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运输工作研究

2015-08-15张艳萍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青藏铁路格拉高原

张艳萍,管 晔,吴 洋

(军事交通学院国防交通系,天津300161)

青藏铁路(格拉段)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北纬 29°30'~ 36°25'、东经 90°30'~ 94°55'之间。北起青海省境内南山口车站,南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车站,横跨青海、西藏两个省区,纵贯西北、西南两大战略区,全长1 142 km,在维护西北、西南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巩固边防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运输特点

1.1 天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发,对人员综合性心理和身体素质要求高

青藏铁路(格拉段)海拔4 000 m以上地段960 km,最高处海拔达到了5 072 m。该段急性轻型高原病发病率87%,肺水肿发病率0.5% ~1%,脑水肿发病率0.05% ~2%,在不同环境和治疗条件下均有一定的病亡率。同时,唐古拉山垭口气压占54.4 kPa,比海平面低45.5%,最低气温-45℃,冻结期长达8个月,8级以上大风年均100~160天,地震烈度8度以上地段399 km,夏季常发生雷暴、冰雹和雪等灾害;水的沸点80℃左右,个别地区的水含汞等有毒物质。空气干燥,云雾少,大气透明度高,年日照时数长达2 600~3 000 h,海拔5 000 m处的全年地表辐射达250~350 kJ/cm2,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强度较高,对人员皮肤和眼睛损伤较大[1],且人员在高原年休时间约为内地的3倍以上。青藏铁路(格拉段)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对部队和现场组织人员的综合性心理和身体素质、对驻青藏铁路公司军代处人员编制和军事交通运输保障装备都提出了特殊要求。

1.2 车站无人值守,货运限制较多,对装卸作业和特情处置的规范性要求高

青藏铁路(格拉段)设有车站45个,其中,格尔木、南山口、安多、那曲、当雄、拉萨西、拉萨等7个车站有人值守,其他38个车站无人值守[2],设有格尔木车务段、那曲和拉萨站等3个行车组织单位,仅在格尔木、南山口、那曲、当雄和拉萨西等5个车站办理货运业务,且暂不办理国际联运、鲜活货物、超限、超重货物,随同装备物资的押运人员禁止上线。青藏铁路(格拉段)特殊的运营条件和运营限制,使得军用物资中的武器、弹药、油料、车辆、特种器材和仪器设备,特别是阔大装备、需要全程押运监控的物资无法上线的同时,对上线的军用物资装载定位和加固系留标准、途中技术检查和特情处置的时效性提出了全新要求。

1.3 客车结构特殊,沿线定点排污,对军用车辆选扣条件的功能性要求高

青藏铁路(格拉段)设计最大输送能力客车8对,货车7对,货流密度500万t/a。旅客列车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高原型NJ2内燃机车双机牵引,客车选用加拿大的旁巴蒂和国产B25T两种客车体,采用全封闭供氧结构,编组16辆,采取垃圾密封收集和在格尔木、拉萨车站定点吸污措施。货物列车实行双机牵引,牵引定数2 800 t,列车换长600 m,事故救援和路列车采用DF8型内燃机车;上线必须使用载质量60 t以下的且辅助型号为T、H、K等速度为120 km/h的货车。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营车辆的结构功能与环保性设计,对上线军用客车、货车的选扣条件和功能结构提出全新要求[3]。

1.4 设备技术先进,一体控制指挥,对军事运输计划精确性要求高

青藏铁路(格拉段)采用单线计轴自动闭塞方式,在国内首次使用移动通信、数字调度电话、综合监测、卫星电话系统,以及光同步数字传输、可视会议电话、应急通信等系统,在铁路移动体之间和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传送调度命令、车次编号及调度语音等数据信息。客货列车采用我国最新研制的分散自律调度集中,实行对全线列车进路的集中控制,使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向驾驶员传递调度命令、行车凭证和调车作业单,向机车下达发车允许信号命令。采用基于GPS卫星的列车定位技术,实现虚拟自动闭塞和以移动通信作为数据传输平台的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轨枕式电动转换设备等联锁和闭塞设备。青藏铁路(格拉段)先进的调度集中系统和车站信、联、闭设备的集中控制操作,使得现场组织工作的自主权相对缩小,对上线军事人员和装备物资装载、运行和卸载计划安排的超前性与组织实施的精确性提出了全新要求。

1.5 地质结构复杂,设施基础特殊,对军事运输安全监控的时效性要求高

青藏铁路(格拉段)最小曲线半径550 m,最大限制坡度20‰,到发线有效长650 m。建有桥梁675座,计159 879 m:含特大桥68座、大桥194座、中小桥413座。其中,清水河特大桥全长11 703.2 m,三岔河特大桥13号桥墩高53 m,头二九特大桥海拔高度为4 946 m。建有隧道10座,计9 527 m;其中,羊八井 1号隧道全长3 345 m,海拔4 660 m的昆仑山冻土隧道全长1 686 m,海拔4 905 m的风火山全长1 338 m,极易因自然灾害中断行车。青藏铁路(格拉段)复杂的地质结构和特殊的基础设施,对军事运输装运卸的实时监控和抢修保通的时效性提出了全新要求。

2 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运输工作面临的问题

由于青藏铁路(格拉段)还处在运营初期,军事运输限制没有取消,法规制度尚不完善,保障装备尚不配套,人员编配不尽合理,军事运输组织工作存有一定问题。

2.1 高原缺氧,人员体能与机械设备功率下降,快速装(卸)载困难

人员在青藏高原上心率加快10~20次/min,能量消耗比平原地区多3%~5%,运动能力下降5%~20%,在海拔达4 000 m时机械设备发动机功率降低40%以上。从装载作业时间来看,4名战士使用铁路加固捆绑器材固定一台轮式装备,在拉萨西站需时50 min、羊八井车站和那曲车站各60 min;军用列车梯队装载时间多为5.5 h以上。从军事代表机构的人员编配来看,沿线3个铁路地区军代处编配11人,管辖线路里程约1 300 km,10余个装卸载站点,无法保证输送进度6列的需要。从军交运输保障装备来看,撤收时间较之平原铁路平均延长1倍,单台最少需要增加操作手2名,且除高原型铁路押运方舱外,其他装备缺乏相应的高原环境适应性设计及其环境的应用验证,使得军事运输快速装卸在作业组织异常困难。

2.2 无人值守车站多,沿线技术力量有限,开设临时装卸点困难

青藏铁路(格拉段)行经冻土地段长达550 km,旅客列车运行12 h左右,货物列车运行24 h左右,沿线最高风力可达10~12级,且雪害、霜冻、强降温、大风及沙暴、雷暴、冰雹、局部泥石流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繁。军事装备物资运输途中时刻受到冲击和振动的影响,其加固捆绑器材发生断裂和纵横向位移的概率增大,运行途中一旦出现人员伤病不能继续乘行、加固捆绑器材断裂、装备物资位移、火灾或被盗、车辆故障等意外情况,机车乘务人员既难以及时发现,又需格尔木、那曲、拉萨西站派人员处置,等待救援时间最短4~6 h,受阻人员的生活保障或者装备物资车辆的安全防护、倒运,以及在无人车站开设临时卸载点时,由于缺少相应的运营组织人员,加之高原铁路军事运输规章的相对空白,使得军事运输组织的时效性受到很大影响。

2.3 装备上线限制多,制氧客车和发电车数量少,运输组织困难

青藏铁路(格拉段)在严格运输安全管理要求下产生的运营限制,使得军用物资装备中的武器、弹药、油料、车辆、特种器材和仪器设备等无法上线押运,进出藏弹药运输特别是报废弹药运输无奈采取公路运输方式。究其根源主要是部队铁路军专线尚未修建,部分隧道中安装的可视化摄像头侵入限界,线路坡度大且沿线无人化,沿线环保要求高且高寒缺氧,多数车站无人值守且缺少生活保障依托。同时,高原客车所独有的全列集中弥散式供氧、制冷(热)和集污与定点吸污功能,以及与普通客车完全不同的车钩结构,使客车无法单独或数辆在军用列车中部编挂,只能最少2辆与发电车一体编挂于列车尾部;青藏铁路公司备用的制氧客车仅有5辆,发电车2辆,正常条件下每1.5天可满足开行1趟军用列车,使得部队换乘等待时间多为2天以上,且时间段均与该段民用黄金运输期冲突,使得军事运输协调工作异常复杂,现场组织工作难度很大。

2.4 军运设施不配套,车站到发线少,大批装(卸)载作业十分困难

青藏铁路(格拉段)开办军事运输业务的车站有5个,具备一定规模的装卸载能力,还有33个车站不具备开办军事运输条件。特别是急需开办军运业务的玉珠峰、羊八井车站无人值守且货物线短,仅有2条到发线;沿线多数车站的到发线为2条,进出站道路多是季节性简易道路且数量仅有1条,难以满足战时输送进度装(卸)载的需要[4]。拉萨西、那曲车站装(卸)载地域的备用装(卸)载站、固定设施和进出通道等要素的缺失,军运基础设施不配套、战时运输组织方案与保障预案和战备运行图的空白,都增大了战时军事运输组织工作的难度。

2.5 沿线经济发展滞后,依托资源有限,战时运输保障难度极大

青藏铁路(格拉段)由南山口至那曲区段长约700 km,为无人区段,沿线基本没有社会资源可以依托,难以就地就近实施运输保障,沿线的格尔木、那曲和拉萨军供站,仅格尔木具有进度6列的日供应能力。从沿线的救援力量配置来看,青藏铁路公司在格尔木、沱沱河、那曲、拉萨分别配置了救援列车,编配救援人员。工程抢修任务拉萨西至安多区段由中铁十二局承担,唐古拉山北至格尔木区段由格尔木工务段承担。由于该段具有以桥带路的设施结构特点,易毁难修,战时抢修保通对工程专业保障力量的需求十分巨大。同时,该段没有设立固定的货运检查站,遇有重点运输任务时采取在那曲车站临时设立货检站的措施,军事装备物资从格尔木运行到那曲长达700 km、20 h,存有潜在的安全隐患。

3 加强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运输组织的对策措施

3.1 建立高原铁路军事运输规章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军事运输的管理机制

(1)制订并颁布施行《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运输管理办法》,重点规范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运输组织指挥、计划协调、装载卸载、换装换乘、现场组织、制式器材加固系留、军事运输保障装备运用、特情处置等事宜,明确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运输管理须制订的特情处置、人员换乘、应急装(卸)载、开设无人车站等方案预案体系;把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运输计划管理内容纳入现行的《铁路军事运输计划管理规定》之中,重点规范计划编报、审批、下达、变更、执行等事宜,为军队系统的协同配合提供依据;把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运输体系组织工作纳入军区、军队建设规划计划,从政策和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支持。

(2)组织军地单位、部门共同拟制《青藏铁路(格拉段)交通保障计划》《青藏铁路(格拉段)重点桥梁、隧道保障方案》《青藏铁路(格拉段)战时运输组织方案》《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运输特情处置预案》《青藏铁路(格拉段)无人值守车站开通方案》《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供保障方案》《青藏铁路(格拉段)战备运行图》等,建立军路一体的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组建主体在民的机动应急救援分队,配备相应的救援设备和器材;制订大批部队输送临时性安全检查站设置和伤病员救治方案,预置相应的军运备品器材,完善动用地方医疗救治力量的有关措施;制订军事运输事故救援处置预案,明确救援分工,预置救援器材;制订军用列车(车辆)途中保留的饮食(水)供应和安全防护保障方案,明确铁路、部队、军事代表机构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能分工;制订重点设施保障方案与倒运方案,充分运用军地力量,针对性地组织突击抢修、抢运和倒运训练以及综合演练。

3.2 组织专题研究和试验论证,逐步取消(格拉段)铁路军事运输限制条件

(1)协调国家铁道主管部门,适当增加青藏铁路公司制氧客车和发电车的保有量,使之平时具备保障部队高原驻训进度6列的能力。在充分调研论证、周密计划的基础上,组织青藏铁路(格拉段)军用阔大货物、军用危险货物、军用集装箱、人员乘坐普通客车、高原铁路押运方舱押运军用装备物资列车运输试验,组织研发配套的保障机具与器材,形成军用阔大货物、军用危险货物、人员乘坐普通客车、高原铁路押运方舱押运的组织规范和安全防范措施,并以法规制度予以固定规范,使之达到特殊情况下保障进度12列,战时保障进度18列的输送能力。

(2)及时组织军事运输保障装备高原铁路环境的适应性试验,同步做好装备的改进定型和功能完善工作。把青藏铁路军事交通运输保障装备建设纳入后勤科技装备“十三五”建设规划,组织军地力量共同研发适于高原铁路普通客车的独立式供氧供电和集污排污装备;将高原型铁路押运方舱的编配对象调整为承担边境反击作战任务部队、后方仓库、驻青海和西藏两省区部队、驻青藏铁路公司军代处,加快高原型铁路押运方舱的列编配发进程。

3.3 充实人员编制,加强专业培训和部队乘行训练,提高军运队伍整体素质

(1)积极协调青藏公司,在既定的军用装(卸)载站配齐专职和兼职军运员,采取岗前培训、考核认证、持证上岗、适时轮训、定期考核等方式,组织参加管内大项保障任务和军地、军路联合训练与演练活动,以及通过制订落实开设临时保障点人员编配方案等,提高军运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适当增加军代处编制员额,增设驻日喀则铁路营级军代处,在格尔木建立高原铁路军事运输保障基地并组建30人的建制军事运输保障分队,编配必要的军交运输保障装备和器材,主要承担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装备运输途中的安全检查、装(卸)载示范作业、特情处置、重点装备押运、重要列车添乘、临时站台搭设、协助开设临时装(卸)载站等任务。

(2)细化军事交通运输训练大纲,科学设置人员体能、抢装抢卸、调度指挥和特情处置训练科目,采取分级训练、换岗轮训、院校进修和结合大项任务现场培训,以及军地、军路联合训练与综合演练等形式,提高军事代表队伍的整体素质;应制订施行《部队高原铁路输送训练规定》,组织编写《部队高原铁路输送组织》教材和教学录像,开展部队高原铁路输送知识巡回宣讲,并适时组织部队高原铁路输送的综合演练,提高部队军事交通运输干部和保障力量的整体素质。

3.4 加强预定装(卸)载地域的军运设施配套建设,努力改善站场保障条件

(1)着眼战时军用列车持续集中到达、突击卸载的需要,重点加强那曲和拉萨装(卸)载地域的保障能力建设;协调国家铁道主管部门,把马乡、羊八井、玉珠峰、五道梁、沱沱河车站的站间信联闭系统改造工程,羊八井车站增铺两条到发线工程,纳入国家建设项目,通过专项投资集中建设,使两个装(卸)载地域达到满足最大输送进度的要求。

(2)向驻青藏铁路公司军代处增配2002式野战机械化站台车、S97轻型铝合金组合站台、军代处型调度指挥车、高原型铁路押运方舱等,以保障临时开设无人值守车站的任务需要;协调青、藏两省(区)交通厅,把马乡、羊八井、玉珠峰、五道梁、沱沱河车站新建进出站道路工程,以及日喀则、拉萨西、安多、那曲车站改建进出站道路工程项目,纳入国家、地方道路建设项目计划,采取国家、军队和地方政府三方投资共同建设,使之达到具有两条进出站道路,且不低于三级标准的公路技术等级。

3.5 依托青藏铁路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军事运输调度指挥手段

(1)按照军队统一的技术体制和规范标准,以及统一开发军事交通运输信息共享平台、综合调度指挥平台和辅助决策系统,整合并配发现有信息管理软件,协调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内铁路、民航部门及交通运输企业事业单位,为驻青藏铁路公司军代处的信息化建设提供通信网络、信息资源、技术力量和设施设备的支持,集中骨干力量对配发的平台、系统和软件进行适应性改造,组织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操作维护技能培训计划,依托军队军事交通运输、国家交通战备、地方政府道路交通、铁路和民航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青藏公司管内军事运输保障力量、保障资源和保障过程的动态监控。

(2)把组织高原铁路军事交通运输系统的网上推演和综合演练,作为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全系统、全员、全装、全要素和实战化、实案化、一体化的训练演练,促进与地方政府应急交通和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的融合衔接,与交通运输保障力量的融合调动,与交通运输保障资源的融合支援,实现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运输组织工作的聚能高效。

4 结语

青藏铁路独特的交通地理和自然环境,形成了高原铁路军事运输的特点,增大了军事运输组织工作的难度,研究解决军事运输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运输保障能力,在军队全面转型建设的新形势下,意义尤为重大。

[1] 刘义伟,王晓安,张鹏.青藏铁路格拉段开办正常军事运输业务问题探析[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9,11(1):26-29.

[2] 张娜,王晓安,张峰.青藏铁路(格拉段)军事运输保障能力评价[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2,14(5):18-21.

[3] 智利军,田葆栓.青藏铁路特种货物运输的发展[J].中国铁路,2011(1):68-71.

[4] 王跃波,吴卫东,李爱武.青藏铁路应急交通保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0(3):5-7.

猜你喜欢

青藏铁路格拉高原
格拉迪丝·韦斯特:协助开发全球定位系统的隐藏人物
青藏铁路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断在江边的小路
善良带来的好运
意外的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