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学生创新的种子——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8-15乔亮
乔 亮
(吉林省洮南市第二小学,洮南 13710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解决并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青少年:“从小就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保持持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掌握创新方法,不断提高创新本领.”在全国提倡素质文化教育,推行新课程教育实践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让教学活动迸发出创新的光芒呢,在此笔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构建新型师生观念,孕育创新种子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学的艺术》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能激发出学生心灵的感情,而且这种工作做得愈细致,愈有感情,从孩子心灵深处涌出的力量便愈大.”然而目前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堂提问环节教师与学生的机械问答、问题设计深度不够或过于具体化、有些提问只能让学生受到低思维的训练而起不到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效果,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观念一定要有所转变,打破传统的角色定位,树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一是教师应更多的从客观角度出发,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此来营造一个具有民主氛围的课堂;二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理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虚心接受意见的同时,也能在平等的对话中,完成思想上的教学.这样,师生之间就不再是盲从,平等的教与学,更能积极促使学识的传播与增长.
二、培养学科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潜能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源泉,发展的动力.对所学的内容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和基础.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自己所授学科的吸引力,激发出学生对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培养.情景模拟再现的教学方式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努力用学科知识的自身魅力,来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通过解决学科知识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在动力.小学生对于外界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积极引导,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需求大批有个性、有多能创新人才,而丰富的个性也是创造性人才所应具备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如果在教学中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略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和对同一问题不同角度的思考,其结果必然是制约创新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形成一种自由、民主的秩序,使学生在这种秩序中学习.其次,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在深度信任的合作中解决问题,更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多重创新能力.
四、适时指导学习方法,提升创新能力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教是为不教”,其目的也在于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教学的目的本身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少走弯路,并且能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去学习,去对问题!“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更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合理安排开展讨论式学习教学或进行课堂讨论.一方面“讨论”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除了课堂的时间,在课外、日常生活中,主动地去获取有用的信息,扩大了知识接触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空间,主观能动性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讨论”,有利于不同思想之间产生直接有效的碰撞,使得学生敢于质疑权威,产生创新的思维.因此,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使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积极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教育者时刻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倍呵护他们的创新意识,细心培植他们的创新潜能,多渠道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让我们的教育走出困境,成为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早日迸发出创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