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几点思考
2015-08-15马宏兰
马宏兰
高中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托。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几点思考。
一、用工具描述人文
自从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之间的争论似乎就没有断过,专家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不同的名师也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但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将两者切开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工具性与人文性分裂开来的语文教育实际上也是不完整的。在笔者看来,工具性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人文性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得的精神熏陶,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当在工具与人文之间做好平衡,应当让工具性成为描述人文的基础。
从某种角度讲,语文教学的四大基本任务听说读写正是工具性的一种体现,但这种工具性又往往不是纯粹工具的,人文往往孕育其中;而人文性也不是飘缈的,是建立在工具性基础上的,无法想象如果不能顺利地进行听说读写,还能去感受深刻的人文性。譬如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去感知鲁迅先生的文笔特点,知道鲁迅先生的行文风格。只有当这种工具性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才能真正认识到为什么鲁迅先生的作品常常被称为匕首投枪。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鲁迅文笔特点与行文风格的过程又不完全是工具性的过程,人文性也蕴含其中,而以匕首投枪来形容先生的作品,固然是一种人文性的描述,可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一种工具性解读?
因此,高中语文教材如果能够引导教师将工具性当成孕育人文性的基础,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工具性去描述人文性,就不愁学生用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文字运用风格,写出令人满意的具有一定人文性的文章。
二、用教学引导学习
教材,首先是为教而用的,因此黄厚江老师说:“教材编写要突出‘怎么教’。”在课程改革之后,高中语文教材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基于自身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理解,推出了不同版本的教材。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自然有所裨益,然而有一点不应当忽视,就是教材如果失去了教的功能,那就不能称之为教材。同时又应当看到,今天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再是纯粹的接受者。这就意味着教材的编写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不仅需要服务于教师的教,还要服务于学生的学。
如何理解教材服务于教师的教呢?如在《肖邦故园》的教学中,研究分析本文可以发现,该文编写在“祖国土”这一单元中,同时又属“江山多娇”这一系列。教材在本单元之首即给出判断:“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他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对高中语文教师而言,这样的论述在许多经典文本的教学中都曾出现,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教材在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经典文本就要本着这样的思考去教。
教材又是如何服务于学生的学呢?在上面一段论述的后面还有一段论述:“人与祖国的复杂关系,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索的,而真正体悟质朴、崇高的爱国情感,则不仅需要思考,更需要我们付诸行动。”这固然是面向教师说的,但更像是面向学生说的。因为对于教师来说,理解这样的一层关系并不困难,但这其中的“我们”更多的是指向学生的,只有学生认识到“我们”需要思考,需要行动,需要体悟时,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肖邦故园》及前面几篇课文所表达的“祖国土”的含义。
总的来说,如果教材能够有效地引导教师的教,进而引导学生有效地学,那这样的教材就兼顾了教、学两个方面,这样的教材或可以成为经典。
三、用经典孕育人性
那些优秀的文本在进入教材之前,他们就是文本,就是文章。它们本非为教材而生,它们进入教材只是历史的选择而已。或者说这些文本原本就肩负着引导读者向往伟大人性的作用,只是在进入了教材之后,才具有了特定的引导高中生向往伟大人性的意义。因此,高中语文教材在选编时应当有用经典孕育人性的责任担当。
前几年,人们开始发掘民国时期的经典教材,有的出版社还重新印刷了这些教材。人们发现这些教材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流逝而失去作用,相反,这些教材所蕴含的用中国国学引导人性发展的作用还相当明显。这说明语文教材编写其实有着用经典孕育人性的传统,高中语文教材不能忽视这一传统。事实上,笔者所接触到的多个版本的教材恰恰在这一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就拿苏教版教材来说,从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到陈炎的《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都在力图用经典文本来引导学生的人格成长,这恰恰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责任担当。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对手中的教材有高屋建瓴的认识,甚至是批判性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