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人
2015-08-15孟红萍
孟红萍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黛溪小学)
一、关注学生,分析学情,有效引导
杜威说过,学校教育如果不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那将是学校教育极大的浪费。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学习新知,一来可以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突破难点;二来学生也能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六年级的《建高塔》,好多人上过这节课,思路也基本一致:看图片猜测高塔不倒的原因有哪些——小组实验探究矿泉水瓶不倒的原因——汇报交流,然后类比推理到高塔不倒的原因——应用所学,建自己的高塔——展示、交流,以前我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上的。今年我在执教这节课时,重新审视这节课,觉得这样的设计对于生活经验丰富的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环节零碎、没有挑战性,我们是否可以换种思路来上:看图片,让学生思考高塔不倒的原因——教师出示材料,小组用这些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教师巡视,给探究完的小组发放材料:利用刚才探究的结果,建一座自己小组的高塔,既是应用也是验证——汇报交流、展示。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出发,让学生经历一个长时的较完整的探究,既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增加了小组交流、合作的机会。
学生对于在课堂上即将要学的知识并不是“白板”一块,所以要想实现学生的真学习,做真科学,必须关注学生,分析学情。
二、让亲身经历成为探究活动的核心
教学的过程是这样的一种境界,那就是要把学生推向采石场,令其主动地探索宝石。当学生突然发现“闪光”的东西,就会被其吸引,他会蹲在地上把它捡起,因为这是他亲自找到的,他永远不会忘掉。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使学生从“我学会”变成“我会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科学课上真正感受到像科学家一样探究的过程,这样学生的认知能力才会得到逐步提升。当学生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与同伴交流实验结果时,他们才真正体会到学习科学课的乐趣。在许多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回答语惊四座,掌声不断;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兴高采烈;多媒体精彩纷呈,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异口同声。整个过程看似学生真正参与了,一节看似精彩的课堂,一旦剥去这些华丽的外衣,还能留下什么呢?
在讲《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课,在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时,用敲击后的音叉去接近气球薄膜,多数小组不管怎样敲击音叉,食盐颗粒的振动现象都不明显,是什么原因呢?我首先想到的可能气球皮不够紧或气球皮比较厚,但通过改进,现象仍不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可以说课上到这儿真的是让自己捉襟见肘,不可否认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出乎我的预料,因为自己课前确实没做预实验。为了让学生通过探究找出真正的原因并亲眼看到现象,于是我又引导学生既然我们的实验不明显,那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实验效果呢?学生们说出了音叉的敲击位置、音叉靠近气球皮时的放置方法以及食盐的颗粒大小等因素。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到了食盐颗粒不动是食盐与气球皮靠的太紧,于是大家想到了把食盐放到气球皮上后弹一弹,效果果真非常明显了。于是我们在实验步骤中加上了在气球皮上撒上食盐,用手指弹一弹。虽然在实验探究这一步我们用了较多的时间,但孩子们在真正探究中解决了问题,这节课孩子们将会比一节顺利完成的课更加记忆深刻。后来有的孩子告诉了我她回家后的做法,效果更加明显,她仅仅是把食盐换成了泡沫颗粒。看来孩子们并没有停止对实验的探究。将探究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去,我们的课堂还愁不精彩嘛!
三、让自制教具、学具成为探究活动的亮点
李政道博士说过:自己做的仪器永远比买来的好!一堂好课,常见优秀教具身影。日常教学,因为教具所以精彩。在《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课,用不同颜色的纸袋做实验,由于纸袋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受地面温度的影响效果不是很明显。我们自制了教具,在相同的矿泉水瓶外涂一层不同颜色的漆或包一层不同颜色的卡纸,在瓶盖上打孔,把温度计插入瓶内相同深度,实验便于操作且效果明显。在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由于吹入瓶内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于是我们改进了教具,在塑料输液瓶盖上用一只用完的中性笔硬质塑料管通过胶塞插入瓶内,又在硬质管上端接了一段可以弯曲的橡胶管,把胶管的一端放入水槽或烧杯中,用注射器通过胶塞直接注入空气,效果明显并且卫生。我们自制的教具、学具不一定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只要便于操作,效果明显,就会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四、以观察为核心要做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从教材到观察与实验,正是“亲自发现”的体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然途径。也是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寻找证据,然后再反复的验证自己寻找出的证据。
教学《电磁铁》一课时,关于电磁力的大小与哪些主要条件有关;电池节数不变,电磁铁圈匝数不同,磁力大小不同;线圈匝数不变,电源的电池节数发生变化,磁力大小也发生变化。这时,我适时地指出是不是还有另外因素引起变化。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铁芯的长短与电磁力有关系。老师及时地给予鼓励,再进一步实验。通过实验,学生们发现变化不明显,归纳总结出电磁力的大小与电磁铁的匝数多少和电源的大小有关。归纳总结概念规律时,特别注意的是在讨论中归纳出实验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因为在实验中有一定的误差或不需要的现象,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启发、引导,把那些无关的排除掉,最后归纳总结出比较关键的因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规律概念,进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观察实验,会带给学生欢乐,从中培养了兴趣,使他们掌握知识、明白道理,养成勤奋好学、开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真正的科学课堂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探究活动的主角。叶圣陶先生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科学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这种境界。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探究过程,修炼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