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求甚解”新说

2015-08-15朱雪莉

语文天地 2015年26期
关键词:柳先生功利读书

朱雪莉

“不求甚解”一词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读书不在一词一句字的理解上过分深究,只是从书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与感情上的寄托。他读书只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不像别人一样是出于功利目的。但这个“甚”字耐人回味。仇兆鳌在《古文析义》序中写道:“陶靖节‘好读书,不求甚解’,所谓‘甚’,以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南村》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若不求解,则‘义’之

‘析’也何为乎?”(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可见五柳先生读书还是力求读懂文章本意的。“不求甚解”,不是解读,只是不追求过分的解读,只是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作者,不要超出作者本来的意图。《五柳先生传》云:“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乐趣,也说明了五柳先生深知读书的意义,非凡夫俗子所能比。学习“不求甚解”这个词语的时候,切不可断章取义。

如今“不求甚解”多指学习不认真,马虎,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从古至今这个词语意思的变化之大,充分地体现了人们读书观的变迁。“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学而优则仕”,功利思想导引着人们的读书的态度与目的。五柳先生之前,就有“铁锥刺股”、“结发悬梁”、“凿壁偷光”、“囊萤夜读”等勤学苦读的故事。为了求得“甚解”,人们发奋苦读。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出于功利目的而苦读的情形愈演愈烈。苦读至极读书人便自我安慰,美其名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乐趣被功利思想一点点取代了。

“青灯有味是儿时”。儿时读书没有那么多的功利思想,大多“不求甚解”。只读自己最喜欢读的书,只读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如今呢?从牙牙学语之时,我们就只读有用的书,考试能用到的书。且务必“力求甚解”,品析到细枝末节,一词一句也不放过。历经如此大卸八块、条分缕析的折腾,那读书的乐趣还能剩下多少呢?如何让学生不心生厌倦,不以读书为苦呢?如今我们的学生普遍阅读量不足。“读万卷书”尚不能够,“行万里路”更是无从谈起。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大都耗在寻章摘句之中喽。古语云:“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苦读如此,还能品出“三味”吗?如今的教育真的应该反思一下了。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说“不求甚解”是一种高效的读书之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不求甚解”能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多的信息。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酿蜜,只有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香甜的蜜。读的书多了,见多识广,自会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量变必然会带来质变。在不知不觉的读的过程中,读者获得了思想的富足与启迪,习得了写作技法。钱钟书、莫言、金庸,莫不是爱读闲书的人。读书之初,他们从未考虑什么“求甚解”这个问题,只是因为喜欢,只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就这么一直闲读下去,读得多了,就读成了大作家。若本本书籍,篇篇文章皆“力求甚解”,那还有闲时间去读万卷书吗?读书“不求甚解“,务必有闲才行。譬如有闲心境的人才能领略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美妙。那些为功名追逐着往前赶路的人是断断没有这个闲工夫的。

“不求甚解”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伽达默尔说:“对一个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上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而使意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一些文本通过新的解读赋予新的含义。没有人知道文本解读的终极在哪里。妄想一下子把它的意义全部发掘出来是不现实的。“不求甚解”倒不失为一种理性的思维方法。一时的过度的解读反而会造成对文本的本意的曲解。

“甚”的“度”该如何把握呢?文本解读的“度”应该把握在学生的手中。“一千个读者的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历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对文本解读的深浅也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情来引导阅读,鼓励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不应该超出学生的学力范围,不要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实际生活的需要脱节。教者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比如,对《五柳先生传》一文的解读。文本中对学生有益的养料是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至于隐居思想和逃避现实的人生态度,则不必过于深究。因为它已超出了学生的人生体验,超出了学生的生活需要。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力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在学习的初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然而,长此以往就会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扼制学生思想的自由成长。更有甚者,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甚解”,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学生。这种生吞活剥式的授予,容易导致学生食古不化。这样的阅读并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精神的养料,无益于学生心智的成长。“不求甚解”地阅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阅读,伴随着创造的自由与快乐。一味做“寻章摘句”的“老雕虫”,自我创新的能力还能有发展的机会吗?“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课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自由解读,去自由批注,去自由创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看高低各不同”。读书“不求甚解”,可以让你欣赏到更多的风景,可以让你品尝到更多的滋味,可以让你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猜你喜欢

柳先生功利读书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柳先生和小黑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柳先生的正骨膏
捷先生的红宝石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