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精装细扮校报版面——以《呼伦贝尔学院》校报为例谈版面编排

2015-08-15张志琰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校报呼伦贝尔头条

张志琰

(呼伦贝尔学院 党委宣传部,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作为校报编辑,编排每期报纸都想有创新,如何来精装细扮校报版面,笔者认为处理好版面头条的编辑、版式的策划、图片的巧用等编辑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一、头条:仔细编辑,吸引读者眼球

一个版面能否吸引读者眼球,头条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好的头条,那么这个版面的重点就突不出来,让读者一眼看上去,感到平淡乏味,头条新闻内容是整版的重心起着重点信息、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头条新闻选择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校情的理解。因此,笔者在编辑《呼伦贝尔学院》校报时,对头条新闻都要多花时间和精力,认真遴选,仔细编辑。头条新闻的内容要选那些政治性、舆论导向重大的新闻,选择教育教学中有重大成就、典型事件和经验的新闻。例如,时值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呼伦贝尔学院师生掀起了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新高潮,各院系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并结合本院系的工作实际,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到了当前学校的强化本科意识、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上,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为此,《呼伦贝尔学院》校报2012年11月30日二版头条就以《各院系以活动为载体贯彻十八大精神》为标题,这则头条标题既具有政治性、舆论导向,又突出了学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头条新闻要厚题薄文、先题夺人,头条的标题做好,才能吸引读者一睹为快。头条新闻要把标题做大、文章做短,让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信息量,增强其视觉冲击力。如果文章内容很长,即使注意到了标题,往往也无兴趣用大量时间继续读下去。因此,笔者在做《呼伦贝尔学院》校报头条时,常常有意识地扩大头条标题区,标题做得醒目些,常采用黑字体、大字号,能做出多层次组合的标题,就多用引题、主题、副题的形式,做厚头条题。头条厚题,重在题的内容要厚,言之有物,要抓住有价值的新闻主旨,揭示出本质,内容传神。博文是要稿件内容的精炼并且要有文采。例如,《呼伦贝尔学院》校报2009年3月31日二版头条信息的标题:

(引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

(主题)学院领导深入学生食堂开展调研

这个标题是四栏宽、八行高,并不是虚张声势,而是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和浓缩,这个标题本身就是一则五要素俱全的新闻。聚焦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点,将最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告诉读者。

二、版式:用心策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一份报纸有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版式,尤其是经历过铅字编排的过来人,电脑编排带来精美版式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的感受颇深。同样内容的两份报纸,如果版式不同,那么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编辑要用心策划版式,给人以美感事关重要。编辑对新闻报道思想的理解,通过编辑手段,将版面内容用比较合适的表达方式表现出了,使其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读者才能得到美的享受。

合适的表达方式的版面策划,笔者常常运用对称与平衡、突出重点稿子、注重稿群组合等方法,使整体版面方便易读,简约,有视觉冲击力。在版面中以轴线为中心,有上下对称与平衡,有以左右对称与平衡。例如,《呼伦贝尔学院》校报2014年9月30日二版就是运用上下、左右对称的形式,它给人以稳重,大方的感觉,适合于高校校报版面。再如,《呼伦贝尔学院》校报2012年12月31日二版,标题“我院成功举办首届辅导员、班主任职业技能大赛”与“大学生联合会召开2012年总结表彰大会”是对称的,从视觉上让读者有明快之感,整个版面是统一和谐的,三个标题“我院召开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我院四篇论文荣获2012年全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与“纪念‘一二·九’运动77周年表彰大会暨‘与信仰对话——科学发展新成就’系列校园报告会召开”井然有序,给人以严肃之感,这个版面以上下对称、对角对称方式表现出来。在版面编排时,常用对称、对比方式,可使版面展现出动中有静,严肃又不失活泼。

突出重点稿件是版面加大视觉冲击力的又一表现形式。读者很难将一份报纸从头到尾看一遍,一般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或者是重要的新闻去浏览。因此,编辑在版面编排策划中就要把重点稿件突出来,将重点稿件的标题利用编排元素做得醒目些,如配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一般在《呼伦贝尔学院》校报中重点稿件常常所占版面较大、标题的字体醒目字号大,将重点稿件凸显出来。

版面策划的又一方法是注重稿群组合——集纳式新闻。编辑在日常组织稿件时常用的也是很重要的编辑方法就是集纳式新闻。它能够突出重点报道的内容,强化报道效果,同时也活跃了版面,集纳式新闻很重要。集纳式新闻就是将多个内容相关的稿子集中在一起刊发,这种编辑方法比较灵活,由若干稿子组成稿群。集纳一般是一次性的,不连续登。集纳式新闻其特点和优势是可以把原本分散、单编的稿子集中在一起,变成了独立的稿群,使之主题集中,配上标题后,就更有视觉冲击力了。

组稿时,常常遇到单篇的稿子分量不大,把它们集中在一起,或用专栏的形式刊登,就显现出内容的厚重感。例如,笔者编辑的《呼伦贝尔学院》校报2014年6月30日二版《招生就业》栏目中的两篇稿子“呼伦贝尔天顺集团推介会在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来我院举办专场招聘会”,正值大学生毕业之际,社会上用工单位纷纷来校招工,从中反映出学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因此,把这两篇稿子放在一个栏目中,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得到学校就业信息,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将若干个分散的新闻巧妙地组合,凸显其可读性。例如,笔者于2013年12月15日编辑的《呼伦贝尔学院》校报二版的新闻就是为了推进考试改革进程,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院领导纷纷走进教室,走近师生,深入贯彻考试改革精神,认认真真研究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细致环节。在2013年11月18日至28日期间,学院有11位领导分别深入10个二级学院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每个学院都有一个分散的新闻,按惯例,这种领导一段时期的集中活动,一个也不能落下的,一一亮相,版面编辑也很容易编成“八股”式的。而《呼伦贝尔学院》校报在版面编辑的处理上大胆创新,虽然是在二版的二条位置上,但是,为了把学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和加大教学改革这一当前最重要的事情突出来,便将这组新闻,压缩成两篇,并配有编者按,还加了边框,形成稿群组合,把常规新闻编活了。这种对稿子的巧妙组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奋点,使读者在平淡的新闻事件中品尝到更浓厚的味道。

三、图片:巧用,能使校报版面生辉

当今读图时代,图片在报纸版面中发挥着独特的艺术效果。一张好的图片,能很好地通过画面艺术表达内容,体现出鲜明的主题,让人赏心悦目,有较强的画面感。图片的这种特殊的作用,给读者的视觉冲击力有时超过标题的效果。因此,笔者在《呼伦贝尔学院》校报版面策划时对图片的规格、张数,以及在版面上的布局与文稿的有机搭配都格外用心,旨在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同时,也是通过图片的运用使整个版面生辉。

图片的布局很有讲究,如果一个版面一张图片,把图片排在版面中间的偏上位置,不要放在版面的正中间。例如,《呼伦贝尔学院》校报2010年5月31日三版,著名水彩画家关维兴来我院讲学的图片就是排在了自上而下三分之一的位置,没有放在正中间。作为配合正文的图片通常放在标题的下面,有时也可做压题图片,作为标题的背衬。例如,《呼伦贝尔学院》校报中2009年3月31日二版的图片就是压题图片,它在标题的下面,增强了文章《学院领导深入学生食堂开展调研》的气氛,它起到了说明和补充文章的内容。它作为配合重要新闻的图片把它排在了整版左上方的地方,图片紧靠相关的新闻。单独图片的安排,则要注意与周围的新闻相协调,要与周围的标题保持一定的距离。

图片画面要能说故事,如《呼伦贝尔学院》校报2013年9月30日一版的《学院领导深入学生食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图片,从图片画面上读者能看出学院领导在详细查看食堂主食和副食的品种和价格,画面上还看到了学院领导俯身与正在就餐(其中还有留学生)交流询问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以及学生对食堂饭菜质量、价格的看法,从中听到了学生七嘴八舌地争相说着各自想法的声音,看到了食堂内的粥饼系列、盖烧饭丰盛的美食环境,看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师生中情与景相交织的画面。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校报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要想充分发挥好高校校报的桥头堡作用,不仅需要从稿件的内容上着手,而且要通过头条的编辑、版式的策划、图片的巧用等编排手段来增强高校校报的可读性。

猜你喜欢

校报呼伦贝尔头条
微头条
《头条》(四首之三)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头条
银色的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之行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头条
新媒体语境下以受众为本提升高校校报传播效力
游唱在呼伦贝尔的脊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