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体间性视角设计课堂教学
——以《再别康桥》为例
2015-08-15裴友军
裴友军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近日,担任了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活动的评委。本次教学比赛采用半封闭式备课形式,我所在的组执教的课题为《再别康桥》,上课对象为初一学生。参赛的六位老师均从大市各县区选拔产生。教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个人教学素养、巧妙的教学设计和灵活的课堂驾驭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收获颇多。
我对这六堂课进行了详细记录,并运用“课堂评价表”对六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细致观察,经过整理、分析、归纳,运用“主体间性”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得出了主体间性视角下诗歌教学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目标设计——根据教材、教师、学生三个主体的实际确定相宜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照文本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教师的生活。教学目标设计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情等有关。以往不少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仅考虑“这个教学内容适宜教什么”,而很少考虑学生,更不考虑教者自身。这是把教学和教学对象看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不符合“主体性”教学思想的,更不符合“主体间性”教学思想。教学中既有主客关系,更有主体间性关系。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以“共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的集体特征。“主体间性”思想认为,教学内容、教师、学生谁也不是客体,三者都是主体,谁也不能控制谁,谁也不能把意志强加于另一方。因此,我们应该从传统的主客模式中走出来,改变把丰富复杂的教学活动简化为以知识为中心的接受关系,不能只考虑向学生展示知识世界,而要向学生展示一个活生生的生活世界。
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有三问:学生有了什么?适宜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生有了什么”,直接指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让课堂直接指向学生的未知领域,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适宜学什么”,是对文本的解读,“课文只是个例子”,教者要思考“这个例子”适宜学生学什么,能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此时,教材就不再是“金科玉律”,而是具有自主性、创造性、选择性的再加工过程;“能学到什么”,是思考我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我的教学定位是否准确,我的教学能力能否达成这样的目标,等等。
一位参赛老师是这样描述《再别康桥》的教学目标的:
1.补充诗歌的写作背景资料,了解诗人在康桥时的生活及创作诗歌时的思想等背景;
2.通过示范朗读、音乐渲染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3.品味诗歌的意象,读出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濡染学生的诗意人生。
可以看出,这位老师的教学目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一个目标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也许从《人间四月天》或其它途径零散地了解一些徐志摩的生平,但对于诗人创作《再别康桥》时的生活、思想背景却知之甚少,而这对于学生更深地了解作品意蕴很有帮助。教师敏锐地把握了这一点,可以说,这个目标是十分准确的。第二个目标是从“适宜学什么”的角度考虑的,采用朗读教学符合诗歌的文体特点;而且,“示范朗读”、“音乐渲染”等方式的运用,体现了上课教师对自身教学特点的认识,扬己之长,以一种美的方式达成教学目标。第三个目标从学生的情感目标出发,定位准确,立意高远。可以说这个目标的设计是把教材、教师、学生当成主体,并尽可能地体现着“主体间性”的教学思想。
二、课堂导入——营造生命律动的“语文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阿道尔夫·第斯多惠)。导入的作用是激发兴趣,是营造氛围,是为了快速、有效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而根据“主体间性”思想,学生要和文本对话,学生必须有主体意识,把自己作为和作者“平等”的主体进行对话,因此,在导入过程中营造生命律动的“语文场”,更有于课堂教学的深入。
六位参赛者都精心设计了导入语,但大部分都是用音乐或一段意境很美的话引入,目的都在为了营造美好的氛围,但总感觉有些陈式化,学生的反应也不甚强烈。究其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被很好地激发,还是认为在被动地学知识。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再别康桥》的:
师:同学们有过挥手作别的经历吗?(师做动作,学生表情兴奋,也在下面模仿)
生1:有过,我送朋友离开时,曾这样挥手作别。
生2:我去年参加夏令营离营时,和营地也曾挥手作别。
师:当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生七嘴八舌,伤感、留恋、不舍等等。
师:是呀,心境不同,离别时的情绪也不相同。李白站在江边,挥手送别友人,吟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惜别之情令人动容;高适别董大时,“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舍之中又显豪迈。
同学们,今天我一起走进徐志摩的诗歌,看诗人在挥手离别之时有着怎样的情愫。
这个导语亲切自然,如话家常,先调动学生的生活认知,让学生了解这种情感是人之常情,徐志摩也和自己一样在挥手离别,对文本就不感到陌生,学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比较这种感情和自己的经历有什么不同。无疑,这样的导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主体间意义交往的生命实践活动,要想让学生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和老师、作者对话,就把学生放在和老师、作者同等的地位,拉近学生和老师、作者(文本)之间的距离。
三、朗读指导——主体间多向互动交往的生命活动
主体间性理论应用课堂教学实践目的是改变课堂教学一对多的单向活动,形成主体间的多向互动交往的生命活动。朗读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能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图画美以及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这是“见功力”的一个环节,可以看出在指导朗读这个环节,不少老师的教学设计还是有一些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一是老师示范后要求学生跟读,二是老师追问“你觉得哪个字应重读呢”、“为什么呢”此类的问题引导朗读,三是通过学生评价他人的朗读来推进朗读指导的深入。总体感觉朗读指导太琐碎、太自我化,不平等。
我们来看一位老师的朗读指导片段:
生朗读“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后说喜欢的理由。
生:这一节写诗人对在拜伦潭读书生活的怀念,写得很美。
师:诗人在剑桥大学学的是政治经济学,拜伦是位诗人,为什么他对拜伦潭读书生活如此怀念呢?
课件出示徐志摩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的背景。
师:思考一下诗人为什么要用“虹”和“梦”来比喻这段生活呢?
生讨论,立即有不少同学举手,说出自己的理解。
生1:比喻成“虹”表明在诗人眼中,这段生活是快乐的、幸福的,就像在天上一样。
生2:诗人的这段生活是追寻“美”的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生3:彩虹的出现很美,但是很短暂,美好的东西是那么容易流逝,我认为诗人的感情又带着些许遗憾。
生4:诗人是带着救国之梦来到剑桥的,在这种自由的、民主的氛围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就像这彩虹一样美好,可是这美好又很短暂,所以,诗人此时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中,同时又有淡淡的哀愁。
师生自发鼓掌。
师: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深情并茂朗读,一生举手,说:“语调还要舒缓些,表现淡淡的哀愁不够。”接着他朗读了这段文字。全班鼓掌。
这个教学片段自然流畅,在六位选手中是最突出的。首先,诗歌中蕴含的感情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其次,老师精心准备的背景介绍出示时机非常关键,能将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的朗读指导才是有效的。
四、注重生成——改变定势灌输的共享活动
布伯说:“教育的目的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这儿的“你”便是生成的知识和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倡的重要内容。
比赛过程中,不少老师注重挖掘文本的深度,但大多是通过追问的形式,一步步将学生引入老师预设好的“埋伏圈”,不够自然流畅;还有老师因为自己对知识早已“成竹在胸”,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迫不及待地告
举一个探究主旨的例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是徐志摩第三次回到康桥后写下的诗歌,为什么第一次、第二次时没有写出这样的诗歌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探究一下诗人更为复杂、深刻的情感。
出示写作背景:诗人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兴趣也转向文学,喜爱写诗。回国后写诗《康桥再会罢》。第二次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8月,写下了《再别康桥》。诗人三次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也迥然不同,与第一次纯然依恋不同,第三次再别时心情复杂得多,因为回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使他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以由“单纯的信仰,流入了怀疑的颓废”。
学生围绕写作背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领悟了诗人深刻的感情:《再别康桥》中有美好的回忆、热切依恋,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以缠绵凄婉的笔调,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所以,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主体间多向互动交往的共享,共享精神、知识、智慧、意义等,在共享中相互造就。
总之,理想中的课堂活动不应是教师主宰课堂,不应是教材的世界,不应充满着霸权与虚假,不应是无序的、散漫的学生活动,而应是主体间鲜活生命成长的场所。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运用“主体间性”思想,有利于课堂教学中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为上交往平等、多向互动、主动对话和相互理解和融合,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 ——
①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上海人民出版社
②黄崴:《主体性教育理论:时代的教育哲学》,《教育研究》,2002年版。
③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教育研究》,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