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舶及海洋工程平台电力负荷分析

2015-08-15鹏,王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15年1期
关键词:海洋工程功率因数电站

王 鹏,王 敏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11)

0 引 言

电力负荷分析是船舶设计的基础,是确定船舶电站及发电机的容量与配置的依据。随着现代船舶技术的高速发展,船舶电力系统日益庞大、电力设备的高速更新和应用以及使用工况愈来愈多,这些都对经典的电力负荷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海洋工程平台项目中。比如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几千台设备的运控过程都涉及电力,且运行工况可达近十种。因此,需进一步研究这类船舶的电力负荷分析方法,以及对于相应引出的问题,例如功率因数的选择、电压等级的选择、电站配置的考虑等进行详细的剖析。

1 作业工况

在进行电力负荷分析之前,首先应了解船舶的各种作业流程及工况。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船舶差异甚大。

1) 运输类的船舶工况大致相同,可以分为:航行、进出港、压载、装卸货、停泊、应急等几个工况;

2) 工程类船舶比如布缆船,作业流程及工况有航行、布设、埋设、捞缆、修理登陆、修理布设、停泊、应急等工况;

3) 海洋工程如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流程及工况就相对较多:航行、正常天气动力定位、恶劣天气动力定位、故障情况动力定位、正常钻井、重负荷钻井工况、起下钻、停泊、应急等工况。

2 电力负荷分类

2.1 推进定位类负荷

用于船舶推进或者船舶动力定位时需要使用的负荷,随着电力推进技术的广泛使用,推进电机,推进变压器以及推进变频器组成了推进定位类负荷的主要设备。在电力推进的船舶或者海洋工程中,推进定位类负荷占据了最大的份额,通常占到电站总容量70%以上。推进定位类负荷与船舶尺寸和航速有关。动力定位负荷还需考虑不同的风、浪、流环境,以及船舶尺寸和自身的受风面积。推进定位类负荷在不同的作业工况和环境条件下差别很大。

2.2 公用负荷

船舶在正常运行时所需的公共负荷,包括辅发电机系统、机舱辅助系统、空调系统、冷藏系统、通风系统、电力系统、照明系统、通信系统等等。此部分的负荷与环境条件以及作业工况无关,在船舶运行各工况下相对稳定。

2.3 作业类负荷

船舶及海洋工程由于不同作业需要所配置的相关负荷,例如钻井平台、钻井船的钻井负荷、物探船的测量负荷、起重船的起重负荷、敷管船、布缆船的布设负荷、运输类船舶的驳运负荷等等。此部分的负荷与船舶功能、工作工况息息相关。在不同的作业条件下功率差别非常突出。

2.4 应急负荷

满足各类规范规则要求,在应急情况仍然需要使用的负荷,例如应急消防泵、探火设备、消防类设备、逃生设备等。

3 电力负荷计算法

电力负荷计算属于统计学的计算法。由于电站不能像船模试验一样确定船体的型式和尺寸及推进系统,因此电站容量的选择只是根据统计规律采用近似的估算方式。

3.1 三类负荷法

是国内使用最多的一种计算全船电力负荷的方法。它将全船用电负荷按使用特点分成3类,并且考虑负荷系数和同时系数来进行计算。

1) 第1类负荷是指在船舶某一运行状态下连续使用的负荷;

2) 第2类负荷是指在某一运行状态下短时或重复短时使用的负荷;

3) 第3类负荷是指在某一运行状态下偶然短时使用或者不用的负荷。

当电气设备具有充分的数据时,可采用三类负荷法进行全船电力负荷的计算。由于数据充分,能较准确地得出各用电设备的负荷系数,同时各用电设备按其使用情况分类,并按类考虑其同时系数,亦可以较精确地确定同时系数。因此,三类负荷法能求得较精确的结果。

3.1.1 负荷系数

负荷系数=电动机利用系数×机械负荷系数

电机利用系数是指电机轴功率与额定功率之比,机械负荷系数是指实际使用功率与电机轴功率之比。这些值都只能在设计之初通过经验或者母型船数据获得。

3.1.2 同时系数

现在通常选取1类负荷同时系数K1在0.8~0.9范围内。2类负荷系数K2在0.3~0.5范围内。所选取的限值应视其船舶运行工况及船舶设备数量而定,且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同时系数不同。

3.2 需要系数法

需要系数是用电设备实际消耗功率与其额定功率的比值。可以看出,需要系数结合了设备负荷系数和使用同时系数。需要系数取值是否合理是全船电站选择的关键,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国外的海洋工程基本设计大多采用需要系数法。

4 相关问题分析

4.1 网络损耗

目前,大多数的船舶及海洋工程采用电缆作为动力传输的主要方式,电缆作为传输载体,消耗能量会造成电压跌落。因此大多数的设计指南中会要求考虑5%的网络损耗计入电力负荷计算中。然而,统一使用5%的冗余度考虑较为保守,更应视电网情况而定。

4.1.1 低压系统

对于低压电网系统(例如AC380V,AC440V,AC690V等),这样的考虑也无可厚非,毕竟大部分的设备需配备低压,考虑到电缆和变压器产生的损耗,因此计及 5%的网络损耗对于电站选择较可靠。规范对于电缆造成最大交流稳态电压降跌落的要求是不能超过6%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点。

4.1.2 中压系统

在中压系统中,特别是6.6kV和11kV的电压等级,特别是主要用电设备为中压设备使得电缆传输损耗会降低不少。因此,在大容量的船舶及海洋工程电网计算中,应适当降低网络损耗的比例,甚至在很多国外公司的中压海洋工程的项目负荷计算中都忽略此项。根据经验,中压系统考虑 2%~3%的网络损耗较合适。

4.2 无功功率

在船舶电网中,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一样重要。原因是,几乎所有的设备正常运行都需要无功分量。在电机启动,变压器合闸等功率因数特别低的情况下,都需要大量的无功功率。

目前国内的船舶设计电力负荷计算中,通常对于无功功率计算不作特殊的要求。但是反观国外海洋工程电力负荷计算中,全船无功功率负荷分析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无非是发电机功率因数的选择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船舶领域,大多使用功率因数0.8的发电机。原因在于,通过工程分析,大部分的设备额定功率因数都大于0.8。比如,机舱泵的功率因数多在0.85左右,变压器的功率因数为0.8,变频钻井电机的功率因数超过了0.9,变频器的功率因数为0.95以上,照明系统中也会选用高功率因数的灯具产品(>0.85)等。但是需要注意,大部分设备没有工作在额定点,因此实际的设备功率因数会比额定值低些。所以,当设备正常运行时,选用功率因数0.8的发电机应该可以满足绝大部分设备的要求。

但是一些海洋工程中,特别是半潜式钻井平台或者钻井船项目中,国外的设计都会选择功率因数 0.9的发电机,从而提高经济性。原因是作为最大负载的推进负荷由变频器驱动,占据超过70%的份额,而变频器的整流侧功率因数很高,对于12脉和24脉的不可控整流器功率因数都超过0.99,因此船舶在航行、定位等主要运行工况下,总的功率因数很高,对电站需求无功功率很小。

也有一些海洋工程中,特别是美国区域使用的钻井平台,发电机功率因数多为0.7或者更低。原因是这些平台对于谐波抑制方式较简单,需要较大的发电机视在容量以抵御谐波畸变造成的影响。

4.3 电站配置

通过对船舶作业工况的分析,按照计算方法统计全船电力负荷的总和,得到每种工况下以及最大的功率需用值,以此条件作为全船电站配置的基础。

根据海洋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考虑电站的配置,包括数量和容量。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电站总功率满足各运行工况下的最大用电量的需要;

2) 考虑设置备用机组,其容量应等于电站中最大一台机组的容量,当任意一台机组故障时,备用机组都能立即投入电网运行以保证供电之可靠性;

3) 考虑一定的功率储备,各发电机的最高负荷率取85%左右;

4) 主发电机组的台数过多会增加维护管理工作量,过少则降低运行经济性;

5) 为保证有良好的并联运行特性,又可使各机组互为备用,所以对于新造平台,基本上选用同型号且容量相同的机组;

6) 若有动力定位要求,需考虑动力定位附加标志(DP2/DP3)的要求,当发生单个故障时在规定的作业范围内自动保持位置和艏向。

一般非电力推进船舶电站的负荷率在85%是合理的。而在电力推进船舶中,由于船舶电站的主要负载是供推进负荷,其绝对值又较常规电站大,因此其负荷率应比常规电站的要高才更合理,否则会使电站裕量储备过大而浪费。目前对大容量船舶电站的负荷率没有任何规定和探讨,根据资料分析,有工程界专家提出在95%左右是合理可行的。试以电站容量20MW为例,95%负荷率则有1MW的裕量储备,接近于一个常规电站的总容量,可以应付电站负荷变化的需要。

4.4 电压等级

一定的电压等级决定了一定的电网容量和供电负荷的大小,当电力系统的容量达到一定值以后,采用中压交流电力系统(例如3.3kV、6.6kV、11kV等)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可以大大减小短路电流的水平,可以选用标准的中压交流配电柜而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的电缆。

从断路器的容量分析来看,低压交流电力系统(例如400V AC或者450V AC)汇流排短路电流半周对称有效值(Isc)的极限为135kA,当短路电流Isc超过135kA时必须选用中压交流电力系统,当短路电流Isc超过100kA时优先选用中压交流电力系统。生产大容量非标准的低压交流配电板需要大量的试验成本,既不经济也不安全。

当低压交流电力系统水平汇流排的额定容量不大于6300A,短路电流对称有效值Isc不超过100kA,应该采用低压交流电力系统。许多著名的低压配电设备制造商均能提供经济的、安全可靠的标准型低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当低压交流电力系统水平汇流排额定容量大于6000A而不超过8000A,短路电流对称有效值超过100kA且不超过120kA,或者说粗略估计电站总容量大约为8~10MW,可以根据船东的喜好和习惯选用低压交流电力系统(例如450V交流电力系统)或者中压交流电力系统(例如3.3kV或6.6kV交流电力系统)。当低压交流电力系统汇流排短路电流对称有效值超过120kA或者粗略估计电站总容量超过10MW左右,应该考虑选用中压交流电力系统,例如3.3kV或6.6kV交流电力系统;如果电站总容量超过40MVA,例如采用电力推进方案,应该优先考虑选用10~11kV交流电力系统。

5 结 语

通过对船舶及海洋工程的作业工况分析、电力负荷计算方法的简单介绍,并对相关产生的几个问题如无功功率、电压等级、网络损失、电站配置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工程设计人员在船舶电气设计中参考。

[1] 船舶设计实用手册 电气分册[S].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 电气工程手册[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3] 大型船舶电力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海洋工程功率因数电站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低影响开发(LID)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功率因数提高对大铜公司的影响
浅谈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
海洋工程无损检测的特点分析
解读《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
浅谈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配网功率因数的影响
一种高精度功率因数测量电路
基于采购优化的海洋工程装备项目材料追溯管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