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古诗文朗读策略初探
2015-08-15肖玉娟
肖玉娟
低年级古诗文短小精炼,想象丰富,童趣盎然,很受学生喜爱。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古诗文教学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思想教育,还对学生进行了艺术的熏陶。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文优美的意境呢?在此,结合课本中的古诗文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兴趣,引起共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很有道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学习情绪是学好一篇课文的关键。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古诗文的朗读指导中,老师带领学生全身心投入,体会古诗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为基础,在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用情朗读课文,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锄禾》描写了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是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的诗作。课开始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将图与诗对照,让学生看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农民在干什么,然后让学生对照插图细读课文前两句,读懂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农民在烈日下锄禾的情景,体会农民的辛苦。读完前两句,让学生说说自己心里有什么想法,然后指导读后两句,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我班上有农村的孩子,假期时也曾跟随父母下地劳作,这样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二、想象绘画,体会意境
古诗的特点是诗画合一,一首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因此,根据诗的内容去绘画,是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用稚嫩的画笔再现诗中的意境,不仅增强了他们对诗的理解,也在涂抹喜欢的颜色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我在教学《江雪》时,让学生用铅笔勾画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在下着雪花的江面上,一只小船,一位老人,头上戴着雨具,独自在严寒的江面钓鱼。这样便于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展示的意境。然后抓住“千山”“飞绝”“万径”“踪灭”体会在茫茫雪天之间的世界,万物无声;抓住“孤舟”“独钓”让学生想象一幅独钓寒江凄凉的图画。这样学生在朗读时,头脑中就有了画面作为依托,不但读得动情,而且背起来也是言之有物。
三、借助歌曲,吟唱朗读
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文不仅语言美、意境美,而且音韵婉转,深受学生们喜爱。教学时,通过学生们熟悉的音乐旋律,“借用”在学习的儿童诗歌上,可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经典诗词的意境之美、音韵之妙。
有一次,在教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竟小声地哼唱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正想提醒他上课要专心听讲,突然灵机一动:为诗歌配上曲调也是一种学习诗歌的好办法。想到这儿,我大声说:“这位同学为大家创新了一种读书法:曲调吟唱法。我们来欣赏一下。”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当这名学生唱完《静夜思》,掌声再一次响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逐渐高涨。
四、借助媒体,配乐朗读
音乐让人沉静,音乐让人入景。利用多媒体,紧扣古诗文内容,选择合适的乐曲配乐朗诵,使欣赏课程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学生听起来就会感到韵味无穷,具有很强的感召力,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
在教学《游子吟》一诗前,深入了解了诗歌创造的时代背景。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50岁时才得到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了这首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我结合作者当时的遭遇,认真领悟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选用《烛光里的妈妈》作为背景音乐,以时而低缓时而高昂的语调、时而舒缓时而激越的语速反复诵读,然后给他们录制出来。上课时播放他们的杰作,学生听完朗诵录音后,深受鼓舞和激动,一再要求重播。从他们的情绪表现中可以看出,声情并茂的朗诵引起了学生们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总之,古诗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古代文学样式,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为初入学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范例。通过用不同方法教学古诗,学生的发音会更加准确,语言会更加丰富,表达会更加生动形象,兴趣会更加浓厚,并且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触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撞击出学生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