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老师要学会“偷懒”
2015-08-15邹蓓佳
邹蓓佳
俗话说,勤快娘养出懒闺女,“万能型”老师教出来的不一定就是“高能型”的学生。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要看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怎样激活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教师要学会“偷懒”。
一、课堂预设少一些
“万能型”老师很想在单位时间内实现最大效益,多教一点知识,多锻炼学生一点能力,一味求全,于是一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字音字形、结构内容、思想情感、语言艺术、语法知识、拓展延伸等。但繁重的课后学习和并不良好的课前预习使得这些任务都要在45 分钟内解决,容量多、时间紧使得这一切完美的设计颇受掣肘。如果哪一个环节稍微超出预设,那么一节课就难以达成“预定目标”。为了追求完美,“万能型”老师只有亲自上阵,引导学生读课文、积累常识、分层次、品文字、练练笔、谈体会,学生围着老师团团转,往往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问题一抛出就需要作答,学生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被老师杀得措手不及,站起来与满含期待的老师面面相觑,而老师也没有时间等待,有人反应过来固然妙,冷场了自然是心急的“万能型”老师救场。各个环节走马观花过了一遍,学生笔记本上重点详尽,而事实上,品读停留在技巧方面,拓展只是老师的标准答案,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一切有老师,习惯了盲从教参和老师,而老师哀叹“现在学生的能力,啧啧……”。
在教学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时,我们以鲁迅先生的名言“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来定义“悲剧”,也明确了阅读的思路,即在赏析美的基础上来感受藤萝被毁的悲剧。藤萝美?美在哪里?同学们自主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现藤萝之美的语句,大胆展示自己的朗读,通过轻重音的处理和语调的变化传递对紫藤萝的喜爱,并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紫藤萝的外形和内在去发现美,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去感知美,在此基础上找到表现藤萝之惨的词句和作者悲痛之情的句子,自然能理解这象征着真善美的藤萝被毁的深深悲哀,形成自己对美的事物被毁灭的感悟,初步明白要用慧眼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感悟美,更要用行动去呵护美。
在这堂课中,我们其实就设置了四个板块:赏藤萝之美、观藤萝之惨、探悲剧之因、抒自我之见。教学思路清晰,重点是通过读来发掘美,以美观悲,对比鲜明,触目惊心。预设简单,学生才不会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二、教学节奏慢一点
笔者常常反思,为什么每次我备课动辄十几页,精心备课的结果是学生完全成了应声虫,有时甚至是鸦雀无声。不是笔者太懒,而是过于“勤快”,有时越俎代庖,过快的节奏挤占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使得笔者所有的“精心”成为了蜻蜓点水,缺乏坚实的思想基础。
也许笔者应该再懒一点,少问多听,放慢教学节奏。语文学习是一个习得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体验感悟,静下心灵融进文字,与思想对话。过快的节奏忽略了学生的品读、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也不是老师细致的讲解能达到的。放慢节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融入到文本,才能唤起情感体验。
在学习《孔乙己》一文中,老师要求学生说说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时,学生开始没人敢开口,场面冷下来了,年轻的老师没有经验,在尴尬中开始自己作答,答案无非也是教参所列,学生很老实地记下了笔记,有同学受此启发,也从资料上找答案,结果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一堂课的任务圆满完成,似乎是皆大欢喜,其实有学生连书都未曾细读,其中精彩之处更是无心体会。在另一位老师的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先默读课文,注意在书上圈画,并在与同桌交流的基础上展示。学生经过品读、思考和语言的组织,发言相当精彩,并且绝大多数能结合原文,有理有据。甚至还有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孔乙己不能选择改变自己呢?”“为什么同是底层可怜的人,大家不能将心比心同情帮助,反而是嘲笑他呢?”引发学生对漠视生命的“看客心理”的反思。一堂课思想的火花迸溅,何其精彩!
杜威曾说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做学生的助手。“慢”,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控制住教师的“激情”,让课堂更有张力,学生可以从容地读,从容地思,从文中学会道理,品味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生命的激情。
三、学生质疑多一点
“万能型”教师其实是充满责任感,富于教学激情的,他们全心扑在学生身上,恨不能给学生呈现所有的考点,讲清每一个习题,甚至替学生思考。“万能型”教师在“讲”泛滥时,尝试用“问”来启发学生思维。一个又一个琐碎的问题抛出去,学生疲于找答案,为了迎合老师心中的答案,努力揣测设问的心理和期待,得到一个又一个令老师满意的标准答案,甚至完全不能理解问题的意图。老师很辛苦地问、很辛苦地引导正确答案、很辛苦地做出标准答案规范答题,课堂成了教师奔忙、竞赛基本功的赛场,学生奋笔疾书做书记员,离开老师就成了“思维残废”,这是培养人才还是僵化思维?
把提问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来质疑。教师设置一个大问题,主导一个大方向,让学生在这个大问题下不断思考,能自主分化出小问题。如:孔乙己为什么总在笑声中出场?人们眼中的他是个怎样的人?实际上他是是个怎样的人?三个大问题实际涉及到一个中心问题: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怎样造成的。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的时候会有疑问:为什么人们眼中的和实际上的孔乙己会有差别,从而感受到孔乙己的悲哀。
在这种自主学习中,学生才能养成自己的质疑能力,培养疑问的习惯,看到标题学会自己问自己:标题透露了哪些信息?看到文中的人物,学会问自己: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看到不合理的情节能发现“不妥”,听到老师和自己不同的见解勇于站起来问“为什么”甚至“我反对”。当学生能养成自觉的自我疑问和勇于质疑的习惯时,老师们就可以真正“偷懒”了。抛出一块“砖”必定能引出无数的“玉”。教师只要能控制好课堂,适当加以点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会把课堂变成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长远一点说,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不会人云亦云而有自己的主张见解,能分清是非黑白。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偷懒”,是一门高超的技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境界,是“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水平、有艺术地“偷懒”,把学习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了学生,把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还给了学生,老师的“懒”换来了学生的“勤,”“懒”老师懒出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