法旨在从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如在“电气控制”基本环节讲授中,将精选案例讲透,其余相关控制基本环节则交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需讲解与案例线路的差异。多次使用该方法,学生逐渐学会了举一反三的思考方法。

(3)上机实练法。这种方法旨在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在数控机床编程和PLC编程教学实施中,可以采用该方法。

(4)动画辅助教学法。旨在围绕难以“实物化、直观化”的教学难点,精心设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5)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式教学方法。确定一个明确的实训任务,学生有了任务,有了目标,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对该课程培养学生机床维护能力意义十分重大。

(6)启发式教学方法。如在学习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将几个典型的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进行对比,在总结不同控制线路的特点同时,不断地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小组学习法。为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按企业产品生产管理模式建立团队,以3~5人为一小组,通常合理搭配,对学生进行项目化团队管理。对团队下达任务后,引导学生把图书馆、互联网做课本,以项目的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和实践。

五、“机电联调技术”课程的教学保障

1.考核与评价

评价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利手段。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于学习来说,过程重于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解决专业问题水平等方面。

(2)恰当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价,以课程标准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学目标是本门课程在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如果学生考试不合格,学校要创造一定条件允许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这种推迟“判断”,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应结合生产实际,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解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并采取必要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评价的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该课程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报告等的形式考查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及思维的深刻性;以质疑的形式考查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进步情况;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考查学生操作技能。项目课程在考核形式上采用复合式、全程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其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机电联调技术”课程考核体系

2.一体化实训室

建立该课程相应的一体化实训室,除了充足的设备外,还应配备相应的维修工具和仪器,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多种功能,实现教学和实训合一、教学和培训合一、教学和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3.教师队伍

该课程具有很强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师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锻炼。该课程在高职学院难以实施还与教师对本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有很大关系,教师应充分认识机电联调能力对学生将来工作能力的影响,重视该课程的建设和教学。

由于“机电联调技术”课程的特殊性,该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没有得到全面的认识和相应重视,应加强该课程的宣传和教学研究,充分发挥该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

[1]丁文政,王娟,汪木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3):80-81.

[2]兰子奇,高锦南.机电联调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47-49.

(编辑:郝 婵)

夏继军,硕士,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及教学。

G712

A

1671-0568(2015)35-0066-03

猜你喜欢

数控机床机床机电
机床展会
数控机床的节能应用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高档数控机床数据采集应用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