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群众观”下新闻采写法则

2015-08-15张志军王学敏

语文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群众语言

○张志军 王学敏

(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科研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一部署,内蒙古广电于2013年6 月底启动该项活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我的群众观”的大讨论及贯彻执行,是其中的一个子活动。弄清“为了谁”,是找准了前进的目标方向;弄清“依靠谁”,是找到了工作的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谁”,是把握了自己的正确定位。正确理解、挖掘“我的群众观”,可以使新闻人端正新闻采访的方向,深入基层,用群众的语言表达群众的生存状态,讴歌社会语义制度下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奋斗精度,在向两个“百年”目标的征程中更好地发挥媒体引导舆论的作用。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确保旗帜的正确性

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是指导工作的核心动力,所以新闻从业人员应首先在思想深处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新闻事业属于意识形态,在阶级没有消亡之前,新闻事业必然具有阶级性。“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告诉我们,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产生以后,很快便成为一定阶级、政党及社会集团发展经济生产和从事政治斗争的舆论工具,成为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服务的舆论工具。服务于政治,服务于一定的阶级,这是阶级社会中新闻事业政治属性的集中体现。”[1]191因此,内蒙古广电要接受党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宣传并积极推动党的政治主张、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为国家稳定发展大局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能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有情有理深入基层,确保事实的鲜活性

新闻媒体是大众传播,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终极目的是影响社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因此,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主要对象是人民群众,受众也应该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哪里?在基层。新闻从业者要转变思维方式,从过去的思维中走出来,认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问题,把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生活,用群众语言表达群众的思想感情作为责任承担起来。“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2]5

基层采访活动,媒体不能只追求稿件的数量,而要追求质量。因此,要为深入基层采访的记者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和时间保障,打消记者为资金发愁、为稿子数量达标的顾虑,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了解基层最真实的生存状态,了解基层百姓的所思所想,才能做到党的主张与人民心声的和谐统一,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的统一,以强有力的新闻舆论引导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三、注重叙事技巧,确保事实的真实性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工作者为“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告之于受众,记者不可能把现实中的事实原汁原味地照搬到纸面上或电脑上,把“中国申奥成功”、“非典肆虐中国”这样一种客体原封不动地搬放在纸上,新闻人员“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叙事规范和谋略,使用某种语言的透视镜、某种文学的过滤网,把动态的立体世界点化为以语言文字凝固化了的线性的人事行为序列。这里所谓语言的透视镜或文学的过滤网,就是视角”。[3]191视角是叙事者把现实世界转化为叙事世界所采取的角度。

新闻世界是一个多维的世界,如果光以记者的单独视角向受众呈现新闻事件,不免单薄、干瘪,甚至在事实的真实性上打了折扣。尤其对于广播这个以声音为媒介的媒体,用语言还原为言语的媒体,在叙事中更应该增加被采访的视角,加强音响的运用力度,即不以记者单一的固定视角叙事,而以多个视角叙事。广播新闻使用动点视角,可以使作品显得灵活、亲切,听众在收听事件报道的过程中,带给听众如亲临事件现场的听觉冲击。控制论认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要经过几个依次相连的传输阶段,在两个相连阶段之间都要进行翻译,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有效信息的消耗。如果在广播新闻中全篇使用某一定点视角叙述新闻事件,不可能把全部新闻事件的每个细节告知听众。相反,如果使用流动视角,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交替叙事,把叙事的话语权让位于新闻事实中的人物,信息消耗就会大大减小,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提升新闻事实的真实性。

四、用群众的语言说群众的事,确保传播的有效性

新闻作品是新闻工作者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等语境中运用语言系统叙述、构建新闻事实的产物,是一种再现事实的话语。“它在形态上是物质的报纸、或电子传媒的一种文本,在观念上则是一定语境的体现。……是语言系统与社会环境的交汇点。”[4]2对于新闻作品而言,文风就是采编播人员尤其是记者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感染力,它由气势、情调、韵味和风姿等因素凝聚而成。好的新闻作品则是“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①的风格,这也是我们要倡导的文风效果。文风的形成,有其先天的因素,更重要的在于后天的锤炼,“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②,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谙新闻写作的记者,才能写出“短、实、新”的作品,只坐在电脑前复制粘贴或套用文件、简报的记者,其他作品必然是“假、长、空”。因此,使用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具有生活气息的群众语言,讲述群众事,改掉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风格。

语言有其自己的系统,最大的特点是用以交流,但同时具有排他性。“语言以一种独异的形式参与人类现实。所谓‘参与’,也就是显明语言怎样介入各个层面,制定社会成员的精神空间,延续特定的意识形态,维护或者破坏既有的价值体系,调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位置,给出人类感觉和经验的模式,提供认识实在的中介。”[4]2从普通话与方言而论,当下媒体所使用的语言为现代汉语,在言语上表现为汉语普通话,即使是少数民族语言,也有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别。从书面语与口语而言,媒体所使用的大多为书面语,非口语。而群众所运用的语言,恰恰是口语。“日常话语之中,新的语言潮汐通常是以潜滋暗长的形式来临。表面上,陈旧的话语系统一本正经地流通于文牍、社论、报告、官方发言、会议用语、交际辞令以及新闻文体之中。但是,就在种种权威的语言表述背后,一些语言的局部开始变形、锈蚀、剥落、死去,另一些局部产生了有趣的语言萌芽:某一方面前所未有的词汇零星地缀入了人们的会话,某一类型的用语逐渐增添了使用的频率,某种特定的风格或者语气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得到了仿效”[4]17,这使得媒体的传播力得以消解。

要走好群众路线,化“我的群众观”为自身力量,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学习群众语言。

总之,媒体走群众路线,就要明确“为了谁”、“依靠谁”和“我是谁”“我的群众观”这一重大命题,并掌握相应的新闻采写法则,才能确保群众路线落在实处,不虚、不空,让群众路线成为新闻工作者行动的指南,成为新闻工作者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上的引导者、纪录者和守望者。

【注释】

①刘勰:《文心雕龙·总术》。

②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1]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M].新华出版社,2003.

[2]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杨义.中国叙事学[M].人民出版社,1997.

[4]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5]南帆.文学的维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群众语言
多让群众咧嘴笑
语言是刀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