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创新应用研究

2015-08-15杨金标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翠鸟识字信息技术

◆杨金标

(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第三小学校)

一、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资源限制,手段单一。农村小学条件差,虽然有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资源,却没有很好地挖掘和使用,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贫乏,手段单一。

2.教师包揽,学生被动。大多数教师按自己的知识水平、认知方式和实践能力去组织教学活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却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尝试整合,缺乏研究。部分教师虽然在进行整合实践,却以技术的使用替代真正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网络等多媒体手段作为单纯的技术独立于学科教学外,凸现于课堂教学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缺乏必要的研究。

4.以教代学,忽视学习方式的研究。教师只注重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忽视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问题的研究内容

1.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创新研究。

2.探讨语文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好农远资源,更好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

3.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师”与“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问题进行研究。

4.探讨教师如何运用校园网络环境和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研究。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中教师素质的提升

1.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我校教师根据实际,认真学习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等现代教育技术理论。通过学习变以前单纯的教师的“满堂灌”为“师生互动”,将关注重点转变为学生的“学”。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2.师资培训。通过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使教师在学习中学会研究,有效地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可是农村教师培训因资金等诸多问题导致参与面不广的难题,为突破这一瓶颈,我校每年从语文教师中选拔几位骨干教师参加由市里组织的各类培训,主要是围绕课程改革,特别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以及信息化培训。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支独特的培训队伍,通常采用选派学习——内部培训——交流研讨——共同成长的模式进行。

3.进行课堂实验,采用“实践──反思──完善”的教学方式。我校语文教师通过举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创新的公开课,及时发现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研讨交流,完善应用方法理论。如教学《翠鸟》,这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但由于学生平时很少观察到翠鸟,对这种鸟类的习性特点还是很陌生的。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地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课后进行认真反思,找出成功与不足,大家针对这堂课讨论,发表教学看法,最后达到逐步完善的目的。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整合的模式和方法

1.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创新整合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直观的图片,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境,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摘选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活动,利用多媒体显示出来,让小朋友去猜,去读。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整合的方法。看图片,远程教育资源几乎为每一节课都提供了相关的图片,这些真实、形象的图片可以在引进新课时使用,也可以在生字教学中或讲读过程中突破难点时使用。

(1)听情景朗读。远程教育资源为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了多种形式、多种格式的朗读音频、视频资源,这些情景朗读资源画面清晰、声音清楚、发音规范、有声有色,是对学生朗读训练的一个极好的参照。

(2)朗读课文。对学生而言,朗读不但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能充分张扬个性,培育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因此,阅读教学中朗读应成为主旋律。在整合过程中,学生的朗读可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朗读方式。

(3)播放课件。在课文教学时,我们可以按照演示文稿的顺序,依次学习课文的生字、词语、理解重点句子、段落等,既省时又省力,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4)议论、讨论。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在经历了看、听、读、播几个环节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时出示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在学习中共同提高。

(5)做作业。最后给学生提供最优化练习,让学生巩固提高。

五、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整合的结论

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加快发展,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逐渐转变为以“学”为主的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从而真正实现上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可以预期的。

猜你喜欢

翠鸟识字信息技术
翠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识字
翠鸟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