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对策
2015-08-15黎秀英
黎秀英
405403重庆市开县南门镇卫生院护理部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对策
黎秀英
405403重庆市开县南门镇卫生院护理部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7例急性CO中毒患者采取院外急救及护理措施,中毒现场救治及护理措施,转运过程中救治及护理措施,入院后的治疗。结果:除4例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前已死亡外,其余患者经治疗,均明显好转出院,未出现严重后遗症。结论:及时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对策可明显降低急性CO中毒患者的伤残及死亡率。
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护理对策
一氧化碳(CO)中毒又称为煤气中毒,是吸入CO导致的急性缺氧性疾病。近些年随着煤气灶和热水器的广泛应用,急性CO中毒的发生率明显升高。CO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可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导致血红蛋白失去正常的携氧生理功能,导致患者机体各重要脏器及组织出现严重缺氧状态,严重者可发生窒息而最终死亡[1]。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对策显得极为重要,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7月-2015年2月收治急性CO中毒患者57例,男27例,女30例,年龄15~70岁,平均(44.7±8.1)岁。根据相应诊断标准将上述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及死亡:①轻度:30例,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头晕头痛不适,四肢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还有心悸、不适;②中度:17例,除上述轻度症状外,还可出现面色深红,大汗淋漓,心率明显增快,烦躁不安,昏迷状态呈渐进(浅至中度);③重度:6例,呈深昏迷状态,各种生理反射明显减弱,严重者甚至消失,大小便失禁,血压显著性降低;④死亡:4例。
院前急救及护理对策:①院外急救及护理措施:电话接到急救中心指令后迅速出诊,争取最快时间到达中毒现场,期间可通过电话询问患者目前的病情、详细地址、年龄等相关信息。如确定为CO中毒,则指导现场救治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方,确保患者呼吸通道保持通畅状态,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暖,嘱咐现场人员解开患者衣领和腰带,头偏向一侧,等待医务人员的到来。因为:a.机体缺氧的严重程度与碳氧血红蛋白所占百分比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关系,而其百分比与CO空气浓度和与CO接触作用时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CO空气浓度越高,在中毒环境停留时间越长,则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所占百分比也越高,患者机体组织或脏器的缺氧状态也越严重。故现场人员应尽快将患者脱离中毒环境,不可消极等待救护车到来而加重其缺氧严重程度[2]。b.机体受凉后可导致免疫防御功能明显降低,还可能导致感染反应以及寒战等情况的发生,明显增加患者的氧耗量,从而加重各重要脏器或组织的缺氧状态。故现场人员在救治过程中确保患者不要受凉[3]。c.部分CO中毒患者可出现呕吐症状,如未及时清洗,易导致患者窒息死亡,故现场人员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4]。②中毒现场救治及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监测CO患者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根据患者神智、瞳孔等情况对病情予以评估和判断。患者病情为轻度时可予以高浓度氧气经鼻导管途径吸入治疗,若病情为中重度时则可采取面罩方式予以高浓度氧气吸入治疗。呼吸道明显阻塞时可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呼吸、心跳停止时则应迅速实施心肺复苏术治疗,同时使用双腔套管针建立1~2组的静脉输液通道,有助于及时输注各种抢救药物。由于急性CO中毒患者2~4 h内即可出现脑组织水肿现象,故应早期防治脑组织水肿,保护脑组织生理功能,减轻颅内压力等显得极为关键。主要救治措施[5]:间隔4~6 h快速静脉滴注20%浓度的甘露醇溶液125mL,可明显降低颅内压,从而显著性缓解脑组织受损严重程度,如患者出现频繁抽搐、高热不退等情况时,则可静脉滴注纳络酮,可起到促清醒和恢复呼吸生理功能等作用,此外还可应用胞二磷胆碱等脑细胞激活剂,可明显恢复脑细胞的生理功能,而对烦躁不安的患者则应加以约束,避免患者跌落而意外损伤,确保转运过程中的安全。③转运过程中救治及护理措施:在中毒现场做好相应救治措施后,同时迅速将患者送至医院并予以继续治疗,在转运过程中需确保患者不要受凉,密切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及口唇、指甲等缺氧情况。如出现明显异常,应及时予以处理,确保患者呼吸道始终处于通畅状态,头偏向一侧,避免因呕吐物堵塞呼吸气道而导致患者出现窒息而死亡,痰液分泌较多时应立即吸痰处理,并详细记录抢救步骤。躁动不安的患者输液部位出现明显肿胀时,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同时还需妥善予以固定[6]。医务人员在救治急性CO中毒患者时应心理冷静,反应迅速,操作熟练,使得患者及其家属有一定的安全感,此外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CO中毒的发生机制及预后情况,使得他们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务人员的各项救治措施。叮嘱患者及家属坚持治疗,避免神经系统和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7]。同时还需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CO急性中毒所造成的危害性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使其掌握简单、有效的救治措施,对使用火炉取暖者,应妥善建立通风设备,避免漏气现象发生,确保室内通风条件处于良好状况,避免CO中毒的发生。④与医院作好交接工作:急救车到达医院后应及时与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做好各种交接工作。
结果
57例急性CO中毒患者除4例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前已死亡外,其余患者经有效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对策,以及入院后坚持继续治疗,均明显好转出院,未出现严重后遗症。
讨论
急性CO中毒是急救中心经常遇到的急危重症。院外救治主要原则为:采取高效的院外抢救和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各指标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迅速将患者转运至医院继续治疗。因此需要医务人员在熟练掌握救治技巧的同时,还需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中毒现场救治患者时需安排合理步骤,如摆正患者的救治体位、开放呼吸气道、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行心肺复苏术、重视保暖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57例急性CO中毒患者除4例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前已死亡外,其余患者经有效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对策,以及入院后坚持继续治疗,均明显好转出院,未出现严重后遗症。由此可知,及时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对策可明显降低急性CO中毒患者的伤残及死亡率。
[1]李祝密.6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与护理的对策[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 (8):1336-1337.
[2]黄惠萍.13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护理[J].右江民族医院院学报,2011,33 (3):406-407.
[3]张桂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院内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47-48.
[4] 彭顺清,李碧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 5(6):55-56.
[5] 杨成,邱国繁.2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探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 (6):478.
[6]石爱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急救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4):41-42.
[7]伍静.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的回顾性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 34(4):156-158.
Pre-hospital emergency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Li Xiuy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Nanmen Town Health Center of Kai County,Chongqing City 405403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Methods: 57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were given pre-hospital emergency and nursing measures,treatment and nursing measures at the poisoning scene,treatment and nursing measures in the transport process,treatment after admission. Results:In addition to 4 patients were died before the medical personnel arrived at the poisoning scene,other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discharged after the treatment,did not appear serious sequelae.Conclusion:Timely taking effective pre-hospital emergency and nursing measur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isability and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Pre-hospital emergency;Nursing measures
10.3969/j.issn.1007-614x.2015.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