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史:文学史教学的新视角1——从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8题说开来
2015-08-15姜红珍
姜红珍
(江苏省昆山中学,昆山 21530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要求是,“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1].在这个问题上,鲜有比较好的教学设计公开发表.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的处理办法就是画一画教材、填一填表格,或者背一背重点、问一问考点.还有不少人认为,历史教师不必多管“闲事”,文学的事应教给语文教师去管.这种观点,其实是对文学史的极大误解.
文学史既不是历代文学成就的汇集,或多种文学形式的演化过程,也不是简单的文学理念与文学评价,它是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现象的综合体现.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指出,文学作品是“各时代的社会缩写”,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历史上所不载的社会发展的内容”.[2]因此,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其“所处历史阶段的一个见证”,更重要的是,“各个时期的文学都是当时人们审美观念的体现”.[3]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集中反映.
正因如此,高中历史课标强调指出,文学史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其“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而“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文学史教学中,课标还提出了这样的活动建议:“从历史的视野赏析”文学作品.[4]也就是说,历史教学中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大大不同于语文教学,赏析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历史信息,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文化发展进程,又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视野”来赏析文学作品呢?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8题指出,历史学家笔下的包拯办案精准、执法公正,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忠于职守、不畏强权,因此深受百姓爱戴,也为贪官所惧.但是,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包拯成了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坚持正义的“包青天”.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相关的宋话本、元杂剧,以及清小说、清戏剧的流传有关.正是这些文学作品的艺术化改造和不断宣传,包拯在百姓观念中的形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上,类似的情况非常多,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朗诺教授曾说,“每个朝代都会不断重塑历代的大师,这个现象在各国文化传统中都是存在的.比如我们可以确定宋代的陶渊明和真实的陶渊明有区别,清代的朱熹和宋代的朱熹有差异,更不用说孔子在每个朝代都在持续变化”.[4]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后世的创作者以及广大读者,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改造历史人物.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主观意识的渗透更多,因此,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被作者、读者或欣赏者重塑的力度更大.文学作品这种不断被重塑的过程,即“读者的文学史”,就是文学的接受史.接受史是“作品在不同阶段经读者解释后所呈现的具体面貌,也就是读者阅读经验的历史”,它是文本“潜在意义的外化形式的衍化史”,它通常体现为“普通读者、诗评家及诗人作家,对作品不断作出的鉴赏、阐释及在创作中的吸收借用”等.[5]
接受史所研究的重点是历代接受者的不同反映,进而揭示不同时期接受者“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发展变化及深层原因”.[6]从接受史的角度来看,仅呈现不同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作者,以及不同文学体裁的特色,这并不是真正的文学史教学.那么,在接受史的视野下,如何进行文学史教学呢?下面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一:李煜及其成就.学习南唐后主李煜在词方面的成就,不能仅限于赏析其代表作品,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后世对于李煜及其词作的评价.教学中,可通过后人对李煜及其词作的接受过程及情况,来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意识,从而理解李煜及其词作的重要价值.
宋太祖认为,李煜的文学水平不亚于翰林学士,但对于他为人为政却持贬斥态度,并将他的词与亡国联系起来,认为那只是“亡国之音”.宋太宗发现,李煜的词充满了眷念故国的情感,加上个人对李煜文学水平的妒忌,便赐药酒令其自尽.“靖康之难”后,偏居南方的中原文人,深感亡国之痛,李煜那些“发家国之慨”的作品,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共鸣.这成为当时文人接受李煜词的一个契机,并由此开启了以词抒情言志的先河.明朝时期,人们比较注重生活的享受,对于这种浅俗的文学形式,有着特殊的好感.明人把词体分成两类,即婉约与豪放,且以婉约为正,从而接受了李煜“词之正宗”的历史地位.另外,明人还淡化了对李煜本人的政治及道德评价.清朝延续了明朝以来的“词统”观念,李煜“词之正宗”的地位得以提高.20世纪初王国维对李煜词的接受达到了更新的理论高度、更高的审美层次,说其感情“真挚热烈,纯任性灵,自然率直”,并“直探人生核心,以一己之悲哀包容人类之悲哀”,从而“开拓了词境,开启了一代词风”.因此,对于李煜词的评价,从“传统词学”视野过渡到了“现代词学”视野.[7]
通过关于李煜及其词作的接受史,有助于学生了解“词”这种文学形式的发展历程,认识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价值.
例二:“杨家将”的故事.对于这一故事,学生多是通过电视剧了解的.其实,这一故事在宋话本、元杂剧、明小说、清戏剧中都有体现,但不同作品对这一故事的介绍存在差异.教学中,可以通过“杨家将”故事的演进,以及不同时期人们对这一故事的接受情况,来认识特定时期的文化发展进程.
“杨家将”故事的原型是杨业和杨延昭.杨业在与辽军作战时寡不敌众,战死疆场;杨延昭坚守边疆20年,有效阻止了辽军的南下.宋朝时,“杨家将”的故事就进入到话本中,说书艺人在街头巷尾、“瓦舍”“勾栏”,以娱乐的形式向普通百姓介绍杨业父子的英雄事迹.宋朝时,一方面,经济尤其是商业发达,文化和市民生活繁荣;另一方面,军事力量较弱,屡受辽国打击,疆域不断被侵占,广大民众渴望出现杨业、杨延昭式的英雄人物.因此,关于“杨家将”的话本得以传播.
元朝时,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都比较尖锐,一些汉族文人不满于蒙古贵族的统治,便借助“杨家将”的故事发泄自己的情感.因此,元杂剧“杨家将”逐渐流传开来.与宋话本不同,元杂剧中的故事多了一些勇于斗争、反抗压迫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忠臣被奸人所害的悲壮色彩,以及杨家冤屈得到洗刷、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美好愿望.这显然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不可分.在明代,“杨家将”的故事出现了杂剧、传奇、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这与当时印刷术的进步、出版业的发展、人们对商业利润的追求等,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且,故事中还增加了反映忠孝之道的情节,这充分体现了明代的儒学传统.
通过一系列文学形式在多个历史时期的不断宣传,以及作者、读者、观赏者的共同努力,人们从“杨家将”的故事中发掘出了“爱国精神、尚武思想、宗法制度、传奇英雄、入仕和出仕思想”等价值观念[8].教学中,对不同时期“杨家将”故事的介绍,有助于学生了解话本、杂剧、传奇、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总之,将接受史的视角与方法引入历史教学,文学史就不会再抽象枯燥.从接受史的视野来观察,文学史不仅会成为有趣的历史,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与吸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精髓,进而有助于共人文素养的提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翦伯赞.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引王学典编.史学理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54-56.
[3]张荣翼.文学史的述史秩序:原型、经典和进化[J].齐鲁学刊,1999(1).
[4]孙妙凝.从接受史角度研究李清照——访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艾朗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5-22.
[5]陈文忠.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J].文学评价,1996(5).
[6]陈文忠.接受史:文学史研究的新领域新热点[N].人民政协报,2002-08-20.
[7]王秀林,刘尊明.“亡国之音”穿越历史时空:李煜词的接受史探颐[J].江海学刊,2004(4).
[8]沈文凡,聂垚.“杨家将”创作文献接受史新论[J].晋阳学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