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弱势群体社会疏离问题的研究述评
2015-08-15张林,张园
张 林,张 园
(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浙江宁波,315211)
伴随社会转型的加剧,弱势群体问题越发凸显。弱势群体是指在生活物质条件、权力和权利、社会声望、竞争能力以及发展机会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包括残疾人、老年人、流动人口和艾滋病患者等。目前,据估测弱势群体规模在1.4~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该群体早在2002年就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认真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强老龄人口工作,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弱势群体中普遍存在社会疏离的问题。研究发现,社会疏离对弱势群体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以及身心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然而,目前对弱势群体社会疏离现象的探讨,多停留在表面层次,如对其社会参与情况的调查分析等,无法揭示社会疏离的实质,很难为未来的社会疏离论研究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撑,也不能为未来的实证研究提供有效的指导。因此,本文从社会疏离的概念辨析入手,系统的梳理了我国弱势群体社会梳理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一、社会疏离的概念辨析
社会疏离最早是由西方的医护工作者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随后有学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研究。目前,社会疏离问题已成为广受关注的重要课题,但学界对此概念一直存有诸多争议。开展社会疏离研究必须先厘清相关概念,在明晰界定概念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要对该概念进行辨析。
(一)社会疏离的界定
最早提出社会疏离这一概念的是美国护理学家Biordi,他认为社会疏离(Social Isolation)是与“归属感”(Belonging)相悖的概念,是指个体“脱离”自己所在的组织,这种“脱离”既可以表现为主动地离开,也可以表现为被动地失去。[1]其中,主动离开的个体在离开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情感体验,他们内心强大不为外界所干扰。而被动失去的个体则经历着消极的情感体验,他们渴望与他人沟通交流,但总遭到拒绝与排斥,并逐渐导致其社会支持的丧失。Biordi的概念强调的是与“归属感”相悖的被动“脱离”感,是个体主观体验到的情绪感受,这一概念中并没有涉及到社会疏离所存在的客观社会环境。
Biordi的定义是从个体角度出发的,接着Carpenito-Moyet从群体性的角度对社会疏离进行了诠释。Carpenito-Moyet认为,社会疏离是群体(或个体)的社交意愿得不到满足,并伴有孤独、寂寞或者无意义感等消极情绪的一种状态。[2]Carpenito-Moyet虽然在概念中强调了社会疏离的群体性意义,但这个概念仍只强调了社会疏离者的主观感受,界定并不完整。
Findlay等人将社会疏离定义为包含以下两部分的综合体:社会性疏离(客观指标)和情感性疏离(主观指标)。[3]其中,社会性疏离包含社交网络的范围(如经常联系的亲友的数量)及社会接触的频率(如联系亲友的频率)等客观指标,情感性疏离包含孤独感等消极的情绪体验。较之前两位学者,Findlay的定义更加完整,包含了社会疏离的主客观两方面。但该定义只强调了社会疏离的结构性,忽视了其发展的过程性。
综上所述,我们从主客观条件的结构论及社会互动的过程论的角度出发,对社会疏离做出以下界定:社会疏离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遭到他人的消极对待(如无视、拒绝),未能与外界进行良好地互动,由此产生孤独和无助等消极情绪状态,并表现出冷漠及拒绝等消极行为的现象。本文将社会疏离划分为两个维度:主观感受维度和客观环境维度。其中,主观感受维度又包括个体所感受到的孤独感、无助感等消极情绪感受,及其对社会交往的渴望程度两部分。客观环境维度是指个体在产生社会疏离后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情况,如个体的社交范围以及社交频率等。从定义可以看出,社会疏离包含了孤独感、疏离及排斥等诸多内涵,在众多的研究与实践中,有将其与相似概念混用的现象,但它们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是存在差异的,下面就此分别进行辨析。
(二)社会疏离与孤独感
孤独感(Loneliness)是指个体由于与外界接触过少而对自己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消极情绪体验。它是与社会疏离关系最紧密的概念,但二者并不能互换,孤独感反映的只是社会疏离的主观感受层面。Findlay将孤独感视为社会疏离最主要的情感性指标,并指出它可被定性测量。[3]Cacioppo将孤独感描述为“可觉察的社会疏离”(Perceived social isolation),[4]即孤独感是社会疏离的一种主观感受。此外,Carpenito-Moyet的研究发现社会疏离必然会导致孤独感,但孤独感并不一定会导致社会疏离,孤独感只是社会疏离的一个方面。[2]
(三)社会疏离与疏离感
疏离感(Alienation)是与社会疏离联系紧密的概念,很多研究者常将二者混为一谈。疏离感主要指个体心理上的疏远、冷漠等消极情感体验,强调个体主观心理感受。多国学者对疏离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西方学者Oetting等人认为疏离感是指个体感受到自己被孤立,直接反映了个体不能与家庭、学校等外界环境建立起有效联结的社会性障碍。疏离感程度较高的个体经常体验到无助感、无意义感和孤独感。[5]Michael认为疏离感是指个体无法与所处环境建立联结,从而产生的无助感和孤独感。日本学者宫下一博和小林利宣认为,疏离感是在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个体感到被外界所排斥或者感到与外界有距离感。我国学者张春兴将疏离感定义为一种复杂的心态,包括四种情感成分,即社会孤立感、无意义感、自我分离感和无能为力感。
很多学者对疏离感和社会疏离进行研究,但很少有人对二者进行明确区分。Biordi和Nicholson认为二者虽然经常混淆,但本质不同。疏离感包含无能为力感(Powerlessness)、无规范感(Normlessness)、孤立(Isolation)、自我疏离(Self-estrangement)和无意义感(Meaninglessness)五个部分。由此,社会疏离与疏离感的涵义相重合的只有一个部分——孤立,它是一个情感层面的部分。
(四)社会疏离与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与社会疏离并不相等,尽管二者十分相像。社会排斥是一个与社会接纳相对立的概念。Baumeister和Tice认为,社会排斥是个体出于某种原因(如对团体缺乏必要的贡献,或违反团体的行为规则)不被这一团体所接纳,遭到其排斥或驱逐的人际互动现象。[6]Twenge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个体没能得到家庭成员、同伴或某一社会团体的接纳,个体的归属需求没能得到满足的社会现象。[7]MacDonald 和 Leary认为,社会排斥是指在社会互动中,个体渴望被他人或团体接纳,但实际却被拒绝和排斥的现象。[8]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社会排斥与社会疏离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疏离的发生包括客观环境的疏远和个体体验到的消极情绪感受两部分,而社会排斥的发生一般只强调客观环境的疏远,即个体被他人或组织所排斥和拒绝,并不强调这一过程中个体自身的情绪体验。
综上所述,社会疏离与这些相关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有共同交叉的部分,如社会疏离和孤独感及疏离感都含有消极的情感成分,社会疏离与社会排斥都含有客观环境的疏远现象。但它们又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社会疏离包含情感和客观环境两部分,而孤独感和疏离感只关注情感层面,社会排斥只关注客观环境的层面。
二、国外社会疏离的相关理论
(一)侧重于客观环境的社会疏离理论
1.脱离理论
脱离理论(Disengagement Theory)是针对老年人提出的,它对老年人产生社会疏离的动态过程进行了解释。脱离理论认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条件开始减弱,精力也不如以前充沛,社会角色逐渐丧失,与外界的互动也越来越少,并逐渐远离社会。然而,老年人在逐渐远离社会的过程中,其产生社会疏离的风险却越来越大。脱离理论为后来的学者们研究老年人的社会疏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
2.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社会资源的重要性。该理论认为,社会资本是内嵌于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个体在采取行动时能够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社会资本代表的是内嵌于社会关系中的资源,并非个人所有的,但获取和使用这种资源的权力属于社会网络中的个人。[9]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更愿意根据相互关系的性质和距离,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来进行社会资源的分配。但如果个体无法获取这些资源或没有分配到足够的社会资源,个体就可能产生社会疏离。
3.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社会资源的利用与分配,而社会交换理论则强调社会资源的交换。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自我需求及社会资源,因此社会互动便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换资源、满足自我需求的一种行为。然而,与其他人相比,弱势群体所获得的权利和资源是不平等的,正是由于他们缺少可供交换的权利、资源和价值,他们始终处于劣势,并由此可能导致社会疏离。
4.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是帮助可能产生社会疏离的弱势群体尽量远离社会疏离的理论假设。社会支持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即为弱势群体提供精神和物质资源,帮助其摆脱生存和发展困境的社会行为。社会支持理论将弱势群体需求的判定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社会救助的需要、制度(政策)需要、人力资本提升或结构优化的需要、网络支持需要以及专业性技术支持需要。弱势群体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支持不可能由单一主体完成,必须形成多主体合作的系统结构,该系统结构可有效预防社会疏离。
(二)侧重于主观感受的社会疏离理论
1.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排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个体产生社会疏离的心理动态变化过程。该理论将个体遭受排斥之后的后续行为及反应按时间顺序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即时反应阶段,即个体刚被外界环境排斥时,会感到痛苦和受到伤害,并且这种非常强烈的感觉不受其他因素调节。第二阶段为短期排斥阶段,由于归属感的下降,个体为减轻痛苦而积极寻求社会关系的重构。第三阶段为长期排斥阶段,如果个体长期遭受排斥,其应对策略和资源都耗竭了,于是在社会交往中更多地选择回避,这表明该阶段的个体已经产生了社会疏离。
2.社会疼痛理论
MacDonald提出了社会疼痛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疏离与生理疼痛一样具有进化上的意义,可以促使个体远离威胁性的刺激。[8]在社会互动中,个体被一个他想与之建立关系的他人或团体拒绝、排斥或者贬低,由此他所渴望得到的关系或归属需求无法实现的现象。[9]有研究表明,个体被外界环境排斥后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越大,生理疼痛的忍受能力越差。研究发现,经过外界环境排斥控制的个体其生理痛阈和对生理疼痛的耐受力都提高了,但共情的能力却变弱了。[10]这表明个体遭到社会环境的排斥会变得情感冷漠,表现出社会疏离的典型症状。
3.情绪麻木说
与社会疼痛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是Baumeister等人提出的情绪麻木说。该理论认为社会疏离导致个体处于一种麻木状态,包括情绪上的麻木和生理上的麻木。[6]被疏离的个体处于情绪麻木的状态,这种麻木状态使个体的痛苦暂时降低,从而有能力来应对疏离事件。但情绪麻木使个体对情绪性事件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估,以致出现种种适应不良的行为。如共情依赖于情绪体验,而情绪麻木破坏了个体共情的能力,进而减少了个体的亲社会行为。[7]生理上的麻木则体现在对生理痛苦的敏感性降低,这和情绪上的麻木是密切相关的。
4.自我控制失败说
Baumeister等人在情绪麻木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自我控制失败说。他们研究发现,社会疏离破坏了自我控制,被疏离者是不愿意而不是没有能力施加自我控制,在加强刺激的情况下,个体能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6]对此,Baumeister等人认为,人与社会之间存有一种协议,个体通过控制一些自私的欲望来获得社会的接受,从而更好地生存下去,如果自我控制失败,个体就可能遭到社会的排斥,这种排斥会使得个体不愿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失败会导致个体攻击性行为的增加,以及亲社会行为的减少,并进一步导致社会疏离的产生。
综上所述,这些理论从社会学、心理学及政治学的不同角度为社会疏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有从社会疏离形成的过程、条件的角度提出的,如脱离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也有从被疏离者的主观感受提出的,如社会排斥模型理论和社会疼痛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对弱势群体社会疏离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但这些理论之间缺乏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
三、关于弱势群体社会疏离的实证研究
(一)老年人社会疏离的研究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许多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开始出现健康问题,甚至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且逐渐丧失社会经济地位,这都可能增加其产生社会疏离的风险。[11]社会疏离会对老年人心血管健康造成影响。Eng等人的研究发现,冠心病与老年人的社会疏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2]Hawkley等人的研究表明,社会疏离对免疫功能、心血管调节和神经内分泌过程都有危害,可能引发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3]Ye Luo 和 Cacioppo 等人的一项纵向研究也发现,社会疏离对老年人的健康甚至死亡率都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14]所以说,社会疏离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也是引发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社会疏离还会导致老年人认知损伤。[15]
(二)残疾人社会疏离的研究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残疾人较普通人而言更容易产生社会疏离。然而,社会疏离进一步促使残疾人远离主流社会群体,并产生诸多心理适应问题。残疾人自身的限制使得他们对外界环境刺激较敏感,在行为上倾向于选择自我封闭、回避,即使与他人交往,也常表现出激愤、易冲动等不良情绪,很难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6]有研究发现,相比于大学生而言,残疾人的人际关系较差,很少有人愿意与其交朋友。[17]此外,社会疏离还会导致残疾人诸多心理适应问题,Kariuki等人关于澳大利亚136名青年残疾人心理健康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残疾人存在孤独、焦虑及自卑等心理问题。[18]
(三)流动儿童的社会疏离的研究
跟随父母频繁迁徙的流动儿童也是社会疏离的高发群体。由于文化氛围、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改变,多数流动人员很难较快融入新环境,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排斥和文化排斥,常会出现社会疏离或者焦虑等心理问题。一项基于1200名流动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由于受到排斥和不公正待遇,产生畏惧、自闭甚至仇恨的心理。由于不断更换居住地,频繁地与陌生同学、老师接触,导致他们不能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而稳定的同伴关系会直接影响其社会疏离的产生。此外,社会疏离会引发孤独感,孤独感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孤独感状态会导致一系列适应不良。
(四)具有某些敏感特征的个体的社会疏离研究
具有某些敏感特征的个体很容易招致污名,从而带来很多情绪和行为问题,导致产生社会疏离。其中,艾滋病作为一种高污名化的社会疾病,由于其高致死率、多途径传染和不可治愈性的特征,在世界各地引发了社会恐惧及相伴随的排斥与歧视,这使得艾滋病患者很容易产生社会疏离。有研究发现,那些表明自己艾滋病身份的被试报告说在揭示自己的HIV信息之后,他们有着强烈的焦虑感、不适感和悲伤感。此外,同性恋者也是具有高污名化的群体。Ullrich等人的研究发现,男同性恋比普通人报告出更多的无助感、无望感、焦虑、沮丧和较低的心理幸福感。此外,针对我国的女同性恋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她们遭受着较严重的歧视、性别角色矛盾和内心冲突,对身心健康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
这些实证研究表明,弱势群体的社会疏离问题已逐渐引起学界的广泛重视,学者们针对弱势群体的不同类型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如探索老年人群体中社会疏离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同伴关系对社会疏离的影响等。但这些研究的区域范围都比较小,多是某一城市或某几个社区的调查结果,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或全国性的宏观调查研究,而且缺乏各城市间、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间的比较研究。
四、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对弱势群体社会疏离的概念、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梳理与回顾,可以看出学界对此已经做了许多理论构想和实际研究,这为将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局限,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
第一,目前对于社会疏离的内涵存在诸多争议,其定义也莫衷一是。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描述,如Biordi和Carpenito-Moyet分别从个体角度和群体角度对社会疏离的情感维度进行了界定,而Findlay从结构论的角度对此做出界定,但这些概念只描述了社会疏离的某一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此外,对概念理解的片面性会导致对概念理解的模糊性,社会疏离的概念包含了孤独感、疏离等诸多内涵,对概念理解的模糊性会导致使用的混乱,如有研究将社会疏离与疏离感视为一物,互相混用。概念表述的片面性和理解的模糊性都会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对社会疏离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清晰明了的界定,并对它与其他相关概念做出明确区别。
第二,目前社会疏离理论大多从社会学、心理学与政治学等不同角度对社会疏离问题的某一个侧面进行研究。其中,有从社会疏离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的角度提出的,如脱离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也有从个体的主观情绪感受的角度提出的,如社会排斥模型理论和社会疼痛理论等。但这些理论研究都较为分散,缺乏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多学科理论融合入手,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将这些理论都整合入理论框架内,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证研究和相关的实践工作。
第三,目前的实证研究基本都是针对不同类型弱势群体进行不同侧重点的研究,如探索残疾人群体中社会疏离与活动参与的关系,老年人群体中社会疏离与健康长寿的关系等。这些研究抽样的区域范围都比较有限,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或全国性的调查研究,也没有各城市间、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间的比较研究。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不同城市间、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间的比较研究,如东西部地区残疾人的社会疏离情况比较等,并可以尝试建立全国性的常模,进行大规模的或是全国性的宏观调查研究。
[1]Biordi,D.Social isolation[M].Boston,MA:Jones and Bartlett,2005.
[2]Carpenito-Moyet.Social isolation[J].Nursing diagno⁃sis:Application to clinical practice,2006(11):734-736.
[3]Michael Finelay,Rochelle Spencer.Social Isolation Development of an Assessment Tool for HACCServices[R].Macquarie University Press,2009.
[4]Cacioppo,JT.,Patrick,B.Loneliness:Human nature and the need for social connection[J].W.W.Norton&Company,2008.
[5]Oetting,E.R.,Donnermeyer J.F.Primary socialization theory:The role played by personal traits in the etiology of drug use and deviance[J].Substance Use Misuse,1998(06):1337-1366.
[6]Baumeister,R.F.,DeWall,C.N.,Ciarocco,N.J.Social exclusion impairs self-regul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5(88):589-604.
[7]Twenge,J.M.,Baumeister,R.F.,DeWall,C.N.Social exclusion de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56-66.
[8]MacDonald G,Leary M R.Why does social exclusion hur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and physical pain[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5,131(02):202-223
[9]鲍常勇.社会资本理论框架下的人口健康研究[J].人口研究,2009(02):73-85.
[10]DeWall,C.N.,Baumeister,R.F.,Stillman,T.F.Violence restrained:Effects of self-regulation and its de⁃pletion on aggress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7(43):62-76.
[11]Howat,P.,Iredell,H.,Grenade,L.,Nedwetzky,A.Reducing social isolation amongst older people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J].Geriaction,2004,22(01):13-20.
[12]Eng,P.M.,Rimm,E.B.,Fitzmaurice,G.,&Kawachi,I.Social ties and change in social ties in relation to subsequent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idence in men[J].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ology,2002,155(08):700-709.
[13]Hawkley,L.C.,Thisted,R.A.,Masi,C.M.,Cacioppo,J.T.Loneliness predicts increased blood pressure:Five-year cross-lagged analysis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J].Psychology and Aging,2010(25):132-141.
[14]Ye,L.,Hawkley,L.C.,Waite,L.,Cacioppo,J.T.Loneliness,health,and mortality in old age:a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J].Social Science&Medicine,2012(74):907-914.
[15]Barnes,L.L.,Mendes de Leon,C.F.,Wilson,R.S.Social resources and cognitive decline in a population of older African Americans and whites[J].Neurology,2004,63(12):2322-2326.
[16]Shapiro,D.R.Athletic identity,affects,and peer rela⁃tionsin youth athletes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J].Dis⁃ability and Health Journal,2010,3(02):79-85.
[17]Frostad,P.,Pijl,S.J.Doesbeing friendly help in mak⁃ing friends?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ocial position and social skills of pupils with special needs in mainstream educ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Special Needs Edu⁃cation,2006,22(01):15-30.
[18]Kariuki,M.,Honey,A.,Emerson,E.,et al.Mental health trajectories of young people after disability onset[J].Disability and Health Journal,2010,4(02):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