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化学语言使用的规范化
2015-08-15杜金会
杜金会,张 娜,沈 清,徐 筠
(军事交通学院基础部,天津300161)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人们彼此交流思想的一种手段。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化学同样也有自己的专用语言。化学语言既是化学思维的载体,又是化学思维活动的体现;既是表达的手段,又是交流的工具。然而,与其他科学语言一样,化学语言在使用中也存在着规范化的问题。
1 化学语言概述
化学语言是随着化学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一种科学语言,是用于表达化学思想的专门语言,是储存、传承和加工化学思想信息的工具。
在传统的化学语言观中,化学语言系统中主要包括化学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而实际上,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文字和图像也是表达化学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语言目前通常被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3类。符号语言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符号,如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分子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等。它不仅具有简约、准确、规范等特点,而且还有形象、直观和使微观问题宏观化等特点,对于化学科学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字语言是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借用了自然语言的文字,沿用了自然语言的语法规则,而且还经过了一定的加工、改造、限定和精确化。因此,化学文字语言具有化学学科特指的、确定的语义,常以化学概念和化学术语的形式出现,如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电离、烷烃和催化剂等。图表语言是指包含一定化学信息的各种图或表,又可具体分为图形语言(分子模型、原子模型和工艺流程图等)、图像语言(物质用途示意图、实验装置图和化学反应现象图等)和表格语言(元素周期表和数据分析表等)。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形式,图表语言具有同文字信息和符号信息相同的功能,但比文字信息更直观、更形象。
2 化学语言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正如科学工作者离开了科学语言就不能进行科学思维和科学认识一样,化学工作者离开了化学语言就不可能进行与化学相关的研究、交流和学习。然而,目前在化学语言的“规范化”使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化学用字望文生音
所谓化学用字,是指在化学这一学科领域中常用而在其他领域中不用或很少使用的带有鲜明化学学科色彩的字。主要是指用以表示化学物质和化学工艺等的专用字[1],是汉字中富有特色的一类字。
化学用字主要来源于援用的“旧字”和另造的“新字”,就其内部结构来看,多数化学用字都是形声字,表义部分主要由偏旁完成。例如,多数金属元素用字都带“金”字旁,多数非金属元素用字都带“石”字旁,多数气体元素用字都带“气”字头等。当然,也有少数例外,如汞(俗称水银),虽为金属,但常温下为液态(即液态金属),故不带“金”字旁;基于同样原因,溴因在常温下为液态而不带“气”字头。表音部分的声旁多来自相应的新拉丁文词语第1个音节的译音,并以相应的汉字以表读音。因此,许多化学用字可以读半边,如锂、铍、钛、钒、铟、硼、碳、硫、砷、氟、氩、氖等。正因为如此,一些不求甚解之人便望文生音,不管什么化学用字,都一律读半边,成为“化学白字先生”。例如,将“钯(bǎ)”读成“巴(bā)”、“锑(tī)”读成“弟(dì)”、“钽(tǎn)”读成“旦(dàn)”、“氙(xiān)”读成“山(shān)”、“氨(ān)、铵(ǎn)、胺(àn)”一律读成“安(ān)”,等等。
2.2 化学用词模棱两可
化学和物理学同为自然科学的“轴心”学科,这两个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化学将物理学中的一些理论移植过来并加以改造便成了化学学科的理论武器,甚至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子学科。例如,借助物理学的热力学理论产生了化学热力学,借助物理学的量子力学理论产生了量子化学,借助物理理论研究化学问题便产生了物理化学。当然,在移植物理理论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概念或术语,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有些概念或术语在化学学科中却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例如,压力和压强在物理学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压力是指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国际单位为N(牛顿),而压强则是指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比,国际单位为Pa(帕斯卡),但在化学中却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都可用以表示压强。再如,电势与电位也有着完全不同的物理意义。空间中某一位置的“电位”是把单位正电荷从无限远处(电位为零)带到该位置时所消耗的电能,而电势一般则指电位降。电化学中多用“电势”一词,只有在理论探讨时才使用“电位”的概念[2],但在化学中常常不做严格区分,且在英语中都使用“potential”一词。
2.3 化学术语多名共存
从化学的发展进程看,化学虽然是在中国“生根发芽”,但却在国外“开花结果”。正因为如此,许多的化学理论是从国外引进的,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一些化学术语存在着多种译法,从而造成了化学术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多名共存的现象。例如,化学热力学中“G”在不同的化学教材中就有着不同的叫法,有的叫做“吉布斯自由能”,有的叫“自由焓”,有的叫做“吉布斯函数”,有的干脆叫做“自由能”;再如,电化学中的“φ”,有的教材叫“电极电势”,有的教材叫“电极电位”,有的教材还用“E”代替“φ”。
3 关于规范化学语言的几点思考
化学语言的规范化是至关重要的。若是个别人在个别场合使用了不规范的化学语言,社会影响较小,无关大雅。但若是化学工作者的化学语言不规范,尤其对于化学教师来讲,由此造成的社会影响就不容小觑了。
3.1 进一步宣传和推广规范的化学语言
要实现化学语言的规范化,首先必须加大规范化学语言的宣传及推广力度,营造良好的使用环境。虽然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经多次审定和公布各学科名词,我国也为此制定了一些国家标准,出版部门还出台了一些规定,但还是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中国化学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作用,不但要使化学语言更加科学、准确和完善,更要积极宣传和推广使用规范的化学语言,尤其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更要利用其主办的《科技术语研究》,为广大化学工作者提供研究和探讨化学语言的舞台,为化学语言的规范化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作用。
3.2 进一步规范教材书刊中的化学语言
化学教材和书刊是使用和推广规范化学语言的主要媒介,因此,必须首先规范化学教材和书刊的化学语言。笔者发现,中学教材和书刊中使用的化学语言相对比较统一和规范,而大学教材和学术书刊中使用的化学语言相对来讲就不那么统一和规范了。这可能是由于前者涉及的化学语言较为简单明了,且有严格的审定程序,而后者所使用的化学语言则更为复杂、更为专业的缘故。但不管怎样,化学教材、书刊的作者都应高度重视并严格使用规范的化学语言,而相关的编辑更要在化学语言的规范化方面进行严格的审定。
3.3 进一步强调教师化学语言的规范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好的方面是这样,不好的方面更是如此。石磐先生就发现,把“钆(gā)”读成“闸(zhá)”的多出自同一名校[3]。由此可见,教师化学语言的规范化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建议化学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化学科学负责的态度规范自己的化学语言,同时也建议有关部门在对化学教师进行业务考核的时候增加“化学语言规范化”方面的考核内容,以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
4 结语
本文指出了目前化学语言规范化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化学学科的发展,化学语言也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广大同仁都来关注化学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从而使化学语言更加规范,化学科学更具魅力。
[1] 傅惠钧,蒋巧珍.略论化学用字的特点[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6):95-97.
[2] 周公度.化学词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17.
[3] 石磐.名词随笔(一)化学用字读音漫谈[J].科技术语研究,2000,2(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