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与制度探索——《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文化研究》述评
2015-08-15蒙宗宏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与制度探索——《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文化研究》述评
蒙宗宏
(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摘要:民办高校的制度设计正面临传统家族制度亲缘文化、行政制度的科层文化以及“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文化又一次碰撞、融合、扬弃的节点。借鉴西方名校发展的经验,民办高校试图通过全新的制度设计,期望建立的教育新文化具有以下内涵:其一,从传统的以行政化管理学生学习,过渡到设计新制度,为学生学习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支持、服务;其二,通过新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能力的新模式;其三,营造多样化的学习信息空间,激发和支持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习的热情,形成以个体学习和发展为荣耀的学生校园文化。
关键词:民办高校;文化发展;教育新文化
作者简介:蒙宗宏(1974-),男,陕西大荔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学习与发展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1-13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计划(人文社科专项)立项课题(2013JK0058)
高等院校(institution)一词在西方语境中,含有design,established的意谓。如本书的作者所言:“领导力将依然是民办高校组织生命力的基本命题……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也是民办普通高校文化演进的节点。”[1]以何种理念建设何种文化并且以何种方式实现,这些都是民办高校发展中无法回避的大问题。
从最初的外语辅导班、临时租赁场地的培训机构,到固定资产过亿、在校生数以万计的涵盖普通教育、成人教育、教育培训的复杂高等教育机构,民办高校在与政府、社会、市场的合作博弈中化羽成蝶。在此艰辛过程中,创业者群体的坚守亦是组织文化形成雏形的过程。与此同时,由学校创立者所引领、为创业者群体共有的、为天下人育英才的激情、豪情为核心的组织文化,必然会在市场机制运行中转向建构现代大学制度文化。然而这样的判断只是基于表面的理性。如同书中所言,新事物的产生,大多是激情而非理性的产物——理性多是事后的反思、总结、归纳、概括的逻辑判断,依据已有经验、规律的预测;甚至是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的观望,在边缘的徘徊,犹豫不定。民办高校创业者们以“有教无类,育天下英才”的豪情,抛下体制内优越的待遇、知识分子的体面、安逸的家庭生活,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以有限自有资源累积、整合有限的社会与体制资源,创办一流大学的艰难之路,这绝非现代社会无差别生存状态中的理性选择。从激情向理性回归的道路,或者说从志同道合者基于激情的个体间合作协商制度,到家族文化渗入,直至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之路,在一旁关照的高等教育研究者眼中——如书中所述——这条道路上遍布荆棘与鲜花。然而由于民办高校始终处于人才供给——需求的市场机制的压力之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构将成为可见的必然选择。正如书中所述,民办高校出于和公立院校争夺优质生源的初衷,采取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育改革措施:借助其自主性、灵活性的组织制度优势,及时引入国际最前沿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团队合作教学模式,辅助以开放的学习信息资源空间建设。这一系列教育改革实践,同时也是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隐性历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缘起于西方社会50年代高等院校规模扩张后产生的教育质量问题。社会、市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问责促使高等院校的管理者与研究者们被迫思考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命题。这样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了什么样的发展为起点(例如Kenneth A. Feldman和Theodore M.Newcomb在50年代初期的研究The Impact of College on Student[2],以追踪研究的方式,系统调查学生在大学期间所获得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以及院校给予学生发展怎样的有效支持。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前主席,时任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教育项目主任的拉塞尔·埃杰顿于1998 年召集以彼得·尤厄尔为首的高等教育专家研制了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3]。这个范式关注大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包括学习时间投入与分配;学生完成阶段学业的自我绩效评价;学生与其他学习主体的信息交流方式及频次等等。进入21世纪,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在信息化背景下有了更为广阔的视角:超越原先收集有限的学生样本或者有限的行为样本,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便利,分析所有学生一切有关学习的行为样本;与此相应地,超越原先课程学习信息空间,扩展到学生在所有空间和时间内的一切广义学习环境(丹麦学习理论专家克努兹·伊列雷斯的复杂学习模型)[4]。国际前沿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关注院校发展的视域延伸至此,似乎又回到了原初nature-culture-nurture的无分化空间:教育以质量为目的,即以人的发展为目的;院校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就须了解学生正在以怎样的方式学习,学些什么?他们原先具有什么经验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才可以问,他们在校期间发展了什么?院校为使学生获得国家与社会预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什么支持?营造了怎样的学习文化?引导学生产生了怎样的个体化发展?什么样的顶层制度设计更能支持学生获得院校对其发展的预期?制度文化建设与学习文化环境营造怎样融合?以上问题都是高等教育研究者无可回避的研究课题。
以上问题的产生来自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对高校培养朝向未来的人才质量的要求,或者说逼迫。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越来越需求学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善于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激发人的创新潜能?通过新媒体可获得的海量信息解决了以往限制创新的知识资源瓶颈,使得知识渊博不再是生产知识的第一要素。社会公众对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讥讽直击目前高等院校学习的要害:简单追求知识的积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延续中学阶段简单记忆模仿、机械重复的学习方法;缺乏灵活理解、应用知识,应用于新问题解决的意识;缺乏与他人合作意识,发挥并结合各自的认知扩展与情绪激发优势,产生创新的可能性;缺乏信息化社会知识的新观念,不能把知识看作解决实践问题的可用资源,进一步,可组合使用的资源;缺乏随时通过新媒体获得知识资源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此可见,所谓“学会学习”,意即学会以多样化方式获取知识与即时信息,理解知识的现实环境意义,应用知识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会学习”成为“学会创新”的基础。同时,“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超越原先习惯的个体化学习模式,学会合作学习。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信息构成会越来越复杂,理解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非一人之力可达成。但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并非自然而然。相比在工作实践中遭遇无数次挫折、承受沉重代价后转而被迫合作,在大学阶段就形成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更符合最节省原则。“学会学习”还意味着学生在具备了学习能力之后,更容易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并在个体的成长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个问题,民办高校更为关切。欲使学生“学会学习”,高等院校能做些什么?
以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科学设计课程,灵活呈现知识及其产生背景,促使理解与记忆的效果提高是一个传统的思路。高校能够做的不仅如此。新的学习观念,已经从个体的、局部的学习,跨越到合作的、整体的复杂学习,或者说生态化学习——为学生营造广义信息空间,促使学习随时、随处发生,促使学习发生于更贴近现实生活背景,使学习结果更不受文本的约束,意即更易于产生创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解决共同问题,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组建现实与虚拟空间衔接的共同学习的信息化网络,不断提出面向学生的问题,并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支持,开拓学生问题解决的视野,看到问题解决的更多可能性,使问题创造性解决更容易发生……如此等等,都需要高等院校进行一场全新的制度革命,营造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新文化。此种文化之新,其一在于从传统的以行政化管理学生学习,过渡到设计新制度,为学生学习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支持、服务;其二在于通过新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能力的新模式;其三,新在营造多样化的学习信息空间,激发和支持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习的热情,形成以个体学习和发展为荣耀的学生校园文化。
民办高等院校经历过以及将会经历怎样的文化变革?梁燕玲所著的《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文化研究》一书,向读者描述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制度路径和文化样态,激发高等教育研究者以真切、翔实的视界进行新的学术尝试,激励民办教育实践者以理性、系统的社会关怀进行新的制度创造。掩卷沉思,民办高校当下正在经历的现代大学制度与文化建构,将是传统家族制度亲缘文化、行政制度的科层文化以及“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文化的又一次碰撞、融合、扬弃。学术研究如何跟进并助力同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一点毋庸置疑,关心并参与民办教育事业的人们喜欢变革,善于创新,必将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
参考文献
[1] 梁燕玲.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文化研究·序[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 2.
[2] Kenneth A Feldman,Theodore M Newcomb.The Impact of College on Students[M].New York: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1:16.
[3] 白逸仙.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估模式——以中国《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与美国NSSE为比较对象[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64-68.
[4] 克努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M].孙玫璐,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8.
[责任编辑、校对:梁春燕]
On the Educational Ideas and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Commentary Review ofACultureStudyofChinesePrivate
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
MENGZong-ho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Public Management,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00, China)
Abstract:To meet the needs of nation, employment market and the public for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s now the most urgent problem to Chinese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 After absorbing and rearranging the resources of society and booming in size, they are exploring the path of new institutional culture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 How to go through the turn of clan culture, hierarchic rank culture and new institutional cul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flict. The new institutional culture be prescribed as this: institutions should design the political system to support students’ learning, offer multiple and plentiful services; secondly, to build new curricular design, institutions could help students to form new learning mode of thinking independently, cooperation, learning pathetic to resolve real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 institutions could build vast learning information spaces, allowing student to learn any time and everywhere, encourage student to learn with passion. They would be proud of their passionate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Key words:Chinese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 culture development; new institutional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