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5-08-15张卫国

语文天地 2015年26期
关键词:新生写作能力习惯

张卫国

长时间对某一类事件的重复或练习逐渐养成的一种行为惯性,即为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巩固下来,就会具有比较强的稳定性,很难改转,所以才有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一说法。“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为自身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学时期,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如果这个学生的所在家庭又疏于引导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太理想,这些细小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在对初中新生的语文教学中,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继而做出总结,并逐渐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下面笔者就此提供一些意见,仅供参考。

一、培养新生语文学习习惯要注重细节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工作和其他工作性质完全不一样,其他工作错了可以改正,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出错了,可能会对初中新生的学习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教育工作事业关乎学生的知识质量。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注意自身在教学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做到全面化、系统化,保证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做到扎实细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各种举动,及时做到课堂师生互动。在语文课后作业的批改中,老师要针对每一个新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的批阅,通过课后作业反映出每一个新生课堂学习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相应的状况制定出一系列的改正措施,并且及时进行解决。例如,教师可通过在课堂上提问如“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主要情节结构是什么?”以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文章建立一个整体构架,弄清文章的大体梗概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化理解文章内容。

二、培养新生语文学习习惯需老师的鼓励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应及时给予鼓励,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一个优秀的初中新生语文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比如,在批改作业时对一些书写公正、阅读水平提高、写作水平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适当的表扬,激发出这些初中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在教学《黄河颂》这节新课时,提前让学生预习,在课堂教学中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让学生用洪亮的声音朗诵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碰到不认识的字,及时带领学生进行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然后通过有计划的引读,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文章中的句子形式,将这些句子的形式运用到学生说话中去,比如谁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这个东西怎么样,都有什么,还有什么,学生都能简单而明确地予以回答。通过这些短句的的形式可以锻炼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培养学生说话的层次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培养新生学习习惯思路的构建

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在平常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思路构建,笔者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在初中新生每天的语文朗诵时间,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教材内容,让学生开始养成朗读的习惯,大声的朗读知识内容,就会让学生在阅读期间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能够全心全意的去做好阅读这件事;在朗诵的内容上,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文章,比如在朗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要求朗读的学生做到每一个词语和每一句话必须朗读正确,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别字,并注意每一个标点符号之间的停顿;在朗读过程中要充分感受到作者当时所处的文化背景,带领学生学习新短语在文章中的各种用法,通过这些短语的学习,分层次、分阶段地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使用这些新词汇,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朱自清《春》的这篇文章中鲜明地表现出了田园风景式的清新格局。因此,在本篇文章学习之前,可以提前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各种魅力,然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在教学中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讲解,让学生将自己写的亲身感受读给大家听。初中新生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为学生观察生活、提升写作能力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就要养成,初中新生的习惯素养问题更不能忽视。学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很深的影响。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更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是学生一生当中不可取代的财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注重细节、增加鼓励、创新教学思路等方式,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后期的综合性学习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新生写作能力习惯
重获新生 庇佑
上课好习惯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