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支农政策执行中常见问题探讨

2015-08-15楚继伟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5期
关键词:供种危房改造种粮

文/楚继伟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是讨论三农的事情,都是针对农村一些突出的现象本年乃至未来几年重点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据此,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这些政策的贯彻实施对我国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确实起到了引领作用,解决了农村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但是这些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现象,同时暴露出各级管理部门,尤其是基层财政监督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环,下面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1 农作物良种补贴和粮食直补

农民良种补贴和粮食直补是国家利用财政资金给予广大种粮农民在种植粮食作物时使用良种给予的补贴,根据使用良种的数量包产到户的土地数量发放到户的。目的是缓解农民种粮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如粮价问题、种子问题、农药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防御粮食风险的能力。

为了保证良种补贴资金落实到位,发挥实效,目前采取两种发放形式。一是直接发放现金,将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比如说玉米良种补贴发放,先有村民根据种植实际数申报,再由村委会初审、公示,而后逐级上报至乡镇人民政府直至县级农业局,县级农业局复核后确认并交给县级财政局申请补贴资金,县级财政局会同当地农村信用社,根据补贴分户清册将补贴资金存入农户的固定补贴存款账户最后由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向村里发放补贴兑现通知书,村民在分户清册上签字、按手印领取。二是直接供应良种,由省级财政、农业部门组织招标采购良种,中标单位实行统一供种,财政补贴资金集中支付到中标单位,中标单位实行统一供种,财政补贴资金集中支付到中标单位,农民经补贴后价格优惠的良种。比如说小麦良种补贴,先有村民根据种植实际数申报,再由村委会初审、公示,而后逐级上报至市级良种补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再由小组根据各县区上报小麦种植面积和品种、数量进行公开招标,确定供种企业。供种企业凭合同到县财政局申请预付70%的补贴资金,到小麦播种时,由市县农业部门组织中标企业统一将小麦种子送到村委会,由村民在供种单位登记销售折扣清册上签字确认。最后小麦正常出苗后,供种企业凭农业部门逐级审核确定的种植清册和农业部门确认的无种子质量问题书面意见等材料到县级财政局结算剩余的30%补贴资金。

粮食直补本着谁种地补给谁的原则,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明确规定,抛荒地和非农业征(占)用的耕地不予补贴。但是,在各地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农民退耕还林,转租,出售土地等改变土地用途的问题,基层财政部门为了使农民利益不受影响,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各种补贴非正常情况下正常发放,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似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同时影响了广大种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更重要的是国家的种粮惠民政策没有得到正确实施。

2 大型农机具补贴

大型农机具补贴是国家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尽快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力水平,给予积极购买大型农机具的农民朋友们的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

其具体做法是由符合条件的农民朋友先向当地县级农机部门申请,被确定为补贴对象,签订补贴协议后,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到当地指定的农机销售部门办理购买手续,在全价购机后持发票和一卡通到财政部门办理补贴手续。该项措施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购机农民的资金短板问题,提高了农村的劳动生产效率。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部分经销商勾结生产厂商变相提高农机售价,处理积存技术落后的产品,个别人获取了不法收益而给广大购机农民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和技术困惑,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损坏了国家的农机惠农政策。

3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帮助农村困难的无房居住户、因灾倒房户或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及其他农村贫困户新建或修缮房屋。

各地要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补助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按工程进度直接通过银行一卡通发放给农户,一般平均每户补助7500元。情况特殊的,由本人提出申请,村委会、乡镇政府签署意见,县级财政局审核后,。可由民政局或乡镇工作人员直接将现金发放给农户。相关部门应将农村危房改造对象的申请、评议、审核、审批意见和实际补助水平等情况在乡(镇)、村两级张榜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期内对危房改造农户提出异议的,经调查属实,取消其危房改造补助资格。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经办人员利用农村信息不畅通,农民文化落后的实际情况,弄虚作假大肆骗取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款项,从而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坏影响,严重冲击着农村廉政建设。

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保障因病、因残、缺乏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导致温饱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的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在坚持扶贫开发的同时实施的对农村特困群众的救助措施。

其主要原则和要求是:一、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制,按属地进行管理;二、各地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的实际出发,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对象范围;三、要做到制度完善、程序明确、操作规范,方法简便,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四、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五、与扶贫开发、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生活性补助措施相衔接,坚持政府救济与家庭赡养扶养、社会互助、个人自立相结合,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早日脱贫致富。农村低保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中央给予财政困难的地区适当补助。

[1] 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组编. 财政支农政策解读[M].中国财经出版社,2010

[2] 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编.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9

[3] 财政部基层财政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M].中国财经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供种危房改造种粮
油菜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螺旋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基于振动盘供种的混编景观种子带编织机设计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山西农村危房改造让300余万贫困群众“住有所居”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稻麦兼用排种器振动供种装置性能试验
画画就如种粮
倾斜抛物线型孔轮式小麦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