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陆村上春树文学研究现状的定量分析

2015-08-15李光贞

科技视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林少华山东师范大学海洋大学

周 倩 李光贞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240014)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之一,自登上文坛就备受瞩目。1979年他携处女作《且听风吟》横空出世,荣膺当年“群像新人文学奖”,其后他获奖无数。1982年《寻羊冒险记》获得“野间宏文艺新人奖”,1985年《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获得“谷崎润一郎奖”,1988年《挪威的森林》获得“新风奖”,1996年《奇鸟行状录》获得第47届“读卖文学奖”的同时,一举获得日本最高文学奖芥川奖,2006年《海边的卡夫卡》获得捷克卡夫卡文学奖,2007年村上春树获得朝日文学奖,2009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同年《1Q84》获得第63届每日出版文化奖,2011年村上春树获得西班牙卡塔龙尼亚国际奖。作为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可以说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他的每部作品几乎都成为畅销书,《且听风吟》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发行量几乎都超过100万册,《寻羊冒险记》发行257万册,《奇鸟行状录》发行250万册,《舞!舞!舞!》发行240万册,其中《挪威的森林》发行量更是突破1000万册,而这些数据还在不断增长中。他的最新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2013年)在日本发售一周大卖100万册,引发新一轮村上春树阅读热。

中国大陆目前翻译村上春树作品最多的著名翻译家林少华先生曾给出如下描述:“作为日本的文化人,恐怕还没有谁能像时下的村上春树在中国有这么高的知名度、这么大的影响力、这么多的“知音”以致“村上迷”。川端康成一再絮叨的樱花富士山也好,三岛由纪夫极力渲染的金阁寺也好,都比不上几乎没有典型日式道具的村上小说那么让人对日本文学以至日本产生兴趣。”充分显示中国大陆读者对村上春树及其作品的喜爱。随着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大陆不断地被译介出版,以及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产生的影响,人们对村上春树及其作品的关注不再仅仅停留在阅读欣赏层面,逐渐出现挖掘村上春树作品文学价值的学术文献。

1 研究论文部分

1.1 时间分布与分析

时间:1986年1月-2013年10月,数据来源: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全文检索:村上春树。23年间中国大陆有关村上春树文学研究的论文共计产出925篇。1986年-1990年5年间2篇,1991年-1995年5年间1篇,1996年-2000年5年间共20篇,论文产出量是之前10年的6倍多。之后从2001年开始,论文产出数量逐年递增,这种增长趋势与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和热销现象不无密切关系。

在中国大陆,第一篇介绍有关村上春树及其作品的评论是李德纯先生1989年4月在《世界博览》(World Vision)第4期上发表了一篇题名为《物欲世界中的异化—日本“都市文学”剖析》的论文。中国大陆翻译村上春树作品最多的著名翻译家林少华先生曾经根据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大陆上的发行量和读者对其作品的认可度,将1989年-2002年这13年期间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分为三个阶段(以《挪威的森林》为例):第一阶段,从1989年7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挪威的森林》开始至1996年7月,7年间两个版本共印刷5次,共计8.9万册;第二阶段,从1998年9月至2000年9月,两年间《挪威的森林》印刷10次,达21.6万册;第三阶段,从2001年2月上海译文出版社买下了村上春树几十部作品的版权开始,至2002年6月,《挪威的森林》共计印刷12次,发行52.17万册。之后,从2002-2008年的6年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村上春树文集”种类不断扩大,销售量也日益增加,并形成了一股“村上春树热”。

1.2 著者分布与分析

时间:1986年1月-2013年10月,数据来源: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全文检索:村上春树。作者分布中排在第一的刘岩和排在第二位的尚一鸥都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第三位的著者是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林少华。第四位的吴思佳来自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第五位的杨炳菁来自吉林大学。第六位的朱道卫来自长江大学。排在第七位的杨永良和第十二位的初杨都来自山东师范大学。排在前七位的著者发表的论文共67篇,占论文总数的51.5%。

从著者单位所在地区来看,东北地区:东北师范大学32篇+吉林大学14篇+哈尔滨理工大学13篇+黑龙江大学10篇+辽宁师范大学7篇+辽宁大学5篇=81篇,占总篇数的30.1%。华东地区:中国海洋大学26篇+山东师范大学25篇+南京师范大学22篇+上海外国语大学15篇+华东师范大学8篇+浙江大学7篇+山东大学6篇+苏州大学5篇+复旦大学3篇=117篇,占总篇数的43.5%。这两个地区的论文数量共计198篇,占总篇数的73.6%。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国内村上春树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和华东地区。东北地区:东北师范大学以孟庆枢先生为牵头人,由他主持的村上春树研究班可以说是中国大陆村上春树研究史上的创举。他和他的弟子们以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期刊《日本学论坛》为依托,发表了一批很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吉林大学的东北亚研究中心主办的《东北亚论坛》杂志则成为吉林大学的杨炳箐、李柯、宿久高等人发表村上春树研究成果的阵地。华东地区:山东区域以中国海洋大学的林少华先生为代表。作为中国大陆翻译村上春树作品最多的著名翻译家和评论家,他不仅发表很多篇评论文献,而且还出版了关于村上春树研究的合集如《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专著如《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文学世界》等,这些研究成果为国内众多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与借鉴。在林少华先生的指导下,他的弟子们相继产出了一些优秀研究成果。在分析中,可以看到姚东敏《〈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村上森林》(2006年)、张丽娜《试论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孤独情境》(2008年)、方阿离《试论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的暴力和救赎》(2009年)、柯子刊《村上春树文学:中国元素与暴力之间》(2010)等论文,均入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海洋大学成为山东地区村上春树研究的主要阵地。另外,山东师范大学也有一些学者针对村上春树作品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排名第七位和第十二位的作者均来自山东师范大学。近年来,山东师范大学关于村上春树研究的论文产出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国内村上春树文学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挪威的森林》相关论文产出量占总篇数的22%,领先于其他方面的研究,这与作品在中国大陆的授容密不可分。村上春树作品中,最早传入中国大陆的是1989年7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林少华先生翻译的《挪威的森里》,这部作品也是村上春树在中国大陆受关注最多的作品。第二位的是后现代、后现代主义。从创作手法来看,相对于日本传统的叙事方式,村上春树作品更具后现代主义色彩。第三位的是孤独、孤独感。村上春树作品中流露出的那种淡淡的哀愁、孤独与无奈,正是生活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日本社会中现代都市青年心境的写照,因此也极易引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第四位是暴力。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暴力”是一个核心概念。村上春树将一切对个体灵魂价值构成威胁的事物均纳入“暴力”的范畴。对“暴力”的这种理解体现在他的《且听风吟》、《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到《舞!舞!舞!》这一路的创作中。第五位的是《海边的卡夫卡》。第六位的是翻译。译本及译本比较研究也是村上春树作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七位是存在、存在主义。第八位是死亡。死亡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死亡主题贯穿他的多部作品,尤其是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更是弥漫着死亡的气息。第九位是隐喻。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频繁出现隐喻的表现手法,隐喻的对象往往是不相关的两个事物,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 硕士论文部分

时间分布:2000年—2013年10月,数据来源:

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全文检索:村上春树 硕士论文共计119篇。中国海洋大学13篇,山东师范大学7篇,上海外国语大学6篇,南京师范大学6篇,东北师范大学5篇,湖南大学5篇,湖南师范大学5篇,吉林大学4篇,华东师范大学4篇,山东大学4篇,黑龙江大学3篇,辽宁师范大学3篇,重庆大学3篇,西北大学3篇,中山大学2篇,西安外国语大学2篇,北京林业大学2篇,潭大学2篇,暨南大学2篇,广西师范大学2篇,辽宁大学2篇,国际关系学院2篇。从上述硕士论文发表篇数分布来看,分析著者单位发表篇数分布前10位排序基本相符。中国海洋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数量遥遥领先。就任于该校的林少华先生在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同时,也发表了很多评论文献,并出版了不少专著。山东师范大学近年来村上春树文学研究的论文产出量逐年增加,为中国大陆村上春树文学研究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

3 博士论文部分

分布:2000年—2013年10月,数据来源: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全文检索:村上春树。2000年-2013年这14年间有关村上春树文学研究的博士论文产出数量相当少,这与日语是非英语语种,博士授权点相对较少不无密切关系。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共有8所高校被授予日语专业博士授权点。吉林大学日本语言文学专业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和吉林省重点学科,拥有日语语言文学博士授权点,是我国近400所设有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中仅有的几个博士点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东北师范大学是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从学位论文的发表年度看,2007年1篇,2009年2篇,2011年1篇,2013年1篇。从作者单位分布来看,吉林大学2篇,上海外国语大学2篇,东北师范大学1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出现表明中国大陆学术界对村上春树文学研究不断深化。

4 结语

以上对中国大陆村上春树文学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国内村上春树文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进入21世纪后研究论文数量逐年递增,并出现大量硕士论文,2007年开始出现博士论文,表明国内村上春树文学研究论文逐步实现由量到质的提升,这些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大陆村上春树文学研究。村上春树的创作仍在继续,最新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刚刚问世,村上春树文学研究也应是动态发展的,而且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1]尚一鸥.日本的村上春树研究[J].日本学刊,2008(3).

[2]孙树林.论“村上春树现象”[J].外国文学,1998(9).

[3]李德纯.物欲世界中的异化—日本“都市文学”剖析[J].世界博览,1985(5).

猜你喜欢

林少华山东师范大学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作品选登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作品选登
Activated persulfate by DBD plasma and activated carbon for the degradation of acid orange II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评《其精甚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国海洋大学 自主招生,让我同时被两所211大学录取
拔草的翻译家
A Study on Three Teaching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식민 상황과 이태준의 고향의식
La communication sino-française
虚拟的网游