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与路径选择

2015-08-15李明欣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自然界文明生态

李明欣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生态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但其凸显是在当代。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时代,生态问题还不是社会的主要问题,他们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制度的观点,但是他们的著作中已经包含了大量的生态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值得当代人学习和领会其内在价值。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类不仅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人类通过劳动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1.人与自然界是内在统一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生存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2]但并不意味着人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3]人类通过劳动可以改造自然,这必须建立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能随心所欲地破坏自然界,否则就会招致惩罚。“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4]

2.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人从自然界产生之后,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 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和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贯穿于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异化引起的,自然界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资本家不断追求高额利润,不仅破坏了自然界,使得自然资源日趋紧张,出现了生态危机,而且使劳动力遭到无情的摧残,“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5]从而引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深层矛盾冲突。生态危机的出现,表面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实质上是资本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进一步引起了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因此,为克服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调整和改变人与社会的关系,摒弃“只见物不见人”的旧思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是在实践中实现的

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看待自然,认为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6]因而,人类必须深刻把握人和自然界的内在一致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也就告诉人们要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科学地认识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对于启迪当代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智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正确认识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沉重代价。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状态。但是,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积重难返,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

(一)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仍占有市场

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其核心观点是以经济增长为惟一目标,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许多地方盲目追求GDP增长,采用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发达国家向我国大量转移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即“转移排放”,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我国总排放量的14.5-24%,中国沦为“世界工厂”。多年粗放式发展的代价之一是空气质量逐年恶化:2013年一季度,第一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超标天数比例为55.6%,一半以上不合格,其中轻度污染占25.3%,中度污染占11.5%,重度污染占13.0%,严重污染占5.8%,首要污染物为PM2.5、PM10,其中PM2.5平均超标率为49.1%,PM10平均超标率为33.6%。PM2.5的高指数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21世纪的中国是否将由“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垃圾场”,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

(二)政绩评价制度建设不完善

长期以来,GDP作为政治账单在记录着官员们的政绩。在这种形势下,一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引进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违背生态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行破坏性的发展,为GDP 的增长和自身政绩的提高不择手段。然而,传统的GDP指标体系已不能正确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进步程度。建立在生态破坏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忽视了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如同空中楼阁,岌岌可危。因而,实体经济的繁荣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缺乏生态指标的政绩评价体系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三)生态意识的严重缺失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是出于破坏的动机,而是对自然生态环境和自身生产生活所产生的生态效果缺乏全面认识造成的。长期以来,人们错误地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种理性的认识,公众在生态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掌握话语权,甚至“集体失语”,这与公众自身的参与意识仍然薄弱及其缺乏表达机会密切相关。2011年,我国GDP占全球的10.48%,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一些地方频繁“炸楼、拆楼”, 建了拆、拆了建,大规模的“造城运动”消耗了大量钢材、水泥等原材料,浪费了生产钢材、水泥所需要的电能、煤炭。生态意识的缺失严重威胁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发展。

(四)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

近年来,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呈多发态势,我国已进入一个环境问题敏感时期。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严重,环境问题关系到每一位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诉求容易形成共识,成为矛盾不断升级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伴随着网络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升温,一呼百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利益诉求的群体性事件中,并迅速形成规模。再加上有些地方政府长期以来重经济、轻环保,为体现政绩招商引资往往降低环保门槛,在环境问题上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成为企业的代言人。各种污染问题直接影响群众健康,突破了人民群众的心理底线,使得局部环境污染成为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隐患。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和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问题倒逼改革。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当前社会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科学规划、制度先行,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规划性。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未来1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作出了一个纲领性的规划。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对未来1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决定》主要提到四个方面的制度安排: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首先,必须合理调整经济利益关系。制度建设实质是利益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制度变革的内容、方式、方向、程度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生态问题上,之所以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乃至截然对立的看法与意见,根本原因在于代表的利益不同,观念冲突的背后实际上是利益的冲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有序推进,有赖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合理调整,尤其是各种涉及重大生态问题的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更需要我们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进一步明晰归属、明晰权责,尽快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使各种利益冲突在相互博弈中形成一股合力,合力的基础是人民的共同利益。其次,积极推行绿色GDP政府绩效考核方式。今天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原因是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而忽视民生和环保指标,并以此作为官员绩效考核的重点。我国必须寻求一种体现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时并重的绿色GDP政府绩效考核方式,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构成生态环境损害的终身追究责任,从根本上改变GDP惟上的政绩观,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再次,建立生态文明奖惩机制。通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激励与惩罚措施去合理地解决生态保护问题。对于集体和个人能够完成生态保护要求并对生态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行为要给予奖励;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硬约束”的力量不断完善守卫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

(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前提。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环保产业所占比重,关、并、停那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实现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就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直接反映在能耗的减少和废弃物的减少或资源的有效利用,这是从源头上实现节能减排。“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生态环境而言,如果源头防控不好,必然对过程和后果带来负面影响。我们既不能按照传统的、也不能按照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因此必须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绿色科技体系,实现国民经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全社会所共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使每个人都自觉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一是培养生态自觉意识。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了,也就有了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要建立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普及生态文明基础教育,大力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害性,让群众认识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充分理解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二是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教育人们选择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作为生活消费方式。鼓励购买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要注重对垃圾的处置,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引导人们在追求生活方便、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三是发挥公众监督作用。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监督最直接、最有效。政府要主动及时公开环境信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积极发挥媒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自觉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让公众有渠道、有底气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才能真正将环保任务升华为生态自觉。

(四)发挥网络的整合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一股潮流,人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离不开生态宣传。目前我国有很多生态文明宣传条件:政府、学校、各种社会团体、大众媒体等等都是生态宣传的有利途径。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使这种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体,成为生态宣传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7月发布的第32次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中国社会生活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网络化,需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及具体举措,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社会建设的一切,如基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会管理体制等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都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政府在网上对外发布空气质量信息,采用QQ、微信、微博等方式向公众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关注民生,解决民众切实的利益问题,整合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宣传作用与政府的主导形成合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0.998.

[2][5][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2.53.5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9.

猜你喜欢

自然界文明生态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自然界的一秒钟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例说“自然界的水”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