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学研究的新收获——第十一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08-15王晓鹃刘向斌
王晓鹃,刘向斌
(1.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延安大学 文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2014年8月8日至10日,由中国赋学会、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延安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和延安两地召开。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及日本等海内外的90余位学者与会。本次会议共收到研究论文70篇,《辞赋》刊物2本和赋作7篇。大会共举行了三次大会发言并分三个小组进行了讨论,围绕会议主题提出了许多新见。
一、辞赋与京都文化
京都赋在赋学发展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京都赋不但涉及具体都市的选址、宫殿、苑囿、田猎、礼俗、物产、历史、交通、文教、民俗等系列都市生活内容,而且历代京都赋又组成蔚为大观的都城地方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京都文化,呈现出独特的文学创作规律和文化价值。又因会议的召开地西安本是十三朝古都,故京都赋自然成为此次会议的重要话题。相对以往的京都赋研究,此次会议的研究视角更为新颖。
侯文学的《汉代骚体赋的京都抒写》认为恋都是屈原作品中的重要主题,这一主题被汉代中期以前的骚体赋所承袭,原因就在于一统皇权的凝聚力及士人高涨的政治热情。东汉后期,皇权凝聚力减弱,士人对于政治的热情消退,骚体赋便表现为对于京都的拒斥及思乡主题的兴起。此论颇有新意。蒋晓光《五德终始说与〈两都赋〉》指出班固《两都赋》以新五德终始学说建构自己的历史观,并在《两都赋》中以“汉家火德”的标准去检视两都之得失,认为东都“协于火德”,而五德终始理论源于河洛之地,洛阳具有统合天道圣统的象征意义,从人文地理层面证明洛阳超越长安而为天下正统。文章有一定说服力。邓稳《大一统的地理书写与京都赋体式的形成》认为京都赋与楚赋的差异实是汉代赋家借屈、宋赋作体式表现大一统思想的创变,而以内聚的地理空间与铺排物类的描写方式展现王言复归的主旨正是京都赋体式形成的关键因素。这一见解值得重视。(台湾地区)廖国栋《明赋京都书写中的南京地位》从明代赋家的京都书写中,探讨南京在迁都争议中的地位。此文对目前学界侧重明赋的北京书写而言是一种补充。杨许波《唐代京都诗接受汉代京都赋考论》重点探讨京都赋在唐代衰落后,京都诗在唐代兴起之因,以及京都诗如何从京都赋汲取养分。(台湾地区)王欣慧《在东在西可也?——李庾〈两都赋〉重探》旨在考察唐代两京士人的地域观,并借由唐人几首《东都望幸赓歌》及谢观《上阳宫赋》,探讨自东汉以来的东、西都之争。(台湾地区)郑色幸《京都的人文风景——唐赋中的后妃书写及其意涵》,对唐赋中的后妃赋进行了统计,并从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何新文对中国古代辞赋研究专家美国汉学家康达维之《汉颂:论班固〈东都赋〉和同时代的京都赋》进行解读,并对班固赋论与京都赋创作的文学背景及汉颂的意义影响等提出了新解。朱红霞《都城赋成功经验的研讨与启示》则揭示了古代京都大赋的成功经验,认为古代京都大赋可作为今日赋写城市的启迪。
其中,长安赋是京都赋的一种特殊书写。伏俊琏《〈文苑英华〉中长安赋概说》一文指出长安赋是以长安这一地域范围内的人物、事件、历史、山川地理、宫苑、社会风俗等为题材的赋。《文苑英华》收录的长安赋约240篇,其价值与地位表现为5个方面:在内容上,展现了唐代丰富的社会生活;在题材上,纳入了新题材与新事物;在体式上,运用了律赋与新文赋两种新体式;在表现手法上,出现了小说化倾向;在写作程序上,打破了以前部分赋固定的创作模式。论文既有宏观的考察,又有微观的审视,可谓高屋建瓴,启发良多。
二、地域文献中的辞赋研究
地方史料全面保存了一个地区古今自然、社会状况的史实,对辞赋研究无疑有积极影响。王焕然《汉赋与地方志论略》认为不少汉赋与地方志可以参照阅读,汉赋中与地方志相关的作品很多,主要有都城赋与述行赋两类,但汉赋与地方志毕竟属于不同学科,应注意区分二者之间的异同。此论具有指导意义。踪凡《〈会稽三赋〉的注本与版本》除介绍《会稽三赋》的历代版本及注本之外,并逐一比对明代尹坛对南逢吉注的补充。文章发现前行学者未见之处,用力较深。李洪亮《三曹、谯、谯地赋》认为三曹于帝都谯地所作之赋不仅未承袭汉大赋书写模式,也有别于同时期徐干、刘桢等人的京都书写,反而以抒情赋为魏晋赋开启了新的写作风格。潘务正《张惠言〈七十家赋钞〉与常州学风》对张惠言早期所编这部赋学选本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指出该书与清代常州文选学、汉学、今文经学之间的紧密关系,突出了该书的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香港地区)莫崇毅《论乾嘉浙西赋学的兴盛与特点》指出,清乾隆、嘉庆年间浙西地区赋学兴盛,原因在于浙西赋学能够秉持赋源诗骚和赋体代变的理念描述赋之历史,在充分接受历代小赋基础上研究律赋,并以家学和地缘为纽带充分交流和传承辞赋。文章很有见地。赵逵夫《论汉魏六朝赋风转变的地域因素》从汉魏六朝自然观的演进过程入手,深入探讨了地域因素对赋风转变的深刻影响。此文既是该领域前沿的学术成果,又为这次学术会议增加了一个亮点。(台湾地区)林仁昱《敦煌弥陀净土赞歌的铺述特质》分别从铺述的必要性、面貌、特色与技巧等方面对“敦煌弥陀净土赞歌”进行分析与论证,显现其铺述特质具体展现的意义与作用,引人关注。
(台湾地区)欧天发《论台湾宗教鸾赋的写作风格(增补本)》对台湾儒教活动中的鸾堂赋进行整理,指出此类赋体是用于端正风俗的宗教赋体,其写作风格包括布局格式、句法体裁、用辞雅俗、形态铺写、社会功能等都与众不同。(台湾地区)龚又丽《(台湾赋)中风物之描绘与特色》则以清代台湾的近百篇风物赋为主题,具体介绍了有关台湾的花卉、建筑、动物、海产、原住民、瓜果、特产、生活、节庆等赋作。显然,这让我们对台湾的赋学文献有了进一步了解。
域外文献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文献。侯立兵《唐前诗赋中的狮子书写》从西域献狮的朝贡行为中,探讨了唐前狮子赋的描写内容。权赫子《〈哀江南赋〉接受与朝鲜后期辞赋创作》从7个方面探讨《哀江南赋》在朝鲜的接受情况,并分析其对朝鲜辞赋书写的影响。这类论文虽然数量尚少,但无疑折射出目前辞赋研究的广阔性和拓展性。
三、赋家及赋作的个案研究
历代赋家及其赋作研究是本次会议的重要内容,收获也颇丰。刘美惠、胡旭《绍屈宋之遗响,开万世之法门——论〈招隐士〉为“招魂”系文学兼论其对屈宋赋的沿承》从文学的继承与变革角度重新审视屈原的《招隐士》,认为《招隐士》对骚体赋和“招”类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作者刘美惠是厦门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年仅15岁,以此年岁而能别出新意,实在难能可贵。陈亮、徐美德《德国汉学家孔好古的〈天问〉研究》对德国著名汉学家孔好古的《天问》研究进行了介绍,认为《天问》是由屈原对宗庙祠堂的壁画铭文再加工而成,其创作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影响。观点虽然不是定论,但体现出楚辞研究多元化的特点。徐宗文《关于盛览研究的几个问题》对汉代赋家盛览的地籍、族属、身份、“问作赋”的真伪等问题进行了考证,澄清了盛览研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王思豪《〈遂初赋〉用〈左传〉事典考论》细心爬梳《遂初赋》征引《左传》事典、旧辞之处。以此考察刘歆“引传文以解经”的《左传》学观点,很有见地。(日本)横山岐美《皇甫谧著作中所有的世界观》对皇甫谧的两部著作和一篇文章进行考察,从中揭示皇甫谧关于隐仕的思考和选择。此文严格说来不是赋的专门研究,但仍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刘银昌《郭璞辞赋与易学》认为作为易学家,郭璞在辞赋创作中受到易学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化用易学语辞,对易象和义理兼有吸收,并对易占术数有所涉及。文章视角新颖。霍建波《从陶渊明〈闲情赋〉探析赋体的审美特质》指出陶渊明《闲情赋》具有的似讽似劝、亦讽亦劝、劝大于讽的审美特征,符合汉赋表现艺术的本质,并指出这是赋家矛盾心态的形象展示。(日本)西川由美《鲍照〈芜城赋〉中的“废墟”意象》从词汇角度分析了鲍照的《芜城赋》,认为鲍照的诗人角色与其在《芜城赋》中五言诗表现的运用上深具相关性。尚艳《藻耀高翔鲍照赋》亦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对鲍照赋做了新的评介。
唐宋以降的赋作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何易展《论李白辞赋的“祖骚宗汉”倾向》对李白的8篇辞赋进行了考释,认为其赋不但借鉴楚骚之精神,亦兼承楚骚汉赋的艺术表现方式,在拟古和以赋体道方式上均有别于六朝和后世。刘小兵、邓溪燕《怀旧空吟闻笛赋——唐人对向秀及其〈思旧赋〉的接受》指出唐人怀旧诗文中常引向秀及其《思旧赋》为典故,从中既可见中国传统文学怀旧母题的传承与流变,也可见诗赋之间的互渗与影响。(台湾地区)许东海《倾城·谏诤·长恨——吕向〈美人赋〉与白居易诗、陈鸿传奇的玄宗情色论述》从内容、手法、书写形态、文化意涵等方面对吕向《美人赋》与白居易诗《长恨歌》及陈鸿《长恨歌传》进行了溯源和比较。以上三篇论文均从传播与接受的视角入手,体现了唐赋研究的新动向。(台湾地区)杨明璋《〈韩朋赋〉禽鸟叙事之承衍与民俗象征》选取学界讨论广泛的敦煌文献《韩朋赋》,指出其中的四段禽鸟叙事具有独特的民俗意义与作用,反映出赋的民间性特质。郝永《〈公生明赋〉作者——北宋状元许安世考述》从《公生明赋》入手考察了北宋状元许安世的生平行事,很具文献价值。(台湾地区)陈金现《黄庭坚贬戎州的两篇竹子赋》从黄氏贬谪戎州时期所做的《对青竹赋》与《苦笋赋》入手论证黄庭坚人格与文学的关系,有一定说服力。李征宇《再现与接受:文图关系视野下的乔仲常〈后赤壁赋图〉》介绍了北宋乔仲常所画《后赤壁赋图》,指出其在图像转译及提炼物象、虚实结合等方面,凸显出苏轼在赋文中所蕴藏的四段诗意旅程,而画家本身对于赋作的理解与接受也渗入其中。冯良方、王准《试论萧崇业〈航海赋〉的文体特征和题材特点》则介绍了明人萧崇业出使琉球写下的《航海赋》,指出此赋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赋的表现领域,使散体大赋体现出一种以古体写新事的特色。马世年、刘文斌《〈楚辞灯〉注疏体例与注释特色探析》对清初林云铭《楚辞灯》的注疏体例及注释特色予以探析,以此揭示其在楚辞学史上的重要价值。李军《徐松〈新疆赋〉辨误》全面考证了清代徐松所著《新疆赋》,指出此赋是清代边疆舆地赋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双重价值,并对其中的各种舛误一一进行了辨正。文章显现出作者扎实的文献功底。翟永指出龚维琳《芳草堂赋钞》的风格和新变,揭示了道光年间馆阁赋重性理、古律赋融合的特点。赵俊波《刘咸炘赋论述略》将刘咸炘的赋论置于赋学研究的长河中,通过纵向的比较,探讨其继承与创新,凸显其成就和不足。评论可谓中肯。
四、历代赋研究
历代赋的文献学、语言学、文体学及文化学研究,也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其中,汉赋仍是学者关注的焦点。孙尚勇《汉大赋的三大功能及扬雄赋论的政治批判意义》对汉大赋的劝(歌颂)、风(风谏)和娱乐功能进行考察,指出歌颂与风谏两大功能由司马相如奠定,娱乐功能由汉武帝确立,而扬雄则极力强调赋的风谏功能,其实质是对大赋主要接受者皇帝的批判,具有浓厚的政治批判意义。张新科《新时期对汉赋经典的重新建构》从汉赋经典重新建构的基础、途径与方法等方面对新时期的汉赋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如何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是否有永恒的经典存在”“政治运动、文化思潮如何影响人们对文学经典的认识”等诸多普遍性的问题。曹胜高《汉赋所载乘舆制度考》根据汉赋所载乘舆资料,比对史料记载,力图补全两汉乘舆制度的规格与形制,并确定大驾、法驾、小驾的仪仗组成,明确了属车的种类。刘向斌《简论汉代纪行赋的话语策略及相关问题》指出汉代纪行赋为了达到借史咏怀的目的,广泛运用了史地结合、俯仰古今的话语策略,而这种话语策略具有理性与感性交融的特点。文章很有说服力。杨朝蕾《酒神迷狂:汉大赋精神之魅》认为汉大赋的精神与西方的酒神精神相通,而酒神精神的丧失是导致大赋衰亡的根本原因,有一定启发意义。李小娟《〈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屈原赋之属〉亡书考略》对《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所载屈原赋之属的20家361篇赋作逐一进行考证,可为辨章学术提供一些参考。段永升《汉大赋研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认为汉大赋研究应该关注汉赋作家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神仙身影的嬗变、讽谏意味和汉大赋的仿效之作等问题。孙晶《论汉魏六朝大赋的药石药草类物象——兼谈〈山居赋〉铺举药石药草的意义》对汉魏六朝时期大赋的药石药草类物象进行勾勒,指出此类赋不但具有本草学和植物学方面的价值,而且丰富了山水文学的表现内容。李建武《〈三国演义〉与汉代辞赋:两种文学经典的联系》将《三国演义》与汉代辞赋进行比较,指出《三国演义》恰当而成功地摘引了部分汉代辞赋,而两者的文化精髓本就相通,即都为“大一统”思想文化,且这一文化对两者成为文学经典均起了重要作用。程维《论汉赋之声情》从用韵、平仄、句式长短等方面试图还原赋的声情之美。王慧《康达维教授关于汉赋描写性复音词翻译的方法论启示》主要归纳康达维教授如何翻译汉赋中联绵词的问题。文章可以给有意从事汉赋翻译者一些启发。
此外,申焕《魏晋咏物赋趋同性分析——以曹植、傅玄赋作为中心》以曹植和傅玄的咏物赋为中心,指出二人在创作思想、创作取向、创作技法上有趋同性,并指出傅玄赋作有建安遗风,显然承继了曹植赋体诗意化的路子。马黎丽《汉魏晋美女赋之演变》对先秦和汉晋美女赋进行溯源和透视,归纳各个阶段的特点,揭示其研究轨迹。该文使这一题材的研究得以深化。刘培《儒学复兴语境下的北宋科场改革与律赋沉浮——以熙宁变法为中心》以北宋熙宁变法为中心,考察在儒学复兴下律赋地位的变迁,并对从中折射出的儒家学者对科场衡文标准的不满进行了分析。论文创建甚多。张明华《论宋代的梅赋》从内涵和艺术两方面论述了宋代梅赋的特点,认为梅赋创作既是宋代梅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果,也是当时咏梅文学繁荣的影响,同时与作者自身的地位和志趣也有很大的关系。刘朝谦《赋之咏物与古人生活的意义建构》从物是什么的角度指出,赋之咏物不是给人提供了物的世界而已,而是为人构筑了完整的艺术世界,物成为人主观的、精神的、情灵的存在内容。
五、赋学理论
赋学理论一直是辞赋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日本)谷口洋《赋的宗教起源与其转为文体名称》对赋的起源重新进行考察,认为赋原本不是文体名称,而是依据语言魔力的巫术行为,但随着时代的推移,其宗教性逐渐被遗忘,转为纯粹的语言技巧,于是“赋”成为“不歌而诵”的泛称了。这一观点颇有创建,无疑会将赋体文学源与流的讨论进一步推向深入。钱奕华《〈楚辞〉中的“灵”“魂”意义刍议》以《楚辞》中灵与魂的词汇意义及使用观点为主轴,从文化学、殷商甲骨、历史文献等入手,归纳出《楚辞》中灵魂分离论、灵魂不朽观与神灵孚佑后世的观点。许结《论东汉赋的历史化倾向》指出东汉赋家以其渊雅特征改变了西汉盛世赋的雄肆风格,这其中内含赋体由对经义的依附转向历史的思考,并进一步指出东汉赋家针对“亡秦”与“新莽”的教训表现出对宗法的归复与礼制的构建,这当与赋家创作思想向儒学化转变相关,从而昭示了东汉赋的历史化倾向。陈韵竹《两汉“赋诗”活动流变探究——论“诗”“赋”之递嬗发展》对魏晋南北朝以来文坛盛行的诸多“赋诗”活动形态,诸如唱和诗、酬酢诗、应制奉和诗、赠答诗等做出探源溯流之考察,并指出两汉时代“赋诗”活动的特殊性。韩高年《汉晋赋中的自然及自然观的演变》认为, 从两汉到魏晋,中国人的自然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现在文学创作当中,就是文学对自然的描写经历了比德的自然—悲情象征物的自然—寄托玄想的自然—自在自为的自然的演变过程。郭建勋《论齐梁陈辞赋》从女性题材、咏物赋和艺术风格等三个方面对齐梁陈辞赋进行整体考察,指出此期赋风具有明显的贵族化倾向,其表现方式就是形成了艳丽精工的审美风尚,并在追求“新变”的心理驱动下,使辞赋体制逐渐成就了以五、七言诗体为主要句式的新赋体。易闻晓《“赋亡”:铺陈的丧失》对骚体赋、汉赋、六朝乃至唐代律赋进行透视,指出律赋对命题限韵、字句联对、篇幅章法的种种限定,既是铺陈的丧失,又是赋义的消亡。彭安湘《选本批评视野下的〈古文苑〉与〈文选补遗〉选赋观比照及其原因探析》将《古文苑》与《文选补遗》的选赋观进行比较,指出二者探讨赋源有尊荀与崇宋、列赋次序有重文和尚质、赋家去取有衡文与量德、选赋定篇有尚义理与重辞情的区别,正是这种辞赋观上的分野,使作品产生了不同的传播命运。王晓鹃、李红岩《〈古文苑〉与〈文选〉赋体分类管窥》亦以南宋人所辑《古文苑》为研究对象,将其与《文选》的赋体分类进行比较,指出二者分类的异同,认为二者结合有利于全面了解先唐赋。孙福轩《“源于诗”与“属于诗”——赋学批评政治内涵和诗学维度之发覆》指出魏晋以来赋的体性之辨,尤其是元明两代赋论者多认定赋“属于诗”,与汉代“源于诗”的观点颇异,开启了赋学批评由政治内涵向诗学话语的移植和嬗转,有一定启发意义。禹明莲《李元度〈赋学正鹄〉的编选评点与清代骈散之争》通过对李元度《赋学正鹄》编选与评点的透视,认为清代绵延两百余年的骈散之争与此关系极大,这与其身为骈文名家和桐城后学的双重身份相关,从中可以看出同治中兴时期文坛的新动向。此类成果标志着当前赋学理论研究的细化与转变的新动向。
此外,会议收到中国辞赋学会主办、洛阳辞赋研究院承办的《辞赋》刊物两本和三位作者的赋作七篇。孙继刚诸人,尤其是台湾学者黄水云《论网络影视中辞赋之重现与新创》一文,将创作与研究集于一体,对现当代大陆和港台的辞赋继承与创新情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而李荣南《天下西江赋并序》、李新建《河南科技大学赋》《四面观音赋》《正心赋》和王雷《哀斯民》《音韵道情赋》及《赋史》等辞赋创作也各有特色。
总之,本届辞赋会,既有辞赋理论的深入探讨,也有辞赋作家作品的专门研究;从先秦辞赋到当代辞赋,从骚体赋到汉大赋、律赋、文赋等,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既有老一辈学者对辞赋的深邃探究,也有新一代辞赋研究者的新锐思想。这些都充分体现出目前赋学研究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特点。遗憾的是,会议议题之一的“关于20世纪以来辞赋研究的学术史回顾”建树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