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诵读与唐宋诗词教学

2015-08-15周小芬

语文天地 2015年34期
关键词:唐诗宋词诗词情感

周小芬

唐诗宋词是诗词文化百花丛中芬芳娇艳、惹人流连的一簇奇葩。高中的诗词教育可以说是学生诗词学习阶段的最后一段路程,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会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养成畅读和品读诗词的好习惯,达到信口成诵、运用自如的学习目标。接下来,笔者就诵读在唐宋诗词教学中的实施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不足之处,敬请斧正。

一、畅读诗词,唇齿留香

高中阶段的诗词学习有这样一个特点:高中的诗词学习从《诗经》开始,经历各个朝代的诗词盛衰,直到现代诗的产生和发展,就像一卷历史宏图,铺陈在学生面前,学生建立的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诗词系统。在唐诗宋词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畅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通过畅读,学生能够了解诗词的韵律所在,读起来琅琅上口,或豪放或婉约等迥然不同的诗词风格也让学生锻炼了自己丰富多变的表达能力,并在自我的畅读体验中形成对诗词内容和情感的基本认识。

生1:我喜欢大声朗读李白的《将进酒》,尤其是那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仿佛此刻的酒也是有固执的品性的,唯该子可以与之交友,共其言欢。

生2:李清照词作《醉花阴》,令人神往遐思,口中吟哦,“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让我看到了词人黄昏独饮,花香萦绕的无聊与孤寂,仿佛就是失意的自己。

同样是酒,不同的学生读后在心中留下的印象之深刻程度也各不相同,简单的畅读是对心中直觉的契合,就在朗读的那一时刻,文化已经扎根。

二、品读诗词,意境深远

畅读诗词好比鲁智深饮酒,欣赏的是其入口之味,酒量大而喝得浑身都爽;然酒汁不同,味道万千,还需细细咂摸,所谓的品诗便如品酒,入口知其味,更要知酒中所寓之意。诗词品读,就是在畅读之后,对诗词建立了初步印象,再对诗词表达的意思进行品味和解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诗人的生活经历、政治生涯、各时期的代表作品等多方面的素材,为学生多角度、全方面地呈现诗人的情感、性格。在引导学生分析了多篇诗词后,学生就可以独立地分析和品读了。

师:大家对于《定风波》有怎样的见解?

生1:该词乃是东坡先生在贬谪路上所作,“穿林打叶声”从听觉的角度表现大自然的戏谑情境,“竹杖芒鞋”的轻装显然不能与大自然抗拒,但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却自成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天地。

生2:“料峭春风”让作者感到了天气的寒冷,然而此时笔锋一转,将我们的视野转向了温暖的“山头斜照”,还以“相迎”来展现阳光对自己的优待,有欣慰亦有感谢。

学生通过对诗词中的各种意象进行阅读和品味,并结合作者的际遇,站在作者的角度来理解词中所寄托的情感和态度,表明教师带领学生品读诗词的方法是正确的,也说明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把握是准确的。

三、诵读诗词,成竹在胸

畅读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品读是身临其境的阅读,这两种阅读方法在学生理解诗词的情感和表达的寓意时是十分有用的。然而只能阅读和理解唐诗宋词未免浪费了这种丰富的语言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以致用才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

高中阶段的诗词诵读,是在品读诗词的基础上进行的,而非小时候的不求甚解或纯粹的记忆。因为一来高中生有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和记忆量,不能理解的东西记住了也会忘记,这是高中学习的一个特点;二来对于高中生来讲,高中正是理解力蓬勃发展的时候,抓住这个时机,运用理解记忆的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诵读是理解式的背诵和朗读,让学生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可以应用的知识,在生活中也做一个诗人。

师:诗词的学习目的,一在于理解,二在于应用,大家来用诗词描述生活吧。

生1:有一次我去参观某红色教育基地,看到大山中的各种机关和暗堡,还有各种险要的地势,让我不觉想起了“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感怀那些逝去的人和物。

生2:我觉有个好朋友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的闺密每次总是在我失意的时候为我开解心结,而且喜欢相同的东西,有的时候真是感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学生通过诵读经典的唐诗宋词,不仅获得了丰厚的文学知识,提升了自己的文学涵养,还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读史使人明智”正是此理。诵读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胸中有万物,甚至于包罗万象,展现出君临天下的气度。

畅读如久旱逢甘霖般令人解渴,品读如煮茶和品茶般自得其乐,诵读如茶酒之余味令人回味。诵读在《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应用是极其实用且有效的,教师传播了中华文化精髓,教会了学生分析诗词的方式;学生收获了丰富的诗词知识及分析诗词的基本方法,了解了诗词作者的生平,如浏览故事一般,从中看到了人情世故和大自然的万千状貌,也在无形中获得了精致的生命体验。

猜你喜欢

唐诗宋词诗词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唐诗宋词中的二月二
情感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诗词之页
《唐诗宋词选择读》注释献疑(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