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5-08-15吴倩倩
吴倩倩
(南阳理工学院 文法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面向受众的行业,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广播电视播音、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文艺作品演播和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现场播音、主持能力,其中,文艺作品演播能力在综合能力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文艺作品演播是一门语言表达和形象塑造的综合艺术,课程重在训练学生对各类文学体裁的处理技能,包括即兴口语表达能力、舞台表演能力以及文学知识储备能力等。以上几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把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一、教学现状分析
文艺作品演播是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表演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就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说,这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具备三方面的能力:一是一定的语言表达基础,包括普通话语音、气息控制以及共鸣控制等。二是较强的语言造型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自如地控制声音,通过声音弹性的发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三是娴熟的舞台表演技巧,通过表演实践训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台风、解放表现天性、提高即兴表达能力。以上能力的获得必然要通过反复的实践训练,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两大方面问题:一是把理论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忽略实践教学环节,甚至设置为纯理论性教学。二是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关注 “播”的情况,忽视“演”的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缺乏舞台的张力,无法真正驾驭文艺作品的演播。下面将具体阐述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理论重于实践,脱离实际
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介需要的是具备较高艺术修养和娴熟技能的专业性人才,越来越多的媒体不再单纯从语音面貌、形象气质这两方面去选拔播音员和主持人,而是转向了对综合素质的考量,包括娴熟的播音和主持技巧、稳定的话筒前状态、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等。文艺作品演播课程要求学生既能深刻理解和掌握文艺作品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能在实际的演播中运用自如。目前,很多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文艺作品演播课程被设置为理论教学课程,没有小课训练的辅助教学。这种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在于:各类文学体裁的理论教学很详细,但是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在实际的作品演播中捉襟见肘。
(二)注重“播”的培养,忽略“演”的提高
长期以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是否需要引入表演教学”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话题,有学者认为播音员和主持人是一个真实的职业,要尊重事实,容不得“掺假”,不能有表演的成分。但是,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表演能力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有声语言的训练,而忽视了包括体态语在内的整体表达训练,导致学生只会机械的播音,一旦站在舞台上就会扭扭捏捏、手足无措。
在文艺作品演播课程中,表演元素的渗入对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艺作品的能力十分重要。各类文学体裁的演播某种意义上都是声音的塑造艺术,都要求肌肉跟随声音具备相应的真实感、延伸感、挺拔感、协调感和松弛感等,和表演十分契合。但在文艺作品演播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这种表演技能的训练,只训练学生的声音塑造能力,学生没有机会在演播室或者更大的舞台上去释放自己的天性,严重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性思维的形成。
二、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目前播音主持专业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实用性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技能和素质的双重培养,把实践性教学、引入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群播”式教学等模式运用到教学体系中,根据具体的章节进行相应的改进。
(一)增加小课教学
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若只注重理论,则无异于纸上谈兵,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要集理论性、实践性、艺术性和科学性为一体。文艺作品演播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分类、演播要旨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能够自主构建、自主体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正如夸美纽斯所说“一切语言通过实践比通过规则去学来得容易”[1]文艺作品演播作为一种语言表现艺术,这种艺术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反复的训练,在存在错误、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达到声音圆润动听、语音字正腔圆、台风稳重大方。
针对高校文艺作品演播课程被设置为纯理论性教学这一现象,必须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构成比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再以小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训练,在训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尽可能发掘学生文艺作品的演播潜能。
(二)引入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和播音主持艺术在语言表达的本质上是融会贯通的,“表演艺术教学是对播音专业学生艺术能力和基础能力培养的相对完整且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教学体系与教学过程。”[2]特别是在文艺作品演播课程的教学中,更要吸纳表演元素,例如在寓言、童话、广播剧、影视剧配音等文艺体裁的表达中,往往要求学生能进行多角色的声音塑造和演绎,在音色变化、呼吸控制、情感把握、角色性格等各方面进行细致揣摩和迅速转换。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进行舞台艺术的引入和学习。
建议教师在文艺作品演播的第一次课引入表演训练,让学生进行解放天性、无实物练习、小品训练、话剧表演等表演课程的练习,这种训练,不光解放了学生的天性,为后续文艺作品的演播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能发现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学习,发掘学生的个性潜力,使文艺作品不止停留在“播”的层面上,真正达到“演播”的效果。
(三)合理示范引导
在文艺作品演播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的表达欲望。对于教材上的经典文稿,教师应该做到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示范,对学生进行模仿、模仿分析和再模仿(即创新)的有序训练。“正如塔尔德所说:一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也是我们学习的方式,播音主持亦是如此。”[3]在文艺作品演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优秀艺术家的文艺作品演播材料供学生鉴赏和模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和个人爱好选择自己的“文化偶像”,在模仿中进步。然后教师自身再进行恰当示范,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变通和创新。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科学的点评,杜绝学生机械地照搬,做到真正的掌握要领,转化为自己的演播能力。
(四)培养“群播”能力
播音主持工作者在节目中时常需要和人打交道,需要掌握与搭档配合的技巧。目前,广播电视节目特别是综艺娱乐类节目已经出现了“主持群”的趋势。这就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既有群体意识又有甘愿当配角的心态。目前,很多主持人在单人主持时收放自如,而在群体主持时却屡屡出错,这就需要训练配合技巧。
当前文艺作品演播的教学体系中,很多文艺作品如寓言、童话、广播剧、影视配音、集体朗诵等都可能需要多个角色参与,这就要求学生在声音的塑造上相互之间积极配合,有集体合作意识。目前的文艺作品演播教学中,学生往往是以“独播”的形式进行练习,缺乏“对播”和“群播”的实践环节。因此,教师应着重训练学生的“群播”意识,在教学中进行多角色的分配训练。例如,在寓言《猴吃西瓜》这篇作品中,教师可以选取7位学生进行演播,让学生在各自的角色中合理控制自己的音高、音强、音色和情感,学会配合意识、团队精神,使不同的声音能够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生动、和谐的演播状态。
三、结语
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文艺作品演播课程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模式,积极引入实践型和表演型的教学理念,在合理示范引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群播”能力,应达到以下目标:首先,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各类文艺作品基础理论知识,如散文、诗歌的种类,小说、广播剧、影视配音的演播要旨等,使实践有据可依。其次,使学生具备文艺作品在舞台上的演播技能,能够熟练运用文艺作品演播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功进行舞台演绎,能够独立完成不同文艺作品的演播。再次,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合作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1] 夸美纽斯(捷).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1995.
[2] 金鑫.论表演艺术与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结合[J].素质教育,2013(16).
[3] 文玮玮.对播音与主持艺术小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